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政权已经形同虚设时,董卓率领他的西凉骑兵来到了京师洛阳。董卓刚到洛阳时,洛阳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何进为讨黄巾军在全国各地募集的军队,车骑将军何苗(何进的弟弟)的部队,武猛督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和董卓的凉州军。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董卓充分发挥自己在西北边陲常年作战所拥有的丰富作战经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编了在洛阳的武装。董卓先派弟弟董炆诱使何苗的部下吴匡杀掉何苗,何进、何苗的部队群龙无首,只得任董卓收编。然后董卓诱使吕布杀掉丁原,扶植吕布为并州军阀的新首领,等于是基本上招降了并州军。至此,手握重兵的董卓成为了唯一在京师说话算数的人,并顺理成章地接管了东汉政府。
董卓的手段虽然并不光彩,但在东汉末年豪强并起的混乱局势下,又有谁的手段是真正的光明正大呢?从董卓办事的速度及其作为足见其政治手腕和行事的魄力。名士们对这一变故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显然低估了董卓的能力。不过名士的立场还是很鲜明,他们都是反对董卓的,其中的代表人物袁绍、袁术、曹操离开了京都洛阳以寻求发展。
◎ 上台后面临的困境
董卓上台以后,废少帝、立献帝,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他在历史书里被扣上了“汉贼”的帽子。其实,董卓只是做了一件别人都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废少立献这一举动本无可厚非,在当时的情况下,换了谁控制东汉政府都不会把皇帝当回事儿。因为东汉政府已经是一段朽木,不再有重生的可能,而且当时喊着“振兴汉室”口号的不是伪君子就是书呆子。只是董卓在处理此事的时候不够圆滑,显得很生硬,而后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的借汉室宗亲头衔谋取天下,其实质和董卓是一样的,只不过所采用的手段更加巧妙阴险而已。况且,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有其充足的理由,少帝为何太后所生,献帝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养,董卓与董太后是远亲。何太后的弟弟何苗死在董卓手里,与董卓势如水火,而且在东汉,太后有摄政的权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是为了自保,而立献帝是为了使自己名正言顺地以外戚身份辅政。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完全是形势使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的处理也确实给了虎视眈眈的地方豪强们一个讨伐董卓的理由。
董卓控制政府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名士的关系。他的做法与何进差不多,就是拉拢名士。他所提拔的人也与何进提拔的大同小异,但名士并不买账。可以想象,东汉政权名正言顺地存在的时候,地方豪强就不服中央政府的管辖,更何况现在控制中央政府的是董卓这样“久习夷风”的“边鄙之人”,那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自立了,所以说董卓只不过是恰好出现在这个时间的一个“倒霉蛋”而已。结成反董卓同盟军的正是那些董卓提拔到地方任职的名士,然而双方的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盟军并没有动摇董卓的统治。
董卓认为将政府置于敌军附近比较危险,于是要将都城迁到他势力范围内的长安。但如果就这么走了,洛阳可能成为反董势力西进的根据地,于是他一把火烧掉了洛阳,导致老百姓大举迁徙,生灵涂炭。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焚烧洛阳宫庙、官府和居所,强迫数百万居民随迁,致使洛阳方圆二百里内荒芜凋敝。虽然这样做很残酷,但在战争年代,出于战略的考虑,烧城也是很正常的,乱世中老百姓跟着倒霉的事情也是经常重演的历史悲剧。
董卓迁都长安后,驻防潼关,拥有潼关以西的地盘,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事实上,在凉州军与关东军的冲突中,凉州军始终处于优势。不过,和许多人一样,在董卓享受了京都的奢靡生活后,他似乎已经被腐蚀掉了,曾经那个剽悍的凉州武士,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纸醉金迷之中,为敌人留下了进攻的破绽。董卓的覆灭在于他既没有协调好内部的矛盾,也没有处理好民意,在舆论和内贼的夹击下迎来了自己的灭亡。
董卓的军队主要分为凉、并两派。凉州派有李炆、郭汜、胡轸等人,并州派主要有吕布、张辽、李肃、杨奉。此外,董卓麾下还有一位孤独的名将辽东徐荣。如前所说,董卓利用吕布杀死丁原,兼并了并州军。丁原死后,吕布成了并州军的首领。董卓是很信任吕布的,与他“誓为父子”,但凉州兵与并州兵的关系却十分紧张。并州军被兼并,是不会完全甘心的,但又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凉州军以胜利者自居,没有把并州军放在眼里,甚至对吕布也是如此。
董卓曾派胡轸为主将,吕布为副将攻打孙坚。胡轸扬言要杀了吕布以整饬军纪。不论胡轸是否真的会动手,他这种严重的挑衅都会引起吕布和整个并州军的仇恨,结果还没和孙坚交战,董卓的部队因为内讧不战自溃。这么大的事董卓肯定会知道,但他似乎并未采取什么措施以缓和凉州军和并州军的矛盾。也许他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也许在他看来像他们这样的武夫争执甚至斗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吕布对凉州军的不满却与日俱增。
与吕布相比,董卓是个性格直率的人,至少行事是光明正大的,他不会隐瞒自己的好恶。吕布曾经使董卓不满,董卓就拿起短剑向他掷去,吕布虽不敢发作却怀恨在心。而且吕布曾和董卓的嬖妾私通,吕布内心更加不安。
凉州军和并州军矛盾激化,吕布对董卓不满而又内心不安。在东汉政府身居高位、却对董卓心怀不满的司徒王允等人,看出并利用了这个矛盾。王允利用与吕布同乡的关系极力拉拢吕布,目的很明显,借刀杀人。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掠财物,淫掠妇女,称之为“搜牢”;又虐刑滥罚,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这些激起了民愤,声讨董卓的舆论一时间遍及京城。加上王允的挑唆,和使用“美女貂蝉一女许二人”的计谋,终于使吕布下定决心杀掉董卓以自立。王允、吕布利用凉州军主力在关东讨伐袁绍的机会,刺杀了董卓。
董卓死后,凉州军被并州军赶到了关东。消息传开后,百姓歌舞于道,置酒肉互相庆贺。董卓被陈尸于市,其家族被灭,可见董卓失民心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随后吕布也在曹操的打击下灭亡,张辽率一部分并州军投降了曹操。凉州军在董卓死后没有统一的指挥,关中的凉州军在不断的内耗中渐渐消亡,宛城的张绣部也投降了曹操。
无论史籍还是小说,都喜欢对董卓的残暴无道进行大肆渲染,即使史籍上写的都是事实,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否定董卓。如前面所讲,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烧洛阳是因为战略上的需要。至于掳掠百姓这种事,无论是西凉军、关东军还是黄巾军都干过。
以今天的眼光看,掳掠百姓、烧杀劫掠是很不人道的,但在东汉末年那种战乱时代却是很平常的事。董卓被骂了一千多年,并非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主要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董卓生于凉州长于凉州,没读过什么书,文化上是差了一点儿;虽是汉人,但他在性格上更像游牧民族而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然而董卓这样的“蛮夷”居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读书人当然对其恨之入骨。被蒙古铁蹄毁灭的城市和被残杀的百姓的数量绝对比凉州军毁、杀的更多,但却很少听人骂铁木真;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世更多的也是提到其统一六国的功绩。如果董卓消灭了关东军统一了中原,那么历史对他的评价会截然不同。到时,自然会有大批的读书人为他歌功颂德,其残暴行为也会被淡化许多。
可惜董卓终究只是一介武夫,即使有些谋略,也无法和熟悉政治斗争和耍阴谋诡计的文人相比。因为董卓的不善把握舆论,随意践踏民意,当权之后缺乏应有的警惕,更要命的是没有看出吕布“三姓家奴”的叛变本质,所以会被王允和吕布设计除掉。对于由胜利者书写的中国历史来说,一个失败者,即使再有功绩也会被抹杀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董卓只不过是乱世中一个常见的悲剧符号罢了。
舆论学博士宋太祖
谈到宋太祖赵匡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历史典故——陈桥兵变,陈桥兵变指的是赵匡胤策划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赵匡胤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对舆论形势的出色把握,值得我们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