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必读理由”
借鉴历史提高管理水平的最佳读本
中国政治成败得失的高度总结
了解中国的政治文明与智慧的范本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1019年生于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1085年,司马光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80卷、《稽古录》20卷、《本朝百官公卿表》6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等方面都进行过钻研,也留下论述。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内容提要”
本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的浩大工程之一,是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最高成就和总结性作品。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30卷,约300多万字,所记载的历史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计1362年,是我国编年史书中记述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全书以年代为经,国家为纬,依次叙述中国古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运用追叙、插叙等多种笔法,说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交待人物的身世经历。“袭于《春秋》,而慷慨论证长于《春秋》;承于《左传》,而记事言论浑然一体,优于《左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纪传体的长处,使一向遭人冷落的编年体再次焕发青春,光耀史坛,与纪传体并驾齐驱。
《资治通鉴》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旁涉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重点探讨君主与人臣的品德善恶,国家政策和军国大事的得失,总结王朝兴替的原因与教训。仅就其选择、收录我国古代政治史料来看,通过作者的剪裁消化、归纳运用,终成一部完整的政治通史体系,流传至今,对于警戒后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核心理念”
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是总结历朝历代的政治经验,为当政者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在这部书中,寄寓着司马光本人的政治理念。
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主张以儒家仁政和礼法来治理国家,强调社会稳定,反对激进式的社会变革。在他看来,激进变革往往容易使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引起社会激荡。社会改革触及方方面面,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对社会各阶层具有深刻的了解和洞察力,以及以极大的细致和耐力,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才能使改革获得成功。司马光以三家分晋为开篇,明确地传达了这一理念。同时,司马光也通过本书委婉地告诫统治者,统治固然需要“法、势、术”三者并行,但是“术”即权术谋略却是一把危险的双刃剑,用之善则善,用之恶则恶。而好的统治则必须沿循一定的治理之道,以诚信治国教化育民才是正途。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肯定了以礼为纲纪、包括上下尊卑关系的社会组织结构,并向君主提出了治理社会的重要环节及关键所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这一理念涉及若干思想史命题和社会生活诸多重要关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在形式上推广了“史鉴”的方法,虽然在今天看来,其内容上有不少重大的缺陷。书中尤其重视为君之道,用大量篇幅记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贤明政治,详细描述乱国之君丧权辱国、涂炭生灵的经过,其史论也都是在论述“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
从内容上看,司马光等人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就在于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因此该书将重点放在政治史上。作者把历史上的君主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创业之君,有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守成之君,有汉文帝和汉景帝等;中兴之君,有汉宣帝等;“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使“祖考之业”日渐倾颓的陵夷之君,载有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等。司马光等人最为痛恨那些乱亡之君,认为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则,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对于像陈后主、隋炀帝等乱亡之君,《资治通鉴》予以无情地揭露和谴责,作为后世君主的鉴戒。
关于知人善任的问题,作者告诫君主:贤人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躯体的各个部分。只有推荐有贤能的人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那么自己的疆界内的百姓将各得其所,社会也会变得稳定有序。在这里,司马光把用人上升到事关成败的高度,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对今人也不无启迪。
“精彩篇章”
资治通鉴(节选)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延伸阅读”
《资治通鉴》的影响
《资治通鉴》一书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信史”的优良传统。所记内容,比较平实可信。为了考辨史实的真伪,同一历史事件往往引用三四种不同的材料。在总结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时,一般也能尊重历史事实。在思想论点中,有不少值得肯定的思想和主张,如选贤任能、信赏必罚、反对阴阳术数及迷信鬼神等。这部书为我们提供和保存了许多系统、完整的历史资料,对于后人研究历史很有帮助。因此,本书是我国古代优秀历史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
[宋】司马光著
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版
“精彩评价”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宋神宗赵顼
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南宋学者王应麟
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
《资治通鉴》承左氏而作,其中所载兵法甚详,凡一国之臣,盗贼之佐,苟有一策,亦具录之。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顾炎武
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
——《四库全书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