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卡耐基的成功之道
8182300000010

第10章 把握每次机会

在现今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由此社会交往关系变的程序化,个体几乎都被组织到不一样的单位如:政府工厂、机关、学校、商店、研究院、公司等之中。要承认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通向机会的广阔道路,但是毕竟不同岗位、职业间机会发生率的差异仍然存在。在一些职业的出国机遇多,有的岗位晋升快,有些职业致富门路宽,可有的职业、岗位则缺少上述的机会。正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岗位的机会发生率不同,所以人们十分重视对职业的选择。

近年来自谋职业与“跳槽”成风,显然地反映出人们对种种机会执著追求的心态。选择机会较多的职业,已成为人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与此相同,接近能赐予机会的人和机构,也常常成为人们考虑的一个关键方面,因为有很多机遇的发生是属于赐予型的,接近那些能给予自己机会的人与机构,有时也会成为人们取得机会,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给人们带来了观念的转变,人们有了在合法的前提下充分取得利益的权利,这的确向习惯于传统生活的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很多人“下海”经商、炒股、做房地产交易等等。的确,人各有志,有些至今仍然克尽职守于看似平淡的工作职位,有些则还是专注于学术研究,从中体会清苦但宁静的精神幸福。因为机会并不是平均分配在各地各行各业中的,所以面对挑战,要是人们接受有较多机会的职业,接近能提供机会的人和环境,会更有组于谋求与捕捉机会。总而言之,人们需求选择“向阳”和“近水”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因为它能让花木获到充裕的阳光沐浴与雨露滋润,从而拥有蓬勃向上的发展良机。

人生就如草木之生长,其成功、成长与幸福的取得,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机会与幸福,更需要接近那些能带来更多机会的职业岗位和人事环境。只要环境条件好,机会发生率高,人们才会获得更好的成功,才更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快乐。例如,一般而言,新的开发区与新的单位由于人员相对缺少,发展速度很快,受旧关系网络的束缚很小,各种岗位的缺额也多,所以,在这里人们发挥才能的机遇、表现才干和创造性的机会更多,人们获得重用、升迁、晋级的机会相对来说也更多。然而,由于很多工作必定从零开始,需要新的观念与知识,所以人们受到的困难也多,遇到的挑战也大。能够说,在这样的单位中,挑战和机会并存,只能勇敢地迎接挑战,捕捉住机会,才可以大显身手,取得幸福。

摆正挑战和机会的关系,需要考虑到性格、气质和兴趣,只有依据每个特有的性格去设计人生,才会叩开机会之门,踏入幸福之地。

性格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称,就广义讲,性格包括个人倾向、个性、智能、自我协调性等方面的内容。性格心理特点包括人们处理多种事情的能力、热情或个性等。性格直接影响着人们捕捉机会、创造机遇的能力。性格因素的差异和性格与特定环境的协调状况是形成事业成败、命运好不好的一个关键因素。

性格倾向直接影响人们的注意力。“入迷”是一种特别的注意现象,它是获得科学成就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浦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机会的捕捉和特殊注意力是分不开的,这在科学活动中表示得最为突出。琴纳创立了“免疫学”,是由于他注意到挤牛奶的妇女不得天花这一现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于他留意到了苹果落地的是因为受到了某种力的驱使。贝弗里奇曾说,科学家的好奇心常常表现为探索对他所关注到的,可是尚无让人满意解释的事物或就互相关系的认识。科学家常常具有一种希望,要去寻找其间并无明确联系的大量资料背后的那些原因。这种强烈可被看做成人型的或升华了的好奇心。热情于研究工作的学生常常拥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

好奇常常是科学课题提出的媒介,是科学发觉的动力之一与捕捉机遇的关键途径。一般而言,好奇心,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满足现状,要敢于从对现状的不满中提出问题,要善于张开思考的翅膀,在未知的天空里飞翔。

气质在捕捉机会的过程中拥有不可忽视的效果。气质是人们典型而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主要表示为一个人情感体验中的强度、速度,与动作反应的快慢性等。性情与脾气是气质的集中表现。

人的气质拥有较大的差异性,可气质的差异又决定着人们在日常行动中所表式出来的性情与灵敏度等方面势必存在必然的差异,影响着个人所宜于捕捉机会的类型。气质在人们的行业和职业选择、机会的捕捉等都有重要效果。人们要依据各自的气质正确地面对挑战,谋求适宜的职业和人生环境,以从中取得多种最能发挥个人气质特征的机遇,实现幸福。

一般来说,胆汁质型的人直率、热忱,个性外向且精力充沛,合适于从事教育、社交等工作,比较轻松在推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工作中得到机会,获取成功。同时,因为胆汁质型的人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很强,思维机敏灵活,动作反应快速,这类人在侦察、侦探和自然科学领域也较轻松捕捉良好的机会,取得成功。在气质上明显属于胆汁质型的人,总的不宜于做微循环、外科手术、精密仪器等方面的事情,因为这种气质对这类职业觉得难以适从,而捕捉不到成功的机会。

多血质型的人活泼好动,敏感而反应快速,情感外向。这类人多喜欢和人交往,好结交,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较快,有“四海为家”的生活习性。这类人因为成为企业家、自然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适合于搞自动化操作,打字与商品推销等事情。

粘液质型的人心境十分安静、稳定,坚持心和耐力好,适合于选择那些需要耐心和情绪稳定的职业和环境,就像科学研究、外科手术、微电子技术、仪器检修等。

抑郁质型的人乐于洞察秋毫,情绪体验深刻,做事仔细、谨慎,可多愁善感,遇事优柔寡断,性情孤僻,行动反应较慢。这种人适宜进行诗歌、小说的创作,从事那种需要谨慎、细心的职业。粘液质和抑郁质同属气质内倾型。由于抑郁质型的人态度内向,以自我作为行为的出发点,行为特点表现为静态、主观和理想化,所以在行动上常会产生一点主观随意,固守着一种浪漫主义的行为逻辑。这种人能够成为小说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合适于做一点需要安心、细心与耐心的事情,比如维修、审计、会计、信息处理等。

但是,很多人所拥有的都是一种混合型气质。可各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和各自特点相合适的职业和环境,由此,人们应当依据自己的气质类型选择合适的职业和环境,这样就更可以捕捉到较好的机会,获取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

综上所言,人们为了在挑战面前更好地抓住机会,就应依据个人的气质选择合适的职业和环境,这样才有助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才智与能力,成就辉煌的成功。人们假设硬要选择并从事和自己气质相反的职业与工作,只会体尝到痛苦和煎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去能获得满意的成绩,个人幸福也会遭到影响。由此,在挑战和机遇面前,人们必定三思,必定检测一下自己的气质,以便取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最大幸福。

人类即将跨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21世纪,迎接新世纪的文化、技术、国际市场、区域竞争等一系列挑战和机会。现今世界处于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知识飞速更新。新知识、新科学技术的不停出现向人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是不抓紧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创造性机会就会落入他人手中。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争朝夕,力争上游,才能在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中把握到创造性的成功机遇,从而推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实现社会的整体幸福与个人的自我幸福。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新生产行业的不断出现引起了当代产业结构的不停变换,这也是现今社会向人们提出的一个巨大挑战。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吸收和掌握新技术,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才可以捕捉到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发展个人的才智与创造力,为振兴民族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所有的贡献,在争取社会整体幸福的经历中实现自我的幸福。

1981 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要在伦敦举行的轰动全世界的婚礼,耗资10亿英镑。

消息一但传播,伦敦城内和英国各地许多工商企业都绞尽脑汁想借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有的把糖盒上印上王子与王妃的图案,有的把各种服装染印上王子与王妃结婚时的照片。可是在很多的经营者中,都没胜过一家经营“望远镜”的商号。

这位老板认为,人们更需要的事物就是最赚钱的东西,必须要找出在那一天人们最想要的东西。

盛典当天,要有百万以上的人观看,就会有多半人因为距离远,而不能一睹王妃尊容与典礼盛况。这些人那时最想要的不是购买一枚纪念章、买一盒印有王子与王妃图案的糖,而是一副让他看清人与景物的望远镜。所以他生产了几十万副马粪纸与放大镜片造成的简易望远镜。

那天,就在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距离太远看不清王妃的丽容与典礼盛况,急得抓耳挠腮之时,千百个卖童忽然出现在人群中,高声叫道:“卖望远镜了,只要一英镑!你只要花一英镑就可以看婚礼盛典了!”几十万副望远镜瞬间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位老板一定发了笔大财!

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平等、公正的。看谁最抓得准、用得好。实际上,在这个例子中,众多的英国工商业企业也不是没抓好机会,只是没有生产简易望远镜的那位老板机会抓得准罢了。说到底还是那位老板比他人研究得更细一点,他看准了那一天人们最大的需要,最需求的东西就是望远镜。

所以,卡耐基认为,一个企业家重要时刻一定要抓住机会,更深一层的研究、利用机会。同一机会,谁都可以运用。

可是运用得最好的,毕竟不多。想胜人一筹,就要在认识分析上高人一筹。事实上,不过是对公众需求与心理分析研究得更细一层,更深入一层,把握得更准一层,而且常需要对特定情境周围的分析研究进行联系。

人的行动选择取向是否正确,重要是人生价值目的的选择。在价值目的确定的条件下,进一步的问题就是阶段目的、事业目的和多种行为目的的选择。在选取价值目的的过程中,强调根本的关键性,并非轻视阶段目的与具体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阶段目的与具体目的。同样,在设计阶段目的与具体目标的,要最先注意确定根本价值目的,让阶段目的和具体目的不违背根本价值目的。如果某个阶段目的与具体目的在局部与一时看来是可取的,而在全局与长远看来不可取,那就要以局部与一时目的服从全局与长远目的。一般而言,假设阶段目的、具体目的和根本目的发生冲突,就要调整阶段目的与具体目的,不然就会损害根本目的,导致发生方向失误,贻误终生。

价值取向是不是正确,在事实的人生道路上,还决定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联系。这是人生道路上常常碰到的十字路口。在这里,正确的态度与选择,就要把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联系起来,遵守社会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与个人关系的利益法则。在正确对待社会利益与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坚守个人原则。最先价值选择,就是按照社会价值目的,正确处理自己对社会与他人的联系。在我国,最基本的就是个人对国家与集体的联系。正确对待与处理这些联系,是个人作出人生正确选择的基本要素。

一个人要作好正确的人生选择,要取决于许多主客观条件与原因,可是个人对待社会和他人、国家和集体的关系的眼光汉语觉悟,则是最关键的条件。人生能不能成功地实现理想,就取决个人的眼光与觉悟。当然也要有适当的社会准则,然而准则也在于人的洞察力与运用。

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的人都要有。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是对社会对自己有好处,就是可考虑的。在社会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有的工作那怕对个人没有多大益处,也是要选择的。在社会、国家、集体需求的情况下,不要过度迁就个人兴趣。个人兴趣在个人自身利益方面会有正当原因,可是和社会需求比较起来,毕竟是个人的事情。何况,兴趣、爱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培养获得的,由此也都是可以改变的。实际上,一个人在一生中总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多次兴趣。所有人都会有变化兴趣的时候,终生不变化自己兴趣的人是不多的。认真而言,固执于自己的兴趣而不会随机应变,常常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封闭竞争获胜的道路。常言说:“‘推推不成,拉拉看’,‘行人身后,别有洞天’。”当你用原有的兴趣做下去,已不能获得成就,以至于举步艰难时,就要跳出困扰,置身之外,运用有利的条件,培养与发展新的兴趣,这么,就能够“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选择是源自兴趣或是出于责任?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要是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两者是有矛盾的,并且在事实选择中常常会有冲突。例如,责任性强的工作往往没兴趣,而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又感到社会价值太低。要处理好二者的联系,最先要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对社会、对朋友、对家庭、对个人的责任,让个人兴趣力求适应自己与社会责任。像是有矛盾与冲突,以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为标准,调整个人兴趣。这就是说,需要按照“应当如何”的需求,作出个人的人生抉择。

强调按照社会要求作出人生决择,这是就一般需要而言。

因为人生选择不能脱离时代与社会条件,但是,具体的人生选择就是千变万化、极其灵活的,决不是一个“应当”所能表示的。就个人兴趣而言,兴趣常常体现着一个人的重大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显然也是抉择时“应该如何”的根据。假设不依据个人的潜在能力而只凭社会一般要求,兴驻不助于个人发展,而且也不助于社会的发展。一个人要是选择的道路是自己不愿走的、也没有能力获得成就的,就不会作出很好的成就。要是他对此无自我意识,也不知道主动地改变状态,畏惧作出新的人生抉择,他就会造成自己与家庭生活的不幸。当生活与事业遭到困境时,当面对一种更有发展前途也更有助于社会的抉择时,个人要有弃旧图新的勇气与毅力,作出新的人生决择。

价值取向的“应当”,对社会而言,就是社会发展提出的需要,人群利益关系提出的需要,对个人而言,就是自觉实现这种需要的责任与个人的能力、兴趣。在此,“应当”就表现着道德的义务、良心与责任。个人有选择人生目的与道路的自由,同时也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承担义务。也就是讲,人对自己的人生决择,要考虑社会的责任。具体而言,就是应该对社会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和对自己负责。因此,自由选择履行责任是同样的,没有责任能力是庸人的表示。

人生价值目的与各种具体目的的实现,要通过实践。社会实践是由理想目的转化成现实成就的过程。也就是具体的职业劳动,包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以劳动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不仅在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效果,并且在个人的人生旅程中,也起着决定的效果。劳动就是改造世界与人生自我实现的基本方法。

人生理想的实施,是在社会所提供的条件根本上,让自己内在的知识与能力外做为社会贡献的途径。在一定的条件下,个人运用职业劳动,将内在潜能发展出来,尽自己的责任,作到贡献,也是自我的实现。可是,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并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僵死外壳与不变原因,而是要根据个人的发现、利用与创造的。人是劳动、创造的主体,在同样的或大体同样的社会条件下,由于个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产物。无个人主体性的积极发展,再优越的社会条件也是平庸混世,一无是处。条件是社会提供的,可条件的利用与创造,都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实现理想目的中的困难、险境、逆境,要根据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斗志与明智的策略去战胜。理想、目的、目标,不是靠运气实施的,而是要靠劳动、努力去争取。事业中包含着要去战胜的险恶,只有根据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或得实现理想目的的胜利。

自我实现是种从现实到理想、变理想为现实的进步与超越。这中间有一个关键桥梁,就是对可行性的判别。这里有两种可行性的判别:一种是把可行的条件与能量,看作静物的、不变的要素,运用机械统计学的方式,作出判别。对人的选择能力与价值取向,也单单是以实存状态为依据,作出可行或不可行的判别。如以为现实存在的人的觉悟水平不高,通常存在自私心理与品性,由此就认为要求克服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就不可行。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对待可行性的态度与方法。还有一种判别可行性的根据,就是如实地承认实存的人性状况,而不脱离实际的梦想,也要从发展的需要与人的发挥内在潜力的积极性,来判别可行性。这就是我们过去所常常说的“不要低估群众的积极性”,问题是是否把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与潜力调动起来。

一个人在人生选择上可以如何,除了客观条件以外,是因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不一样的。“应当”价值目的是社会的普遍需要,它必定与个人的特殊情况相结合,才可以在个人实践中,运用具体的职业和事业活动得到证实。个人要善于依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选择恰当的途径与手段,量力而行。在这,要有自知之明,要依据自己的特征、专长,扬长避短,走自己的路。从这个价值上说,在正确价值目的指导下,在尊重客观条件的根本上,自我设计不仅是可以的,并且是应该的。要不自我实现就是一句空话。可是,离开正确的价值目的与客观条件,主观的、自以为是的设计,常常会被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所左右,不可以实现人生理想,以至于会给社会与自己造成危害。

人生的选择与责任,不是需要个人的任性与自负,而是需要个人要有对社会与个人一生负责的生存危机感。有人指出,当今中国人到底缺少点什么?有人回答说:缺少的是生存的危机感。这个回答得十分好。要生存就要努力,要努力就要辛勤劳动、创造,而且争得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让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尽快顺利进步。同时也让自己拥有现代人的责任意识与奋斗精神。

在成长之路上,当理想难以实现,勤奋、毅力与多种方法都无济于事的时候,忽然,一个机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解除困境,让你在事业上有了进境,甚至取得了成功,这种事情在生活中是常常出现的。

机会的力量是很神奇的,我们都希望在自己人生短暂的路途中多多得到它的惠顾,尤其是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可是,真正能够抓住机会的人却很少,由于机会好比商品的价格,稍一耽搁,就会改变;它又像市场上的某些紧俏商品,要是能买时不及时买,当你发觉了它的价值而再想买时,却再也找不到了。古谚语说得好,机遇老人会先给你一个能够抓的瓶颈,你没有及时抓好,再次摸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圆瓶肚了。

要想抓住机遇,必定有一种特殊的智慧与能力。古人云,机遇只垂青于那些早有准备的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与化学家之一。他是贫寒出身,12岁上街卖报,13岁起在钉书店当8年学徒。就算他酷爱读书,认真钻研了有关电学的学术,还尽可能运用条件作点小实验,可若不是碰巧英国著名学者戴维到那里做学术讲演,要是不是法拉第想尽办法弄到二张入场卷,或许他俩就不会认识,他就更不会得到戴维的赏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机会,在戴维的引荐下,法拉第才能在皇家学会实验室当上了助手,走上了新的学习与研究的之路。

英国进化论的奠基者达尔文也是善于运用机会的人。

1831 年,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要作环球旅行,想要一位自然科学家。达尔文看出这是进行生物考察的大好机遇,立刻表示愿去,可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最后他经过很大的努力,取得到舅父的赞助,才达到目标。很难想象,要是失去这次机遇,《物种起源》这部巨著可能永远不会问世。

王晶是内蒙古一个农民的女儿,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就在市内一位干部家里当了保姆。一般状况下,保姆只有整天拖地做饭,洗衣,干家务。可是这位干部十分喜欢爱学习的孩子,他看王晶愿意学,就给她提供许多日语课本,留出时间来给她学习,还怕小女孩早晨醒不来而误了听广播,老两口每天喊她。不久,王晶终于能流利地说一口日语,让日本北海道的“农友会”邀请到日本正式学习去了。假设不是这位百里挑一的好干部,农村的王晶或许不会成为这方面的人才了。然而,假设没有王晶的刻苦好学,纵使遇到这样的好干部,又能怎样?

机遇到处都有,就看你是不是抓得住。

许多人抱怨没有机遇,他们说: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像他人那样的机遇。一切好的机遇都已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我们只好坐吃山空了。

“没有机遇”,这是失败者推托辞,有志气的人是不会这么怨天尤人的。他们在做事前密切观察留意机遇,在工作过程中就尽可能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机,他们不等待机遇,他们只会创造机遇。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打了一次胜仗,这时有人去问他,要是有机会,他是否要把第二个城市攻占。“什么?”他怒吼起来,“机遇!机遇是我自己制造的!”世界上到处真正缺少的,就是那些能够制造机遇的人。

我们有些人老是有点眼高手低,他们希望一个突然的机会把自己从地狱送到天堂,眨眼之间就拥有了值得大肆炫耀的工作,一夜之间就会能一举成名。他们往往为着一心要摘取远处的玫瑰,就将近在脚下的菊花踏坏了,他们不知道大事业要从小处着手。

事实上,会运用机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把机会奉为神明的人,他们从没把期望寄托在机会上,他们明白,大事业要从小处开始的,“天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他们知道,一砖一木垒起来的楼房才有根本,一步一个脚印才会走出一条成形的大道。他们相信,唯有根据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实在,也是最可信的。

事实上,我们常常看到,不论是在职业的选择中,还是在工作与劳动中,许多成功常常属于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他们没有良好的资本,没有捷径可行,也不希求外在机遇的垂青,所以,他们的路走的最实在,他们所得到的机会也就会最多。在职业选择过程,任何人都必定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和顽强地创造自我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