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先管己带人先带心
8239400000145

第145章 明大局,识大体

因小失大,是为官者大忌。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进北京的时候,在现今的景山公园的煤山上上吊自杀。作为一个朝廷的结束,崇祯成了人们所不齿的人,但他的另一面却为许多人所不知。他励精图治、勤于朝政,而且朴素、节俭,这在中国历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见。但他的节俭却走向了吝啬一端,并由此而直接葬送了他的政权。

1644年正月,已经在西安建立政权的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下平阳和太原。此时明朝政权岌岌可危。这时,崇祯召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还有户部、兵部的官员讨论放弃宁远、调吴三桂回京事宜。吴襄说,吴三桂回京大约需要100万两白银的军需,而崇祯却舍不得。这样,只好坐困北京。但北京的守军也需要银两,而国库里只有40万两,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崇祯就骂户部大臣。因情况紧急,大臣们上疏奏请皇上拿出“内币”,以充粮饷。崇祯还是舍不得,说“内币”已用尽。左都御使李帮华急了,说社稷已经到了这般地步,皇上还吝惜身外之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崇祯就是不往外拿钱。结果,在李自成打进皇宫后,发现宫里有银子3700万两。

一个领导者,尤其是运筹全局、决定群体命运的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因自身弱点而导致全局的失败,这确实是令人疾首的。清朝将领胡林翼说:“为统将者必明大体,旨知进退缓急机宜;其次知阵法,临敌决胜;又其次勇敢,此大小之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