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彦宏管理日志
8184500000015

第15章 五月 少许诺,多兑现 (2)

李彦宏认为,对于百度而言,建立自下而上的反馈制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2007年,百度请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来做过一次主题为领导力的讲座,其中他提到招商银行率先开始了评价机制,让客户在体验完业务以后完成一个小调查,对服务进行满意、不满意或一般的评价。这其实是马蔚华某次在西安视察时发现的好办法,回来以后就在全招商银行推广开了。

在公司,不能指望领导人一个人去发现各种各样的好东西。让下面的员工把好的想法反馈上来,高层再作出决策,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行动指南

建立起由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收集最前沿的好点子,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才能更有力地保持创新能力。

5月10日 要有危机意识

百度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跟百度竞争得非常激烈的公司,后来它们都一一倒下去了,都是因为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或者说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没能解决好所遇到的问题。百度并不具备天然的免疫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要有一根弦。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公司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像要给在高速公路上跑的车换轮胎。这种事情,我们实际上是天天在干。有一次干不好,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这种危机意识,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具备。时时刻刻都有根弦,把它记在心里。

——2008年2月18日,在第一季度经理交流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公司快速发展固然是好事,但李彦宏也免不了要承受巨大压力。百度成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很多事情都没有形成比较成型的做法,老问题不断重现,每天都被困于思考解决办法之中,难免犯错。如何把公司各种流程建立起来,同时不牺牲效率,是一直让李彦宏头疼的问题。当流程与机制建立起来以后,公司就不需要依赖于某一个具体的人,当重要成员离开的时候,所造成的困扰就相对小很多。

行动指南

公司上下每个人都要时刻具备危机意识,才能应对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5月11日 享受一下人生的方向

到2008年11月我就满40岁了,所以有时候也在想,40岁之前和40岁之后到底会有什么不一样。

是不是40岁以后,我就不要再提自己的意见了,我就只听别人讲,顶多问一问他是怎么想的,然后由他们自己来作决定。但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还不是很清楚。我希望以后能慢慢脱身出来,少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多做一些战略方面的考虑,享受一下人生的方向。这是我目前在考虑的一件事情。

——2008年7月29日,在台湾大学的演讲

背景分析

作为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自己不但要管很多人,也要管很多事。每周参加公司的产品例会,听大家讨论产品细节时,李彦宏一般会非常低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建议产品应该如何改进,哪个方面应该加强。他总是问得非常细致,也经常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偶尔会被拒绝,但更多的时候大家会欣然接受他的意见。

李彦宏却觉得这并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有能被大家接受的意见,就证明百度的产品还是需要自己来操心。能慢慢从细枝末节中脱身,花时间思考方向性的问题,才是他目前的追求。

行动指南

最成功的首席执行官,应该是不被琐事羁绊,能够集中精力思考战略性、方向性的大问题。

5月12日 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新的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每天都要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市场迅速变化,要求你把方向看得非常准,不能错失任何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要在员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维持很好的、健康的公司文化,让大家每天都充满信心,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都很好、很愉快,并且在执行力上保持很强的想法或者目的。实际上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尤其作为一个创业者,在百度之前没有管过什么人,从20人到40人,到160人,到现在接近7 000人的规模,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新的,都有很多新的挑战。

——2009年4月18日,做客新华网时的讲话

背景分析

以百度2009年所处的发展阶段,李彦宏深感公司的成长到了一个坎儿。公司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无法避免效率下降的问题。不同的渠道、部门都反映,要在百度内部推动一件事情,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另外,百度在规模还没那么大的时候,由于积累比较浅,管理相对粗放,在成本控制和经济管理上都不是很到位。

在2009年第二季度战略沟通会上,李彦宏就百度当时7 000人的规模,从文化建设以及管理提升两个角度,与百度人分享了该如何保持小公司的效率:如何向文化要效率——跨部门无障碍沟通,部门利益就是整体利益,把事情做到极致,管理层是领导者和自我驱动者,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是赢的欲望,员工把公司成功作为己任,对事不对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我们是一家人;如何向管理要效率——事业部制、轮岗以及重要岗位双打制。另外,他还强调百度要坚持从内部培养优秀人才。

行动指南

把每一天都当成新的一天,调整好迎接新挑战的心态,并维持公司每一天的发展。

5月15日 每种风格都可能获得成功

其实,成功不一定只有一种风格,我很温和,但有些首席执行官就非常严厉,但他们也很成功。如果你有好的表现的话,你将会得到一个好的成功平台。

——2007年11月8日,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演讲答问

背景分析

有人这样分析中国互联网十大创业型首席执行官的风格——李彦宏,百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低调型;马化腾,腾讯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企鹅型;丁磊,网易首席架构师,隐居型;陈天桥,盛大网络董事长,豪赌型;张朝阳,搜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狐狸型;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扬型;周鸿袆,奇虎网董事长,流氓型;郭凡生,慧聪网首席执行官,无聊型;Booksir,厦门书生网创始人,神秘型;蔡文胜,Web 2.0网站导航首席执行官,投机取巧型。

事实证明,每种风格的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只要你表现出色。

行动指南

做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只要表现出色,就能得到让你成功的平台。

5月16日 最后看结果

我觉得我一直不是一个在管理上非常强的人,公司在不断变大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管理上的缺陷。我过去的解决方法是一旦发现公司薄弱的地方,就会找到这方面最强的人,想办法把他吸引到百度来。人一旦来了,我基本上就撒手不管了,最后看结果。

多数情况下,直接向我汇报的人,他们每天在哪儿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忙各自的事情,有事情来找我,没有事情就各干各的。

这样有好处,我放权、信任,他们做事激情很高。不好的地方是,完全放权使他个人成长的速度不够快,我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告诉他做事的方式应该是怎样的。

——2007年,接受本书作者采访

背景分析

李彦宏对人才的态度是,只找最合适、最优秀的人。他一直相信,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就能达到共同的目标。所以,在百度,李彦宏给予自己的管理团队充分的信任,以及充分的放权。他采取的方式是,不监督不考核阶段性成果,只关注年度考核指标,并根据年度考核指标发放年终奖金。而实际上,这些指标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管的经济收益,高管的经济回报主要通过股票或期权来实现。比起因业绩过人而使股价走高,年终奖金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种近乎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及其背后严格的结果导向,却令高管们十分重视年度绩效评估,重视年终工作汇报,重视李彦宏对自身的评价,丝毫不怠慢,形成了由团队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亦能充分发挥高管们的才干。

行动指南

充分放权,信任你的高管团队,但又不放弃结果导向的方式。

5月17日 公司内部关系简单

我虽然是一个技术人员,但到现在还能坐在首席执行官这个位置上。这并非我个人管理能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公司内部关系简单。

——2008年,接受本书作者采访

背景分析

对于李彦宏来说,在公司内部,自己与同事之间始终保持着单纯的工作关系,绝不掺杂复杂的人际关系。作为全体员工表率的他,希望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让公司保持简单的内部关系。李彦宏极少接受政府要员或客户的宴请,若非实在无法回避,绝不露脸。在百度食堂,迟来的李彦宏,哪怕带着首席执行官的身份,依然要站在一边等座位;没有人会主动站起来让座,更没有人点头哈腰。百度员工彼此之间是平等的,规则是必须尊重的。

百度简单的人际关系所营造出来的是简单、可依赖的核心文化,而这给技术人员出身的李彦宏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

行动指南

尽可能保持公司内部关系简单。

5月18日 必须有共同的理想

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对百度感兴趣,我看到很多媒体的报道叫做“百度一夜创富”。我们今天讨论“知识时代的财富观”,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澄清一下,其实没有“一夜暴富”,也没有“一夜创富”。

很多外界看来机缘巧合、轻而易举的事情,实际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2005年9月15日,在观察家论坛第13期《知识时代的财富观》上的演讲

背景分析

2000年,李彦宏刚从美国回国。一次到深圳出差,李彦宏发现不少人在街上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排队。他问同行的人这是做什么的,问后知道他们是在买彩票。李彦宏这才明白,原来还是有很多人希望世界上有能够不劳而获,花很少的代价获得很大的回报的事情。

从创建时只有两间办公室、7名工作人员,到在纳斯达克伴着掌声和欢呼成功上市,5年里百度所经历的艰辛与苦痛,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全藏于世人关注的目光背后。只有李彦宏和其他百度人才明白,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人的理想或者梦想,应该建立在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回报上。而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有共同的远大理想,坚持不懈,不能期望不劳而获、一夜暴富。

行动指南

管理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以远大目标统一思想。

5月19日 平等说话

我不能保证,我只能尽量避免去作错误的决策。这就需要我们平等去说话,不是说谁的地位高就听谁的。我常对公司内部的员工说,“主将无能,累死三军”。所以我们要有碰撞,要头脑风暴。

——2009年5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

背景分析

在百度,技术的创新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和冥思苦想,合作和支持才是创新的推动力。虽然产品开发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分别在两个部门,但他们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紧密合作,横向沟通远远多过纵向沟通。百度每周都有跨部门的产品联席会,对产品开发各抒己见。百度贴吧就来源于一次头脑风暴会。会上有人提出:百度每天巨大的流量中,有很多用户搜索的关键词是相同甚至相近的,那么这些人之间会不会有某种关联?这个“具有革命性的创意”改变了传统论坛(BBS)的形式,任何网民都可以创造和管理自己的某个主题“吧”。抄送(CC)文化是另一种沟通方式,每个人突发奇想的创意,都可以抄送给上百个素不相识的同事,甚至是技术总监或李彦宏。朝气蓬勃的同事可能会回复给你更多的建议,从而获得更好的创意。

行动指南

集思广益,共同决策。

5月22日 要给员工提供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管理者不过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氛围,让有才能的人愉快、充分地发挥潜力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