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8230800000010

第10章 历史中的加减法 —— 一加一减得天下(3)

对关羽来说,马超也好,黄忠也好,都是自家兄弟,可他连自己人都瞧不上,还能把谁放在眼里?关羽的高傲自负无所不在,这样的关羽,诸葛亮怎能不怕?为了杀杀关羽的傲气,折服他的心,诸葛亮可谓费尽心机。他智算华容,阳算曹操,阴算关羽,料定关羽的曹操情结不解,就不能真心“联吴抗曹”,所以,故意给关羽一个放走曹操的机会,同时又要他立下军令状,目的有下:杀杀关羽的傲气;抓抓他的把柄;解除他的曹操情结,因为放走曹操,实际上是在报答曹操的恩情,以后关羽抗曹就不会背负不义的名声;最后是让关羽明白守小义(报曹)而损大义(误国)的严重后果。可惜,尽管诸葛亮费尽心机,但关羽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这也是能算天算地的诸葛亮所没有办法的。

关羽一生的悲剧,也是诸葛亮一生战略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荆州。荆州作为战略要冲,一直是魏、蜀、吴三方必争之地。尤其对于刘备的蜀汉一方来说,荆州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诸葛亮在移交荆州印绶时,特地嘱咐关羽:“据此之地,北当曹操,东敌孙权,非小可之事也。公宜勉之。”这时关羽“更不推辞,慨然领诺”。把守荆州,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能耐,所以说:“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诸葛亮又追问一句:“倘若曹操引兵来到,当如之何?”关羽说:“以力拒之。”诸葛亮又问:“倘曹操、孙权齐起兵来,如之奈何?”关羽说:“分兵拒之。”这下诸葛亮才说到关键的地方:“不然。若如此,则荆州危矣。吾有八个字,将军记取,可保荆州。”诸葛亮所说的八个字就是:“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关羽嘴上答应:“军师之言,当铭肺腑。”但他心里对此并不以为然。像关羽这样心高气傲的人,让他拒谁打谁,他是当仁不让的;可要他“和”谁,那就难了;如果再要他低三下四地“和”谁,那就更难了。

关羽从来不会、也从来不曾放下架子,这是他的性格使然。这种委曲求全的事儿,在刘、关、张这三兄弟中,只有刘备做得到,张飞做不到,关羽也做不到。所以当刘备投靠曹操在后园种菜时,关羽才会批评他说:“兄不留心于弓马以取天下,而学小人之事?”而刘备却回答说:“非汝所知也。”刘备早就知道,关羽不懂得、也不愿意懂得“能伸能屈”的人生道理。

不难看出,诸葛亮将印绶交给关羽的时候,是非常勉强的。刘备对关羽一直倚重有加,所以忽视了关羽不宜独当一面、把守荆州这一问题。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人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羽。诸葛亮也许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只好同意刘备的选择。当时刘备手下将领中,除了关羽,谁还能代替诸葛亮留守荆州呢?这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关羽独守荆州,还是那么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根本不愿意理会诸葛亮“联吴抗曹”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很快拒绝了孙权善意的表示,从而招致了孙权的仇恨。当曹操想离间蜀、吴两方的时候,孙权派诸葛瑾到荆州,要跟关羽结儿女亲家,以便共破曹操。孙权也准备了另一手,如果关羽不从,他就协助曹操,袭取荆州。

诸葛瑾前往荆州,江口士卒报知关羽,而关羽“平生轻傲天下之士”,明明知道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他还是故意不派手下人去迎接,傲慢到了谁的面子都不肯给的程度。更有甚者,当诸葛瑾对他说明联姻的来意时,关羽竟勃然大怒,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耶!吾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休再多言!”于是唤左右赶走诸葛瑾。诸葛瑾抱头鼠窜,回来见孙权,据实报告,孙权一怒之下,决定跟曹操合作攻取荆州。

在三国时期,婚姻往往是一场政治游戏或者政治博弈,它并不能真正保证维持两国的和睦。毛宗岗说:“玄德之自吴逃归,权欲追而杀之,又欲并其妹而杀之。夫不以妹之故而不杀玄德,安能以娶关公之女而不夺荆州?”的确,孙权连自己的妹夫刘备都要杀,怎么会因为跟关羽结成儿女亲家,就不夺荆州呢?

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关羽许不许婚,而是在于关羽的话太不给人面子,甚至有点儿故意侮辱的味道。你的女儿是“虎女”,别人的儿子怎么就成了“犬子”了?明摆着是在损人。其实,一个人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天下无敌。除了关羽本人,他的对手都看明白了他的致命弱点——倚仗自己是个大英雄,便“妄自尊大,以为天下无敌”。“自以为天下无敌”,等于把自己置于危险的边缘。所以关羽的对手很容易抓住他的性格弱点,和他打心理战、性格战,置他于死地。

想要夺荆州,就得进一步骄慢关羽之心。于是陆逊为吕蒙设计,让吕蒙干脆“托疾辞职”,任命一位无名小辈代守陆口。吕蒙此时四十多岁,他向孙权推荐,由二十多岁的陆逊代替自己执掌帅印。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事,孙权经常干。陆逊一上任,就派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关羽,并写了一封言辞十分恭敬的求和信。关羽读了信,丧失了警惕性,非常高兴地说:“我荆州有泰山之安,吾复何忧。”而且撤走一大半镇守荆州的军队,赴樊城听调。于是吕蒙轻而易举地袭取了荆州。孙权先后招降公安傅士仁、南郡糜芳。关羽只能孤军作战,被魏兵与吴兵前后夹击,溃不成军。

关羽被困在荆州路上,进退不得,退至麦城,被吴兵团团围住。关羽派廖化前往上庸求救于刘封、孟达。没想到孟达说:“公以彼为叔,彼以公为草芥耳。”当年刘备登位汉中王时,想要立后嗣,派人问关羽,关羽说:“立嫡不立庶,古之常理,又何必问吾乎?”所以孟达说关羽把刘封看成“草芥”,刘封一赌气,就不出兵相救。关羽无计可施,只能从麦城突围,王甫谏道:“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关羽昂然地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都兵败如山倒了,关羽的傲气仍然一点儿不减。最后,关羽悲壮地兵败身亡。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关羽高傲自负的性格,既决定了他的勇猛刚强、一往无前,也决定了他最后败走麦城、饮恨而亡的命运。而关羽的败走麦城,也使得刘备被迫面临他一生中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的誓言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刘备最终的选择,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了。联吴抗曹,是正确的加减法,毁吴灭曹,是错误的加减法,作为加号出现的诸葛亮,最终被作为减号出现的关羽所误,这不能不使人感慨。

加与减的谋略

纵观中国历史,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被研究和演绎的次数非常多,但从对历史的贡献上来说,这段历史远远不及唐朝、汉朝重要。之所以被屡屡提及,是因为三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谋略的历史,而在这部谋略的历史中,最为光彩夺目的一个人就是蜀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生的谋略从三顾茅庐和隆中对开始,在这两个关键的历史事件中,诸葛亮把自谋和他谋的加减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以此引导了整个蜀国的命运。

三顾茅庐与隆中对

如果说刘备的三顾茅庐,求得卧龙出山是三分天下局面的开始,那么,著名的隆中对则是诸葛亮实现三国鼎立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划。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著名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后终于见到了诸葛亮本人,在刘备的一再请求下,诸葛亮同意回答刘备的问题,并询问刘备有什么志向。

刘备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诸葛亮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刘备大喜。

第二天临行前,诸葛亮吩咐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这里有几个疑问,要先提出来:

疑问一: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正当青年,是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为何深藏不露,甘于归隐?

疑问二: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与他见面,而且从秋末到早春,拖延了数月?

疑问三: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曹操,不投孙权(其兄诸葛瑾正在为东吴效力),而最终投了刘备?

疑问四:为什么诸葛亮在临行前要特别交代弟弟照顾好田园,以待功成归隐?

这里就涉及到了诸葛亮的谋略问题。首先要考察一下刘皇叔的诚意和他对自己的需求程度,如果刘备抱着一种见不着就算了的心理,说明自己在其心中并没有多大的分量;而如果没有分量,在政治、军事上就不会有地位,那么自己就面临着被抛弃的危险。所以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和刻意制造的三顾茅庐,是其自谋和他谋的完美结合:三顾茅庐,考验刘皇叔对自己的诚意,是自谋;隆中对,勾画出未来国家的蓝图,成就蜀汉大业,实现刘备的理想,是他谋。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分析道:天、地、人三道,各得一道则三国分立,三道兼得才能统一天下。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地利不如东吴,人和不如刘备;孙权占地利(长江天险),但天时不如曹操,人和不如刘备;刘备占人和,但天时不如曹操,地利不如孙权。诸葛亮为刘备设计出了一套绝妙的加减谋略。他建议刘备先占人和,因为人和是三道之中最难以拥有的,也是一个须要长期积累的要素,非一日两日可以具备。拥有人和,为自己积累人气和良好的名誉,以等待时机,等待曹操失去天时,丧尽人心,再一举占据天时。诸葛亮还建议刘备占据西川,蜀道之难可以比拟长江天险,以对抗孙权的地利。人和是一个缓慢的加减法过程。在诸葛亮谋划的这个加减法过程中,人和是一个加法因素,而等待曹操称帝野心暴露、失去人心,是在等待别人做减法。对手的一计减法,可能就会变成自己的加法;自己的一计加法,可能就是对手的减法。

诸葛亮对三国鼎立局势的分析用到了加减法,同样,他在壮大蜀汉的谋略中也用到了加减法。诸葛亮分析蜀国的周边关系,西面是诸戎,南面是彝越,东面是东吴;当时天下的局势是一强独大,曹操雄霸中原,吴蜀均为弱国。所以,诸葛亮的治国策略始终秉承一点:联吴抗曹。联吴抗曹,两弱相加,等于对曹操用减法,弱者利益的相加,等于强者利益的相减。这是诸葛亮治国的加减谋略。

同时,诸葛亮在对自己人生的谋划中也体现了加减法。为什么他要叮嘱弟弟“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吾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诸葛亮和范蠡一样聪明,因为打天下,诸葛亮是蜀国成就大业的加法因素;一旦功成名就,功高盖主,如果刘备后继者无能,诸葛亮可能就是蜀国的减法因素,搞不好也落个和文种类似的结局。这其中可能出现的转化,身为智者的诸葛亮自然清楚得很,因此,他为自己谋划的归隐结局,也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加与减的辩证法

中国历史上的汉朝,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宫闱之内,都是阴谋不断,斗争不停。更有意思的是,汉代历史上的很多事件,往往都具有延续性,同性质的历史事件延续在几个君主执政的朝代里,在每一个朝代里都各具特色,因为这样一种特殊性,使得这些历史事件中加减法的运用更加耐人寻味。

削藩三人行:贾谊、晁错、主父偃

贾谊、晁错、主父偃,这三个人的名字之所以会被联系在一起,完全是因为一个贯穿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的国家问题:削藩。他们三个人的功过和命运,也与这两个字紧紧相连。就像事物的好坏永远像是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在加与减的谋略中,也有应用辩证法的痕迹,只加不减,或是只减不加,最终都无法成事。

贾谊的一生始终没有发出大光大热,因为他遇到了德行卓越的汉文帝;晁错在汉景帝初年最风光,但最终也落了个腰斩于市的结局;主父偃靠汉武帝发迹,最终因为不得人心而被杀。

三个人虽然命运迥异,但都为削藩作出了尝试和贡献:贾谊首创“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策,晁错力主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主父偃促成了“推恩令”的发布。在他们三个人的历史表演中,处处可见加减法的痕迹。

◎ 生不逢时的贾谊

贾谊成名很早,“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很受当时河南太守吴公的赏识。吴公调到中央做了廷尉,把贾谊推荐给了汉文帝。文帝召贾谊做博士,很快又升他当太中大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

贾谊能诵诗、书写文章,是儒家出身,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是李斯的同乡,属于法家。一个儒生能够得到法家高官的赏识,说明贾谊不是只懂得师古、复古那一套的“老古董”,而是有真才实学的。

贾谊本人的才华自不必说,说他是旷世奇才也不为过。他很早就看出了中央权力和诸侯权力之间的矛盾,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办法,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是一个创举。在贾谊之前,汉朝历代分封诸侯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诸侯王数量不多,另一个是每个诸侯王的封地都很大。增加诸侯王的数量,减弱每个诸侯王的实力,没有战略眼光和政治勇气的人是提不出这样的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