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投资更幸福
8184200000014

第14章 巴菲特是只孤独的狼——羊群效应导致投资偏差 (1)

当擦鞋童都买股票的时候,就是应该全部抛出的时候了。

——彼得·林奇

我们的困惑

1. 我很容易冲动,很喜欢跟着“羊群”跑,该怎么办?

2. 趋势是否就是“羊群效应”,我可以利用它赚钱吗?

密西西比阴谋

麦道夫算啥?

甚少被人听闻的“密西西比阴谋”才是人类历史上首宗有案可查的股市大骗局。这宗骗局的来龙去脉,比《三个火枪手》还悬疑,比好莱坞电影还好莱坞。

“密西西比阴谋”虽发生于法国,但自始至终,其肇事者却是一名英国人。约翰·劳(John Law)是一个性格桀骜不驯,私生活放荡不羁的人,他把大把的时间和金钱花在赌桌和追求女人上,在伦敦时他为了一个女人与情敌决斗,失手将其杀死,被判终身监禁后冒险逃往荷兰。

劳先生跑到欧洲大陆,做起了推行纸币的行当。卢森堡大公对他说:我的国家太小,实行不了阁下的宏大计划,我也是欧洲最穷的国王,经不起失败破产的打击。不过我觉得法国人会对你的计划感兴趣,你可以去法国碰碰运气。

而当时法国的情况是这样的:死去的国王路易十四生前倡导高消费,搞得法国财政濒于破产。在他死后,掌管法国的摄政王为了堵上路易十四生前留下的财政窟窿,伤透脑筋。此时,劳先生给他出了个主意——让自己开家银行,经营期限20年,拥有发钞权。

在开业初期,劳先生坚守承诺,只要是他的银行发行的纸币都可以立刻兑换成同面值的金币。因此老百姓都开始相信他的纸币是有价值的,争相持有,而金币的价值因为政府朝令夕改,反而还不如纸币。

之后,法国政府顶不住增发纸币的诱惑,纸币泛滥成灾。终于在1720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纸币的面值已经超过了全国金属硬币总和的1倍还多,于是纸币崩溃了,政府不得不全数折价收回纸币,重新流通金属硬币。无数人遭受巨大损失,法国差点爆发革命。

劳先生搞的另外一个创新就是“密西西比计划”。当时作为法国殖民地的路易斯安那州有大量金矿,听闻此事的劳先生灵机一动,计划集资开发,他号称他的公司愿意承担这一责任,但要求法国政府赋予他在路易斯安那州征税的权力。法国政府对约翰·劳言听计从,密西西比开发公司遂于1717年成立,并获得在路易斯安那州开采金矿的专利权。该公司共分20万股,每股票面500法郎,是当时全世界资本金规模最庞大的公司。

密西西比开发公司最初只拥有与路易斯安那州贸易的完全垄断经营权。伴随着法国政府接二连三地赋予该公司各种垄断权力,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兼并开始了。两年之后的1719年,密西西比公司已经成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控股集团。

如此多的收购兼并,当然需用大量资金。于是密西西比开发公司大发新股,当时抢购新股的狂潮比深圳发行认购证时还疯狂。法国有钱人大批涌入巴黎,在约翰·劳的宅邸前安营扎寨,以便获得“新股认购书”。许多法国贵妇更是想方设法,有的潜入其卧室献身,有的制造意外事件以亲近约翰·劳,以乘机索取“新股认购书”,无奇不有。

很快,密西西比开发公司的股票从公司初创时的每股500法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最高暴涨到12 500法郎,涨幅达25倍!一个在当时流传的小故事,也许能反映出密西西比开发公司股票上涨的速度有多快:有一名贵族让仆人去交易所以开盘价8 000法郎卖出250股股票,当仆人到达交易所时,股价已涨到了10 000法郎,于是这名仆人就将上升的部分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没过几天,他就摇身一变成了富人。还有一个被后人传颂的段子是:当时法国有一名驼背在广场上出租驼背,供第一时间递“认购书”的申请者填表……

和银广夏事件一样,约翰·劳甚至还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他聘请数千名失业汉穿上矿工制服上街游行,声称即将乘船前往路易斯安那州淘金。当然,这只是一场表演而已,约翰·劳的“金矿”自始至终都没有开成。

大量地增发纸币之后,通货膨胀终于在法国爆发了。泡沫拐点终于到来,投机情绪立即从狂热转向恐慌。从1719年12月2日到1720年5月31日,密西西比开发公司股票的跌幅接近70%。公众玩命似的抛售股票。当时在法国流行的一首讽刺诗,很好地说明了法国人民经历的这段惊心动魄的财富之旅:

星期一,我去买股票/星期二,我赚了几百万/星期三,我买家具/星期四,我买好衣衫/星期五,我去跳舞/星期六,我进了乞丐收容站。

很快,约翰·劳就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四面楚歌中,他连夜出走比利时。法国的纸币也宣告破产,恢复到了以金币为基础的旧体制。“密西西比泡沫”的破灭,还连累“银行”这个名词在法国被诅咒了一个世纪。

1729年,这位曾经全法国最红的红人,无声无息地死在威尼斯的一个贫民窟里。巴黎的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他编撰了一则颇具有讽刺意味的墓志铭:“这里安息的是一个著名的苏格兰人,他是独一无二的数学家,并且用自己的数学法则使法国人民倾家荡产。”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有个小故事:两个人在森林里听到了老虎叫,其中一人急忙蹲下来系鞋带,另一个人奇怪地问道:难道你比老虎跑得还要快吗?系鞋带者说:我只要比你跑得快就行了!

股市也是如此。在股市投资中,被人“鱼肉”的恰是在“羊群效应”下惊慌失措的个人投资者。

心理学家认为,“羊群效应”的由来和远古的生活条件有关。当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以打猎为生的时期时,一旦遇到老虎、狮子等大型野兽,最佳的应急反应就是跟随团队一起撤退,而不是独立作战,正所谓“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过你的队友”。

在远古的环境下,群体性的狂热或群体性的恐惧,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但时代发展到今天,在投资中,若依旧听从大脑,跟随群体性的狂热或群体性的恐惧,那就只能充当股市中待宰的羔羊。

不管是“密西西比阴谋”、“南海泡沫”、“荷兰郁金香”,还是国内的“君子兰”、“黄花梨”,虽然情节各异,但归根结底还是“羊群效应”所导致的群体性狂热或恐惧引发的结果。

所谓“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资讯的投资者,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投资中“羊群效应”的表现是,投资者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因此,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相模仿,是导致市场整体供求剧烈波动的内在原因。

“羊群效应”下的恐惧或贪婪的力量,几乎是无敌的。“债券天王”比尔·格罗斯尽管极其自律,30多年来几乎没看错过方向,但他坦承,“9·11”事件发生时,看着电视中的惨象和大众的恐慌,他几乎被吓呆了。“那天我一大早5点半就飞车冲到公司,脑中唯一想到的事情就是‘卖’,快点把手上的全部债券卖掉,甚至想我们当初干吗买这么多。但我却忘记惨跌的是股市,而非债市。此时人们想要安全的东西,对债市根本是利多。”

格罗斯觉得,他错就错在太过沉浸在那天的突发事件中。事后他反思,若当天决策正确,他今天的资产应该会有现在的两倍。“最好的教训是,不要有太情绪化的反应,应该要更冷静、头脑更中立些,虽然那很困难。”

有时市场的智慧和被狮子吓坏的羚羊群没什么区别。在一个无风的中午,一群数以万计的蚊虫正围绕树丛嗡嗡飞行,可是突然间,它们升高三尺,向另一方向飞去。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这样做?昆虫学家并无令大家满意的解释。

在投资中,“羊群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尽管投资心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但对于投资者何以会因为间歇性事件而疯狂,仍未能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对群体性的恐慌或贪婪,如何破解“羊群效应”?

第一招:用“鞭子”定纪律

叶倩文的歌曲《潇洒走一回》唱的是感情的洒脱,“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但在股市中,大多数投资者却处在“半梦半醒”的懵懂状态之中。在买进时,投资者大多是清醒的,多半有着很清晰的买入理由。但在买入后,随着市场的波动,投资者的心态越发“羊群”,涨了恨不得天天涨停,跌了恨不得骂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乃至推荐给他股票的分析师都不放过。

欧洲人曾经把匈奴比做“上帝的鞭子”,把匈奴的凶猛看做是上帝对他们的惩戒。的确,想让羊群守规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时“鞭子”必不可少。在投资上,“鞭子”就是投资纪律,买入后,投资者不妨趁清醒及时写下买入理由,以及目标价和止损位,之后严守最初定下的投资计划,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

而面对下跌的恐惧,不妨经常用“停一停,想一想”来提醒自己。例如:

* 忘记自己是以什么价位买入这些股票的,把这批股票当做是朋友送给自己的,然后再分析以现在的价格到底是应该卖出,还是应该继续持有。

* 换个想法,假装有位朋友持有这些股票,来问你的意见。想想除了股价之外,还有什么改变了,比如那些原本你认为对股价有支持的理由或数据是否已转变。

* 恐慌有传染性,远离那些每天都在不合理地唱空股市的朋友。暂时离开股市,不要再上网看股价,或看网上的分析、股评。和家人或朋友相约到郊外度个假,不再想着股票。

上述方法都有助于投资者保持头脑清醒。

第二招:距离产生美

市场每天都有许多好的和坏的消息,其中有真有假,市场的短期升跌与这些消息未必有必然的关系。如果投资者太过留意市场的短期消息和分析,便很容易受“羊群心态”影响,渐渐迷失自己的立场。对那些容易被资讯包围、沉迷于短线操作的投资者来说,不妨停止网上交易,停止浏览大量的研报或新闻,投资成绩说不定反倒会有所进步。

爱情、婚姻的真谛在于,距离产生美。投资者也最好与市场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受市场杂音的影响。

第三招: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尽管要与市场保持距离,但这不代表投资者完全不用理会市场形势。投资者要熟悉宏观面、公司基本面以及财务的基础知识,懂得分析,建立自己的投资哲学,才不会盲目跟风,并远离炒作。

小时候,妈妈总会跟我们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而在投资中,热门股固然能获利,但也应及时体会趋势,当人越来越多,接近亢奋时,或许正是最危险的时候。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群人聚在一起,感情或思想趋向一致时,往往会“一窝蜂”地形成一种集体心理;当群体意志一致时,反倒不如自己单独作决定更理性。

硬币的另一面是,若决策失误的话,“一窝蜂”所带来的痛苦远小于独自决策所带来的痛苦。试想,即便判断错误被套牢,但看到有那么多人陪着,心理上自然会感到轻松一些。但若一群人中只有你一个人亏钱,那心中的痛苦又有谁能跟你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