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市场增长的快慢才是关键
我认为搜索引擎这个产业还是处在比较早期的阶段,新的竞争对手进来,并不会导致业绩下滑,相反,由于市场扩大,我们提升业绩会更容易。对百度最大的威胁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市场成熟的快慢,后者将决定我们的业绩增长。有新的公司进来对加速市场的成熟反而是有好处的。新的竞争对手进来并不会导致业绩下滑,相反,由于市场扩大会使得我们更容易一些。我们真正是为用户的需求来服务的,我们理解用户到底在找什么,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2005年,接受媒体采访
背景分析
百度才上市几天,门户网站便开始了对百度的围剿。新浪、搜狐甚至腾讯都已进军搜索市场。为显示搜狐旗下“搜狗”网站灭掉百度的信心,搜狐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花3 000多万元人民币增持股票。张朝阳甚至声称,百度的崛起对中国互联网的产业格局没有产生根本影响。雅虎和阿里巴巴并购,百度上市总共才融资1亿元,雅虎却打出了“10亿美元投资互联网搜索”的旗号。全球搜索霸主谷歌也加快了挺进中国的脚步,要跟百度抢市场、抢人才。
“如果钱多就代表着胜利,那微软才应该是搜索领域的老大,可现实并非如此。”时间上的领先优势、业已形成的社区气氛、熟练的本土化运作,这都是百度的核心战斗力。上市后,百度不断加大投入,实施各项举措,招聘出色的开发工程师,加强对市场的培育,扩大销售团队。李彦宏说:“百度不用模仿任何人,一切听用户的就成了。”
行动指南
了解行业以及市场所处阶段,从容应对竞争。
10月2日 强大对手造就自身
我想,百度在成长过程当中,从来不缺乏竞争对手。事实上,我们的竞争对手应该说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实力。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才说明我们是市场上最强大的公司。
——获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后,回答TCL董事长李东生的提问
背景分析
百度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来没有缺乏过竞争对手。竞争压力让李彦宏从初创立百度开始就头生华发,每次与美国归来的同学相聚,他看着同学的满头黑发,总是心生羡慕。百度的竞争对手都是全球最优秀的技术公司,拥有比百度强大得多的资金实力;它们重视中国市场,愿意在这里大笔投入,钱对它们而言从来都不是问题,而这却正是百度所没有的。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所有百度员工时刻紧绷心中的弦,对每一个产品、每一项产品功能都200%的重视,最终才一一战胜了对手。
行动指南
竞争对手决定你是谁。对手越强大,你所占据的市场地位就越关键。
10月3日 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
当然,这个领域本身不被淘汰,并不意味着百度公司不会被淘汰。搜索是一个非常年轻、非常有朝气的行业,不断有新竞争对手出现,给我们带来挑战和威胁。百度从成立到现在,危机感一直都是非常强的。从公司成立初期开始,我就一直跟每一个百度的员工强调,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如果我们做得不够好,就有可能陷入很被动的地步。看我们现在是第一,如果你停止工作30天,这家公司就完了。这个市场变化非常快,大家之所以看好这个市场,就是因为它的成长速度非常快。成长也是变化的一种,如果你不能及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就会被淘汰掉。当无数的人都在盯着这块“大蛋糕”,当大家都知道搜索的发展前景会非常非常好,你怎么就知道人家的对策不比你好呢?
——2007年3月21日,在中国企业机会2007新经济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百度成功上市以后,百度与李彦宏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传奇,一场自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以后从未出现的轰动传遍全球,有人甚至形容:“李彦宏扇了扇百度的翅膀,就在纳斯达克掀起了一场风暴。”
6年苦心孤诣的选择和皓首穷经式的坚持,李彦宏和百度以近乎完美和疯狂的形式向世人再次展示了新经济的魅力。成功来得如此之快,财富来得如此巨大,默默无闻的李彦宏一夜之间成了中国互联网的“英雄”和“偶像”。2005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给予了李彦宏如此评语:“众里寻她千百度,一个海外取经人,最终在故土搜索到了宝藏,再写了新经济传奇。一个中国企业家,让世界为他的创新买单;一个新生代中国商界精英,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专注,才能更好地生存。”无限溢美之词冲着百度和李彦宏铺天盖地而来……
在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李彦宏却仍然保持着冷静与危机感。“李彦宏是个冷静得可怕的人!”百度一位资深老员工这样形容李彦宏,“我可以肯定,如今的李彦宏不会有任何作为成功者而飘飘然的感觉,他只会有深重的危机感”。时刻让李彦宏惦记的,是处于早期阶段的中国互联网,迅速扩大的网民队伍,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市场、新需求,以及颠覆竞价排名的模式——一不小心,百度就可能瞬间走向滑坡。走“钢丝”的李彦宏,直到今天,仍然坚持每一秒都小心翼翼地掌舵。
行动指南
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高度危机感。
10月4日 竞争力在于深刻的用户理解
百度跟其他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一个区别,或者说优势,在于我们对于用户的理解。每一个市场,在我们看来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的用户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习惯,韩国用户也有自己的喜好和习惯,美国的用户有不同的地方,日本的用户也有不同的地方。而百度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所遵循的理念,一直是认真研究用户——用户喜欢的,我们才提供;用户需要的,我们才提供。我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去开发,去给他们提供服务,这样才渐渐造就了百度如今的市场地位。
——2007年10月23日,接受韩国电视台KBS的采访
背景分析
在中国推出搜索服务之时,百度已属后来者。在谷歌、雅虎这些世界搜索巨头已经抢夺了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的状况下,百度毅然从零开始,迎头赶上,最终占据超过2/3的中文搜索市场。李彦宏觉得,百度胜在对中国用户更为深刻的理解上。
“北京哪里能找到女朋友结婚哩?”这是网民向百度发出的真实搜索请求,听起来似乎有些无厘头,细想过后,李彦宏却认为这是用户期望值改变的一个标志。用户希望在不作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得所需。人们亦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关键词搜索,而期待通过自然的人类语言与百度的框进行人机对话。推出“框计算”,正是源于这么一个搜索请求,也源于从中体会到用户对百度的信赖。
行动指南
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才能造就过人竞争力。
10月5日 得用户者得市场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就能够给社会提供价值,社会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作为一个个体,你就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产生自己的影响力。百度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朝着这个目标而去。而过去几年的成绩也证明了,只要依靠用户,只要认真地听取市场的需求,你就能把事情做成,并且越做越大;如果忽视了这点,就会犯错误。
——2007年10月22日,在校园招聘南京大学站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8年,百度开始实施帮助中小企业优化网络推广的“暖冬工程”,中小企业利用搜索引擎进行商业推广,节约了大笔营销支出,为其“节流”;精准投放的营销模式,让中小企业能在近3亿人的互联网用户中寻找和培育商机,不仅为其产品开拓商路,更在客观上推动产业的升级,为其“开源”。横跨“资讯服务时代”和“聚合服务时代”,百度改变的是互联网世界与现实世界。
出井伸之为《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所写的序中,其中一段话可谓是贴切地形容了百度为社会带来的价值——“百度,搜索访问数位居世界第三,目前每天约有1亿以上的用户会对其进行访问,使用包括搜索在内的各项服务。我认为,百度给中国提供了一种新媒体平台的价值。在这一平台上,中国人可以使用汉字来表达自己,形成一个人与人之间进行各种交流的社区。新的社会价值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产生,这正是百度通过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突变’。”
行动指南
竞争的核心是争夺用户。
10月8日 真正懂得用户
对于百度来说,尽管我自己是工程师出身,也重视技术,但是我的理念是要让真正懂产品、懂市场、懂用户的人来说做什么样的产品。
——2008年5月29日,李彦宏与探访百度的成思危对话
背景分析
李彦宏一直强调,百度的核心竞争力,是对用户的考虑,对产品的把握。客观上说,百度的综合实力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基础比不上谷歌,但是,这并不妨碍百度在中文市场上获得全面胜利。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百度对用户的需求、爱好更了解,百度的产品更适合用户。
而百度最大的竞争对手谷歌,则更像是一个信息博士。扎根于硅谷,谷歌深刻地受到技术的影响。在谷歌当中,产品要做成什么样,是技术人员说了算。所以谷歌的技术做得非常好,它们朝网络应用、办公软件的方向发展,目标是最后卖个好价钱。
行动指南
要产品得到大众认可,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导向。
10月9日 细节决定成败
表面上看,大家做的都一样。您现在去用雅虎和谷歌,可能会觉得没问题,能用,还不错。时间长了之后,可能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百度,但就是喜欢。这正是因为我们在产品细节上做得非常领先,或者到位,这点在某种意义上跟苹果类似。苹果对细节非常关注,像iPod,从盒里拿出来,又吸回去,盒子跟屉子之间要有多厚,多大的空间,首席执行官最清楚。这正是百度的竞争力,对细节,对需求的把握。
——2008年5月29日,李彦宏与探访百度的成思危对话
背景分析
搜索引擎不仅是一个技术产品,更是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要作好服务,就必须把握好烦琐的细节,把握好不同人的细微需求,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出色的产品。产品必须具备足够的黏性,用户才不会轻易离开百度,而转投其他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