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8242300000046

第46章 良好心理素质的结构

一、良好心理素质的定义

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不少人经纶满腹,却不能如愿以偿向众人表述;有不少学生平时刻苦认真,勤奋学习,却在考试的关键时刻失常;遇到挫折事件做出了过激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种情绪的波动而失去了许多机会,等等。他们紧张、慌乱、胆怯、束手无策、手忙脚乱。多少人为此感到沮丧,又有多少人因此而断送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们不能认为这全是心理素质的原因,但是不排除这里面有很多心理素质的成因。作为一个社会人,需拥有各方面的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载体,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那么什么是心理素质呢?

有人认为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心理形态方面比较稳定的特点,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两部分。其中,智力素质是人在积极参与认识活动的过程中所展示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与注意力五种心理因素组成;而非智力素质则是智力素质以外的一切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五种心理因素构成。因而,判断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差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智力是否正常;情绪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健康;行为是否统一协调;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反应是否适度。如一个人都符合上述要求,那他的心理素质就好,反之就差。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将对他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人生的成败。还有人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认为,心理素质概念包括以下三部分:从人的心理的动—静态维度,分别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结构系统来考察心理素质。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角度,把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看成个性。将心理素质与智力因素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也有人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品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不管怎么定义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经常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而心理素质的好坏都左右着我们对外界的交往与交流,甚至成功与否。

在心理素质中,影响或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部分,即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培养所追求的最高层次目标,是人生发展所追求的高级境界。素质教育要塑造劳动者的各种素质,使劳动者的各种素质都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作为奠基工程的心理素质培养,根本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因此,心理健康素质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心理健康素质(即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怎么定义的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本身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心理健康不仅有外在表现,而且还有其本质特征。良好的适应和行为是其外在表现,其实质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健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属于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但其功能却是中性的(不做正负或积极与消极之分),对于个体来讲,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之分。那么心理健康素质(即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心理素质中主要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内在稳定因素。

因此,有人将良好的心理素质定义为: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因此,又可以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定义为:青少年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决定着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主要特征是:

(1)基本性。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最一般、最基本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每个青少年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青少年之间在心理健康素质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的差异,而是水平“高”或“低”的差异、“完整”和“不完整”的差异,以及功能发挥程度上的差异。

(2)稳定性。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是青少年个体先天生理基础和后天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和沉淀,是经过“内化—外化—内化”反复多次转化而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及其结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一旦形成,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发展。

(3)内隐性。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不能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适应状态来反映。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

评定心理健康或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准有很多。

国内学者广泛引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的判断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有充分的安全感;对自己有较好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个性的发挥符合社会或团体的要求;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需要。

国内学者郭念锋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能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包含心理现象的所有内容。个体在社会群体当中生活,个体的心理现象是与他人、群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就应包含与人交往时所表现的人际交往素质。个人的心理现象中“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既包含指向于自我的各种心理品质,如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又包括指向于其他对象(包括人和物)时所需要和表现的各种心理品质,如个人的性格、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以及个人的认知风格、情绪体验和调节、个体的应对风格等。而作为整体的人在社会当中能否健康地生存与发展,主要表现就是适应,即自我适应、社会适应和自然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