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
我们的困惑
1. 长期投资是否就是“死了也不卖”?
2. 投机成功了叫投资,投资失败了就叫投机,果真是这样吗?
马克·吐温的悲剧
在《傻瓜威尔逊》一书中,马克·吐温写了这么一句话:“10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
难道,炒股每个月都是危险月?!
这不仅仅是马克·吐温的一句幽默之语,其实也描述了他自己在股市中的切肤之痛,马克·吐温是想用幽默的方式告诫自己与大家,进入股市“每天都是危险的”。
作为幽默大师、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他很是熟悉股市、了解资本运作,乃至私人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他在小说《百万英镑》的开头这么写道:
“27岁那年,我正给旧金山的一个矿业经纪人打工,把证券交易所的门槛摸得清清楚楚。我只身混世界,除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身清白,就再也没什么可依靠的了。不过,这反倒让我脚踏实地,不做那没影儿的发财梦,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小说《百万英镑》中的那个年轻人,恰是马克·吐温的真实写照,他在美国内华达州“淘金热”股票泡沫中的经历,堪称屡战屡败,屡炒屡输,最终只能“不做那没影儿的发财梦,死心塌地奔自己的前程”。
在内华达州,马克·吐温曾是弗吉尼亚城中的一名记者,这座城市也是内华达州盛产黄金、白银的地区。在“淘金热”下,马克·吐温也未能免俗,而且他对传言和新的机会都十分敏感。当时,不少已经发现了黄金、白银矿山的矿主们正在纽约城出售他们的股票,以筹集资金,于是马克·吐温将自己的所有积蓄,甚至全部稿酬都投入到了购买白银矿山的股票中。
在购买之初,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马克·吐温的耳目相当灵敏。他长期看好黄金、白银的走势,但他同时告诉自己,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就应该卖出股票:或市值达到10万美元(这在当时是笔巨款),或内华达州选民批准了州宪法,马克·吐温认为这将损害白银矿山的长期价值。
随着股票的快速上涨,很快,马克·吐温便“退休”了,他不再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看着节节攀升的股价,他觉得自己非常富有,且十分满足,于是他来到旧金山,过起了奢华的生活。
“我住在最好的宾馆,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展示我的昂贵衣服,经常出入歌剧院……我一直渴望成为一只蝴蝶,而我最终变成了一个举止轻浮的人。”
马克·吐温“爱”上了自己的股票,并很享受股票上涨的感觉。甚至在内华达变成一个州并通过州宪法后,马克·吐温依旧持有着他的股票,这恰恰和他的计划完全相反。但突然有一天,和20世纪末那场互联网泡沫一样,市场对白银股票的狂热消失了,股价飞流直下,马克·吐温就和《百万英镑》中的那个年轻人一样,变得身无分文,甚至接近破产。
“我,一个兴高采烈的傻子,一直以来花钱如流水,并认为自己永远不会遭遇什么天灾人祸。可当我统计自己所有的债务,并还掉它们后,我发现自己只剩下50美元。”马克·吐温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道。
马克·吐温曾制订过自己的投资计划,可面对疯狂上涨的股价,以及一夜暴富的“期待”,他很快忘记了自己出售股票的计划,不再注意股票的技术面乃至基本面,最终变得身无分文。
除了股市,马克·吐温还一度热衷于对各类新生事物进行投资,如同现今的私人股权投资或者叫风险投资。有人估算过,他一生在各种新产品、新发明上的投资多达50多万美元,但这些投资大都以失败告终,比如他曾资助发明一种新奇的自动打字机,并不断往里贴钱,折腾了10年也没有结果,这让他很是灰心丧气。
迫于生计,马克·吐温只能重操旧业。为了偿还债务,他被迫继续工作,并留下《百万英镑》等许多伟大的文学巨著,但他的“发财梦”终究还是破灭了。
与股票谈恋爱?
巴菲特说:“如果你不能保证可以持有某只股票10年,你就不应该持有它20分钟。”他还说:“股票的最佳持有期是永远。”因为股票的流动性太强,可以随时卖掉,人们在操作时常常过于随意。巴菲特甚至建议大家给自己定一个额度:一辈子只能买卖股票若干次。这样,投资者在投资时就会格外谨慎。
不少投资者甚至认可“与股票谈恋爱”的说法,把买股票比喻为婚姻:好的股票就如一位好伴侣,是值得你去坚持并珍惜的,放弃只会令自己后悔。
可是,找到值得长期投资的股票固然值得欣喜,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当遇上逆境或看错市场时,如果过于顽固,被自尊心所蒙蔽,投资者就易犯心理学上所谓的“选择性扭曲”(selective perception)的错误,只会在各种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中听取有利于自己的消息,忽略其他与自己方向相反的消息。
“选择性扭曲”,在生活中很普遍。仅以恋爱结婚为例,恋爱中的人很容易表现得“先入为主”,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就是典型的“选择性扭曲”。而等到结婚之后,人们又会倾向于将对方的某一缺点放大,之前的优点却又不见了,问题便产生了。
“屁股决定脑袋”(文雅点的说法,不妨叫做“立场决定观点”)也是“选择性扭曲”的一种。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因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和经历的不同,导致其价值观和方法论迥异。屁股坐在哪里,便决定了脑袋在思考什么。
在商业活动中,“屁股决定脑袋”有保护既得利益之嫌,有其合理之处;但在投资中,“屁股决定脑袋”却属大忌。在投资心理学中,有所谓的“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相对于获得,人们非常不乐意放弃已经属于他们的东西。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第一组:老师准备了几十个印有校名和校徽的马克杯,这种马克杯在学校超市的零售价是5元,在拿到教室之前,价格标签已经撕掉。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个杯子,并给出了0.5元到9.5元之间的选项。
第二组:老师送给每个同学一个杯子,但过了一会儿,老师表示,因为杯子不够,需收回一些。老师让大家都写出自己愿意以什么价格卖出这个杯子,也给出了0.5元到9.5元之间的选项。
实验结果显示,在第一组中,学生平均愿意用3元的价格去买一个带校徽的杯子;而到了第二组,当需要学生将已经拥有的杯子出售时,出价陡然增加到平均7元。
这种现象正和成语“敝帚自珍”相吻合,自家的破扫帚总比别人家的新扫帚更有价值,自己持有的股票也比别人的强。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应用“禀赋效应”的例子。例如,一些商家会提供产品的“免费试用期”,顾客可以先免费试用该产品15天,试用期满后如果顾客愿意,可以选择退回该产品。然而,到那时该产品已经成为顾客家中财产的一部分了,“禀赋效应”使得人们不愿意归还而更愿意购买该产品。
所以,当你看到某种“不满意七天可以退货”的商品,就要提醒自己,或许真的可以退货,但当你把一件商品带回家试用时,“禀赋效应”就已经开始在你身上起作用了。
投资中,也有所谓“选择性扭曲”,就是当投资者有了特定想法之后,遇到“英雄所见略同”的资讯时,就会倾向将之放大;遇到与他们的看法相反的资讯时,则会倾向忽视。这种选择性地接收信息的倾向,会导致投资者很难用理智来分析投资的成败。
不要因为你已经买入了一只股票,就只看它的优点,只寻找它会涨的理由,而要看市场的实际走势反映。在多数情况下,市场先生是对的,如果一只股票买入后不断下跌,说明你对个股趋势和基本面的判断很可能有误!
以秦先生为例,其在买入股票之初,很喜欢隔一段时间便用百度、谷歌搜索自己持有的股票。对于看好股价的新闻或股评,他会仔细看,将之放大,深以为然;而对于那些利空的消息,他则倾向于选择忽视。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看到所有的东西,而只是选择一些我们要看的东西,对其他东西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当股市上涨、泡沫来临时,个人感情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此时投资者常会犯以下的错误:
1. 对投资存有偏见,因而扭曲一些中肯的资讯,借此支持自己心目中的投资选择。
2. 不理性地与投资项目“谈恋爱”,投资分析脱离现实,盲目地长期持有。
3. 只记住过去成功的投资例子,忘记了失败的教训。
前几年,国内流行一首网络改编歌——《死了都不卖》:
把股票当成是投资才买来,一涨一跌都不会害怕掉下来,不理会大盘是看好或看坏,只要你翻倍我才卖;我不听别人安排,凭感觉就买入赚钱就会很愉快,享受现在别一套牢就怕受失败,许多奇迹中国股市永远存在。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投资中国心永在,就算深套也不卖,不等到暴涨不痛快,你会明白卖会责怪,心态会变坏,到顶部都不卖,做股民就要不摇摆,不怕套牢或摘牌,股票终究有未来。
其实,长期投资并不代表着“死了都不卖”,投资者应根据基本面、技术面检视股价的走势,而不应保持所谓“维持现状的偏见”。“死了都不卖”,恰恰是“选择性扭曲”的反映。
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也很容易犯“熟悉度偏误”的错误。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喜欢熟悉的事物,对新鲜或模糊的事物则有所保留,这可导致投资组合过度集中,风险增加。
以秦先生为例,他是汇丰控股的拥趸,通过长期投资,汇丰控股为秦先生带来了不少利润。但在世界金融危机初时,汇丰控股已发出赢利警告,宣布旗下金融机构Household的坏账情况恶化,但秦先生仍然选择按兵不动。到2007年10月次贷危机已演变为金融危机,尽管愈来愈多的信息显示汇丰控股已过了赢利增长期,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汇丰控股在海啸中未能独善其身,但秦先生还是宁愿选择维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