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梁晓声文集·散文14
82103000000006

第6章 比翼:诉爱之真谛

人类的爱情质量不高了,乃因阳光晃丘比特的眼,使他不能准确地射出他的箭……

没有学问,没有技巧,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规定程序,没有纪律,没有至高原则——便是爱之本质。

但,爱情不是这样——它是有原则的。

真正的爱情,乃是义无反顾的,身怀感激的,因而具有誓性和诗性的意义。

在“爱”这个字处于主语位置的一切词中,“爱情”这个词就是最令人怦然心动的美好的词了。

爱情的真谛可以理解为如下的过程——第一是爱上一个人;第二是被一个人所爱;第三,至关重要的是,祈求上帝赐助两者同时发生……

为爱情而死,即便是错误,那也是高雅的错误。

但错误并不因为高雅于是正确;相对于为爱而死,我更主张为爱而活。

我固执地认为,“爱情”若不走向“婚姻”,必不是完美的“爱情”。

豆荚里的豆子都是差不多的。但人心里的爱却是各式各样的。

麦秸垛后的农村青年男女的初吻,在我看来,的确要比楼梯拐角暗处搂抱着的一对儿“美观”些……

爱情是多么需要空间的一件事啊!城市太拥挤了,爱情没了躲人视野的去处。

城市的人口是越来越密了。城市的自由空间是越来越狭小了,恋情在城市里如一柄冬季的雨伞,往哪儿挂看着都像故意展览似的……

爱情或曰情爱乃是人类最古老的人性表现。我觉得它是那种一旦框在现代的框子里就会变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东西”。城市越来越是使它变得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框子”。

如果没有女娲,伏羲当初将多么孤独?如果亚当是单身被逐,他也许会得精神病吧?甚而也许还会每每产生自杀之念吧?

爱情首先源于爱悦,其次才产生所谓“爱情”的“情”。中国人一向颠倒过来,以为更合乎逻辑。然而在爱的情绪之中,逻辑学是最不起作用的。

爱女人的男人,是她的泪水的“闸”。

在爱和婚姻方面的“犯规”,一般而言,并不等于犯法。婚变不应被视为什么人生的末日或深渊;婚外恋之类,也并不一概地意味着道德败坏。

世上有些人没结过婚,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爱过的。

爱着的男女之间的温情都是有几分“肉麻”的。只不过“肉麻”的程度不同罢了。这一点一切爱过的男女——痴爱也罢,逢场作戏也罢,都是心中有数的。而且都是有切身体会的。

在中国人的爱情观念中,却是相当忌讳直言性美满的。仿佛只消情深,爱便有了质量保证。于是足可终生厮守,白头偕老了。故在中国人的语汇中,才有句话叫“有情人终成眷属”。试问,“情”是何物?

某类好丈夫如同好裁缝,家庭是他们从生活这匹布上裁下来的。他们具备剪裁的技巧。他们点缀生活,努力不被生活所点缀。

爱情中缺少了古典的因素,好比乐音中缺少柔情浪漫的音部一样……

当今世界,“爱”在泛滥着;使“爱情”更需谨慎,更面临危机,也更值得以男人和女人共同的责任感加以维护了。

爱情,或反过来说情爱,如流浪汉,寻找到一处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并不那么容易;干脆臂挽着臂满大街闲逛。北方人又叫“压马路”,香港叫“轧马路”。都是谈情说爱的意思。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他由此顿觉人生饱满着一切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

俗话说的——“有个伴儿总比没伴儿强”。不求琴瑟般配,但图彼此呵护。

初恋所以令人难忘,盖因纯情耳!

纯情原本偎青春为伴。青春已逝,纯情也就不复存在了。

能够给心灵以安宁的爱情,无论于男人抑或女人,都不啻一件幸事。

人类最难于靠理念的执着去呵护的便是爱;最难于驾驭自如的乃是婚姻这叶扁舟。

我至今认为,以书信的方式方法“求爱”,虽然古老,却仍不失为最好的方式方法之一。

“乞爱”是最劣等的行为。于男人是下贱。于女人是卑贱。倘人真的有十次命的轮回,我再活九次,也绝不“乞爱”一次。

没有任何责任感前提的男女性关系,不是“爱情”。充其量是“爱”。甚至可能仅仅是“性”。

出于感激而言爱情是不真实的;为了爱和被爱而彼此感激,爱情之“情”就更浓更深了。

婚姻前的恋爱是旅游路上的每一个景点,过程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当你到达目的地时候,你会想我的一生不只经历了婚姻,我还经历过爱。

爱是一种病。每一种病都有它的领域:疯狂发生于脑;腰痛来自椎骨;爱的痛苦则源于自由神经系统,由结膜纤维构成的神经网。情欲的根本奥秘,就隐藏在那看不见的网状组织里。

亚当和夏娃之爱不受任何习俗所指使,那乃是因为他们赤身裸体。

男婚女嫁,关乎一辈子。质量的前提,首先该是“性”和“情”。

怜惜,我以为,几乎是一个有性别的词,几乎专用以分析男人对女人的爱情才比较恰当。

“爱情”也如“爱心”一样,普遍地存在于寻常百姓阶层之中。某些文人和知识者最不能容忍我这一种观点。他们必认为我指的根本不是“爱情”,只不过是“婚姻”。但是倘细看生活,在寻常百姓们那儿,爱情仅而比在后者们那儿还状态更可爱一些。

真的处在正常的热恋关系中的男女,每一个日子都可以是他们的“情人节”。他们在“情人节”的拥抱和亲吻,不见得比在别的日子更温存更热烈。

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发誓说“我爱你”这句话时,他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着一种明确的想法——那么你属于我。同时产生另一种想法——别以为我从此属于你。

没有温情的爱情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没有氧的空气根本不是空气一样。

家庭的“合资”关系当然不仅仅是收入和支出的流水账簿子。双方的“投资”,还包括各自的情感,各自的责任,各自那份儿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

爱本身也像一切活物似的,总处在一种形影不离的状态,它是会累的。爱本身累了,意味爱着的双方也都开始感到累了。

男人只有在几乎失去一切后才觉得女人尤其不能再失去;女人却是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就已明确地意识到男人对她的重要性了。

男人是女人的镜子。通过她所爱的男人,可以判断她大抵属于哪一类女人。不爱而做了某一男人妻子的,不在此列。

综观大多数知青作家笔下的女性,似乎足以得出结论——在情爱方面,一代知青是失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