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
8242300000019

第19章 家庭教育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校适应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生的示范者。因此,家庭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父母的职务作用对子女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内涵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艾娃(Avery)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是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中的角色与责任的教育,以使每个人承担自己的义务,保证家庭的和睦。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以及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对应英语是“hom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eaching in home”。家庭教育简称“家教”。

(二)家庭教育的变化

1.家庭教育的观念正在转变,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

以前,有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义务是解决孩子的吃、穿、住、用问题,为孩子提供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环境就行了,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工作。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用自己是否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来衡量自己对孩子所尽的责任,缺乏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心理发展)的关注。尤其是在农村,由于知识文化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但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观念有了不少的改变。现在许多家庭都舍得投资,为孩子购买各种学习资料,用在孩子身上的钱越来越多,甚至成倍地增加,也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更为重视,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

2.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断理性化

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旦孩子在某一方面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冷嘲热讽,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教育孩子,还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可能造成孩子怯懦的性格。现在这种现象虽时有出现,但已不多。今天,许多家长都会采用物质激励、精神鼓励、思想教育等一些比较科学化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3.家庭教育的内容不断扩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们认为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教育孩子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在家里要听家长的话,帮忙做家务;平时要诚实,真诚待人,与人和睦相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当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未来社会竞争对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更加关注家庭教育的其他内容。这使得家庭教育的内容愈加丰富多彩。除了上述内容,家长们已经开始把教育的目光投向其他方面,如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功课辅导、兴趣特长的培养、身体素质锻炼、心理健康问题、日常生活指导、理想追求、日常交友等。总的来说,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基本情况,无论是生活和学习,还是生理和心理,虽然不能说十分了解,但都还是比较了解的。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度的保护和过分的溺爱

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长往往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担心一不小心孩子就会受到伤害,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此,许多孩子放学回到家里什么也不用干,连最基本的家务如洗碗、洗菜、洗衣服等也不会。他们或是不愿干,或是家长不让干。这种家庭的家长特别宠爱孩子,过分溺爱子女,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和家务全都包办,替孩子穿衣、系鞋带,上学放学替孩子背书包,对孩子缺乏客观评价,以孩子为中心,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在这种教育之下,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变得自私、任性、难管教、不听家长的话,在面对挫折、困难时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勇气。这是一种没有原则和分寸的爱,是会妨碍孩子的成长的。

2.百般袒护和严宠不一

出于爱孩子的原因,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为孩子开脱。面对别人的批评,家长总是不愿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原因,更不用说纠正孩子的错误,因为他们觉得批评孩子是对孩子的伤害。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总是强调客观的原因,总习惯看到别人的不足。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不违反法律,犯点小错误是可以理解的。这会导致孩子的任性、执拗、唯我独尊,很难认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导致父母双方一方管一方宠,这样往往很难奏效。

3.以成绩的好坏评论孩子的一切

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许多家长把“知识渊博,有技术和专长”视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只要成绩好就行了,以为一好百好,导致“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成为孩子追求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这种家庭教育的误区导致家长整天围着分数转,认为考试成绩不好,一切都不好,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如心理、德育、品行、性格等的发展,震惊全国的“夏斐事件”就是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被母亲打成重伤,最终死亡。

4.专制、粗暴型的棍棒式教育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评价过低,又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信奉“黄荆条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在孩子考试成绩差的时候,父母不是为孩子分析试卷,找出错误的原因,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责骂或棍打。个别家长遵行说一不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极不尊重,既无民主,也无平等,对子女的过错不是说服教育,而是打骂惩罚,从而导致了这类孩子生活在恐惧、紧张之中,这些孩子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怯懦胆小,缺乏独立见解,依赖性强,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长期下去,这种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良后果,使孩子觉得缺乏家庭温暖,无心学习,久而久之,也会对父母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有些孩子的说谎行为多与父母过于严厉、动辄打骂的教育方式有关。

5.不闻不问,放任式教育

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生活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繁忙的父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关心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放弃对孩子的指导,听之任之,一切由孩子自己做主,一切活动由孩子自己安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现在管那么多也没用,还是顺其自然,等孩子长大就好了。这样一种放任型教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总是被家长忽略。孩子也会由于得不到关心而随心所欲,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6.不良的家庭氛围

有些家庭里父母感情不和,家庭关系破裂;家庭成员性格急躁,没有耐性,动不动就发火,动不动就争吵不休;家庭成员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是消极的,得过且过,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冷淡,互不关心,各自为政。这些不良的家庭氛围,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首先容易形成孩子孤僻、冷漠的个性,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生活在矛盾重重、感情破裂的家庭里,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压抑,过早地承受感情的折磨,承受孤单和冷漠。其次,容易形成自私、急躁的个性。家庭成员表现出来的自私、急躁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最后,容易形成自卑的个性。不良家庭氛围中,没有民主,只有专制。孩子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常常会感到自己是多余的,认为父母对自己不讲理。

二、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认知”这一术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广义的认知和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并揭示其意义与作用的高级心理过程,狭义的认知是指信息加工的过程,即个体获取、加工、贮存、运用信息的过程。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的认知能力随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涉及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完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其学习的基础,而学习又进一步促进了小学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正是因为知觉,人们才能识别各种客观事物。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始于知觉,如观察就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小学儿童由于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虽能知觉一些事物,如一个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声音、硬度和光滑度等属性,但他们的知觉多具有无意性,而且知觉的精确度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知觉也会不断地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小学儿童知觉的无意性减弱,有意性逐渐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具有很强的无意性,较少会带着一定的目的知觉事物。他们之所以知觉某一事物,往往是因为他们被该事物的某些表面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的与众不同深深地吸引了。小学儿童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不能长时间地知觉某一事物,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时很难做到整堂课都看着黑板认真听课。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知觉的有意性会逐渐增强,慢慢学会了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有选择性地知觉事物,而且知觉的持续性也会不断提高。

2.小学儿童知觉的精确性由低向高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的知觉往往是片面的、零碎的、模糊的,很难做到清晰地知觉某些相近的事物,如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相似的数学公式,在书写中容易把符号和字母漏写或写错,难以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学生已逐渐能对事物进行一些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因此,知觉的精确性会不断地提高。

3.小学儿童知觉的经验由寡向多发展

由于知识、经验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儿童,在知觉不同的事物时,其知觉水平也不同。知识、经验丰富的知觉水平就高,反之则低。初入小学的儿童,由于经历过的事物少,许多事物对他来说都是新的,因此知觉水平不高。但随着学识的增长,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多,见识也越来越广,知觉水平就会越高。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与社会,丰富儿童的知识,以促进儿童知觉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并贯穿心理活动始终,是一切实际活动的前提和向导。小学生注意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逐渐提高

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其高级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有意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差,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还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和做事情的过程中容易分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都会有所提高。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以强制孩子集中注意力,更不应该在孩子分心的时候大声责骂甚至殴打,而应通过一些生动直观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尽量延长孩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从而保证事情达到预期的效果。

2.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神经系统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无意注意占优势,如上课过程中走廊上有人大声说话,往往会引起小学生的张望。到了小学后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自控能力的提高,加上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小学生逐渐了解了自己的角色和学习的意义,有意注意逐渐得到发展。

(三)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所谓记忆,也就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由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说,小学一到三年级学生记忆的无意性强,无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高年级,小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渐赶上无意记忆的发展,并占主导地位。这时,他们往往能主动地记忆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或抽象的材料,如强迫自己背外语单词。

2.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缺乏,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发展,对记忆材料不能理解或不能很好地理解,因此只有依靠机械记忆来完成。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高,在小学高年级意义记忆已逐渐取代机械记忆,并占主导地位。

3.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明显优于对语言材料的记忆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形象来记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够以抽象言语进行识记,但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作为支撑。

(四)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认知的高级形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学习的前提,学习反过来又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同时具有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概括的成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联系。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从中、高年级开始,小学生逐步掌握了许多新的概念,这些概念很快与新知识发生联系,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巩固和扩展,并逐步学会了区分事物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是,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依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思维仍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思维的基本过程逐步完善

由于客观的原因,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比较。随着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他们逐渐学会了同时考虑事物变化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并加以分析比较。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在概念和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综合、比较。

(五)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根据想象内容的独立性、新颖性、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有意想象增强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具有学前儿童的特点,仍以无意想象为主。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则会按照一定的目的构思进行想象。在这一过程中,有意想象逐渐增强,并占主导地位。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小学生的想象常常千奇百怪,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的认识愈多,小学生的想象也会更富于现实性,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动画故事,而高年级学生逐渐对英雄故事、惊险故事、科技读物感兴趣,因为后者更接近生活现实。

3.想象创造成分增多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具体、形象、生动,具有再现性和模仿性,创造性成分不多。但到了高年级,小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和表象,不仅能够形成富于创造性的再造想象,而且比创造性想象更复杂的,独创、新颖的成分明显增多的创造想象也逐步增强。

三、学校适应性

学校适应性的问题,是小学生入学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这是儿童人生的一大转折。但面对环境的改变、自身角色的变化,小学儿童会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一)小学儿童入学后遇到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学习时间的不同

幼儿园的学习时间比较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小学则不同,每天大概有5小时的集体学习时间,学习时间明显增多。学习时间的增多会使许多小学生感到学习的辛苦与疲劳,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环境的改变

为了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通常都会粘贴一些图画或图片。此外,幼儿园里的娱乐设施比较齐全。到了小学,教老师会要求学生不要随便在墙上乱贴乱画,而且学校提供的娱乐设施也少了很多,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使得儿童的课外生活少了许多乐趣。因此,儿童容易感到学校生活的单调、枯燥。

3.教师授课内容与形式的的不同

幼儿园主要是通过“玩”的形式来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帮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而且学习的内容一般比较形象化。教师也往往是以“哄”的方式教育孩子,一般不会要求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情。但上了小学,因为要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抽象的知识,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就要进行专门的读、写、说、算的训练,这对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必须按照学校的步骤,跟着教师的节奏,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学习,但太慢了也不行,会“掉队”,跟不上,学习压力明显增大。

4.学校规章制度的不同

幼儿园里虽然也有规章制度,但很少,而且作用也不大。与幼儿园不同,一踏进小学,孩子就会面临许许多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要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课,认真听课,不能早退,还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幼儿园时期许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忙或包办不同,小学生要自己整理书包,轮流值日,打扫卫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这都需要孩子具备比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理能力才行。因为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有些孩子一时适应不了,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反应。

5.师生关系的不同

在幼儿园,实行的是“一教一保”的教师搭配形式,教师非常关心孩子,对每一个的孩子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及学习特点都很了解,在教育方面往往能够做到“对症下药”。保育员伴随孩子左右,能随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师生关系比较亲密。在小学,由于每个班只有一位班主任,班主任很难对每一位学生都很了解,也不可能随时都在孩子的身边,教师对孩子单独关照的时间少,许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做,进而容易造成孩子主观上的一些担忧,设想一些问题出现后自己该怎么办。

(二)应对小学儿童学校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家长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与学校教师一起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适应期,使孩子健康成长。

1.对孩子进行“心理铺垫”

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家长应该主动向孩子说明幼儿园与小学的许多不同,规章制度的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模式的不同、学习任务与目标的不同等,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到了学校就方寸大乱,要让孩子懂得学习不是一种任务或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2.要做孩子的“有心人”

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变化,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当孩子表现出不良反应时,要主动与孩子交流,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帮助孩子走出困境,逐渐适应学校教学。父母还要聆听孩子的倾诉,表达尊重和温情,多与孩子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及他们在学校里的快乐。

3.爱而有度,适可而止

父母爱孩子,这是情理之中的,但不能过分娇惯、宠爱孩子,也不能过于严厉。刚进入小学,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很多事情不会做,也可能做得不够好,但家长不应为孩子包办一切,也不应厉声指责痛骂孩子,而应鼓励教育孩子,否则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遭受严重的打击,从而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和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与幼儿园很不一样,这就要求孩子具有更强的自制力和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便更快适应小学生活。例如,父母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不能娇惯;要从培养孩子料理生活琐事的能力做起,有意识地要求孩子干自己能干的事情,从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打扫房间的卫生、洗小衣物等小事做起,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习惯,经常提醒孩子自己应该做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采取信赖态度,尽量不去干涉或禁止,要放手让孩子自由行动,使其充分运用其智力和能力,获得成功或者失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