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丰臣秀吉(二)
8172700000018

第18章 为母尽孝(1)

一段时期以来,清洲城冷清了不少。不但居住的人口有所减少,就连大型商铺和府宅的数量也急剧下降。

不过,这一切也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就像生完孩子的母亲一样,当生育任务完成后,她自然而然要走向衰老。信长之所以对清洲城没有过多留恋,不是因为那里越来越清冷,而是为了顺从民意。

另外,还有一位母亲在悄悄老去。那就是藤吉郎的生母。

今年,她已经五十岁了。现在,她已搬到了藤吉郎在清洲侍小路的府宅,在儿媳宁子的侍奉下,安心养老。在两三年前,她还居住在中村。由于终日干农活,她的身体十分结实。她生了藤吉郎等四个孩子,现在牙齿已经快掉光了,不过头发还不是很白。

每当藤吉郎从前线寄信回来,信上一般会写如下内容:

母亲的腰疼怎么样了?有没有坚持针灸?您总是太过节俭,不舍得吃好东西,这样会影响身体健康的。远在前线的儿子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在此,还请宁子多费心,好好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希望您能健康长寿!

我现在的心愿之一就是母亲身体健康。儿子天生愚钝,尚未功马标:日本古代大将立于马旁的标志。

成名就,更未在堂前尽孝。唯愿母亲身体康健,以能让儿子有机会得偿所愿。

所幸儿子在军营中身体很好,官运也不错,这些都有赖于主公的提携。总之,请母亲不要挂念儿子,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勤加保养,每一天都过得开开心心!

自从织田军攻占美浓之后,藤吉郎总共寄出了几十封这样的信,并且他还多次派人回来探望母亲。

每当母亲收到信后,都要对宁子说:“你看,他写的信总是一些孩子话。”同时,宁子也会把丈夫写给自己的信拿给婆婆看。“婆婆,他写给我的信从不会这样嘘寒问暖,只会说一些小心火烛、好好看家、为母亲尽孝等事。”“那孩子考虑事情是非常周全的。他写给你的信多是叮嘱之语,写给我的信多是关切之词,这正是他用心之处。”“哈哈哈!也许是吧!”

其实,宁子心里早将丈夫的母亲当作了自己的母亲。她非常孝顺婆婆,平时生活中婆媳间也是有说有笑,相处得极其融洽。

对藤吉郎的母亲而言,最高兴的就是收到儿子的来信。可是,最近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藤吉郎的来信,家人正在担心之时,今天终于收到了来自洲股的一封信。奇怪的是,这次只有给宁子的信,并没有给母亲的信。

如果按照丈夫的习惯,应该是只有母亲的,没有妻子的,可这封信仅在开头处提到了母亲。

这种事情之前从未发生过。宁子突然想到,是不是丈夫出了什么事,怕母亲担心而不愿让她知道。

于是,宁子悄悄回到自己房间,打开了信。与以往不同,这封信先是写到主公顺利进入美浓,而后又写到自己胜利返回洲股,现在正在处理其他事情。信中还提到:

我本打算将母亲和你接到自己身边共同生活,现在我是一城之主,领年俸五万石,并获赐马标,完全有能力好好供养母亲。

可是,母亲总担心会妨碍我为主公做事,她经常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对现在的生活已经非常满足了。

所以,即便我提出接母亲过来享福,她也会拒绝的。

主公心怀大志,绝不会安于现状。我能追随这样了不起的人物,日后必能功成名就,相信不久我们就能进驻中原。

我会竭尽所能为主公做事,如此一来可能会疏忽母亲和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比我还要孝顺母亲。闲暇之时,我经常想要是能依偎在母亲身旁,吃着你亲手做的晚饭,那该有多好啊!

所以,希望你能将我的想法告诉母亲,并劝她一起搬来洲股居住。

家具、行李等物就不要带了,到时我会派蜂须贺彦右卫门、堀尾茂助等人去接你们,你们只须坐上肩舆过来就行了。

以上就是藤吉郎来信的大致内容,结尾还说会等着宁子的回信。“不知母亲会怎么说呢?”宁子不知道婆婆的想法,但她知道丈夫的决定是不可违背的。“宁子、宁子!你过来一下!”突然,屋后传来婆婆的喊声。“来了!”宁子答应一声,走出廊檐朝屋后走去。只见婆婆正在屋后的菜园里干活,她拿着一把锄头,在给茄子地松土。此时,天气还非常闷热。

菜地里更是暑热难耐,婆婆那双紧握锄头的手早已被汗水浸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哎呀!天气这么热,您还……”宁子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

每当这种时候,婆婆都会说:“老百姓就是喜欢侍弄地,不用为我担心!”由于宁子自幼生长在武士家庭,并不了解普通百姓对土地的感情,因此在她看来婆婆只是在劳动而已。

不过,在与婆婆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她也渐渐明白了婆婆为什么不愿放弃这种普通百姓的生活。

无论得到或吃到什么东西,婆婆总会说:“这是土地的恩惠!”她认为,自己能在那样贫困的环境中养大四个孩子,而且能平安活到这把岁数都是源自土地的恩惠。因此,她每天早晨都会面朝太阳合掌叩拜。这也是她在中村时就养成的习惯。总之,她从未忘记过以前的困苦生活。她认为,如果自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忘记了土地、太阳的恩惠,最后一定会遭受惩罚,也许还会生病。尽管她嘴上不说,却一直在用行动教育儿子和儿媳。对于婆婆的良苦用心,宁子十分了解。“哦,是宁子呀!快看这个!”

一看到儿媳,老妇立刻放下锄头,指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兴奋地说道:“这儿结了好多茄子,你可以先摘下一些腌制起来,这样冬天就有吃的了。快把那个篮子拿来,再摘几个茄子。”

“是的。”宁子答应一声,进屋拿来两个篮子,将其中一个交给了婆婆。然后,她和婆婆一起在地里摘起茄子来。“您每天也不午睡,总是在干活。现在府里的果蔬都是您栽种的,咸菜也是您亲手做的,足够我们吃一阵子了。”“那些经常来咱家的商贩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我听用人说,您把种地当成一种养生的手段,同时还能贴补家用。”“也许那些商贩会觉得我们这户人家太能算计,对他们而言,一切需要的物品都可以用钱买到。”“的确如此。对了,母亲大人,刚才我收到从洲股寄来的一封信。”“哦,是那孩子的来信吧?”“嗯。不过,这封信的收信人处没写您的名字,只写了我的名字。”“写谁都没关系。他一切都顺利吧?这么长时间没来信,是不是因为从美浓撤回洲股了?”“正是如此。现在,他已获封城主,领年俸五万石,而且主公还赏赐了马标。所以,他想把您接到身边生活,还要我劝您一同赶往洲股城。信上大致说的就是这些。”

“真为他高兴呀!真不知道信长大人为何如此器重那孩子,我真是做梦也没想到他能如此平步青云。只希望他不要得意忘形,本分做事才好。”

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即便听到孩子们的好消息,也总是担心会突发意外。

婆媳俩一边聊天,一边摘着茄子,不知不觉间两个篮子都已被这深紫色的果实填满。

“母亲,您的腰没事吗?”“没事。每天干些活儿,身体反而更好呢!”“自从我跟母亲一起干农活,每天早上都能摘到新鲜的瓜果茄子,真是很开心!我们搬到洲股城以后,那里地势广阔,我可以继续帮您种地。”“哈哈哈!”听到儿媳这么说,婆婆用沾满泥土的手捂着嘴笑起来。“你和藤吉郎一样,考虑事情很是周到。看来你已决定去洲股了。”“母亲大人!”宁子伏身跪倒,说道,“儿媳求您,一定要满足丈夫的心愿。”

见此情景,老妇急忙抓起宁子的手,心疼地说道:“我不值得你如此兴师动众啊!”

“不,儿媳本该如此。我很明白母亲您的想法,可是……”“请你不要和我这个上年纪的人生气,我是为了那孩子着想才不愿去洲股的。我想让他专心为主公做事。”

“丈夫也十分了解您的心意。”“那孩子原本是中村的一个穷小子,如今竟有此地位,想必他会受到很多人的嫉妒。如果我这个老太婆搬到城里后还继续干农活,那孩子的手下一定会瞧不起主人,如此一来藤吉郎就很难做人……”

“不会的,母亲大人,是您想得太多了。也许那些很在意别人想什么、说什么的人会如此,我丈夫绝非那种轻易被他人左右的人。所以,丈夫的那些手下一定不会说闲话的。”

“也许吧……不过,当他们看到城主母亲就是一个乡下老太婆,会不会瞧不起那孩子呀?”

“丈夫的器量不会那么小的。”宁子的口吻非常坚决,老妇不禁瞪大眼睛看着儿媳。过了一会儿,泪水从她眼中流出,那是欢喜欣慰的眼泪。“宁子,我之前真是太固执了,请原谅我吧!”“母亲,太阳要下山了,我们回去把身上的土洗一下吧!”说着,宁子提着两个篮子,先走出了菜地。傍晚时分,宁子和用人一起打扫房屋,她手拿扫帚、头上包着毛巾,亲手把婆婆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转眼到了晚饭时间,屋里亮起了灯火。

每到吃饭时,婆媳两人都会特意为藤吉郎准备一桌饭菜,以祈求他一切顺利、平安。

“我帮您揉揉腰吧!”母亲有神经痛的老毛病,每到入秋时节,她的腰就开始隐隐作痛,于是宁子经常帮她按摩。此时,她一边帮婆婆揉着腰,一边看着婆婆入睡。宁子心想:“不知婆婆想通没有。”过了一会儿,宁子刚要起身离去,只听婆婆说道:“儿媳,你一定想到那孩子身边生活吧?我也不再坚持了,明天你就给洲股回信,就说我也非常想去洲股,让他立刻派人来接我们吧!”

此时,远在洲股的藤吉郎一直急盼着妻子的回信。收到信的当天,他就派蜂须贺彦右卫门、堀尾茂助等三十多个手下抬着肩舆、牵着马赶往清洲城接母亲。

“明天,母亲就要进城了。”藤吉郎就像孩子一样欣喜不已,满脑子想的都是母亲的房间还缺什么东西、怎样能让母亲高兴等等。

可是,母亲还没到来,一位不速之客却率先走入了这座打扫一新的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