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能将自己的一副好口才用在谈判、辩论场合上是可以的,但有些事情,完全不用你去辩论,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你只需要靠智慧说几句软话打破僵局,给彼此一个台阶就可以了。
5.弦外有音,问题容易解决
含糊不明了的话语或回答之词,意在让别人去理解其弦外之音,能够达成共识最好,不能共识也不会因彼此意见上的分歧发生矛盾或口角。
西汉成帝专宠赵飞燕时,许皇后和班婕妤逐渐失宠。为了能够做皇后,赵飞燕诬告许皇后、班婕好二人在后宫用巫术诅咒成帝。成帝大怒,很快废除了许皇后,然后审问班婕妤。班婕妤回答说:“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上天还不曾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赐福,一个作恶的人还想企盼上天赐点什么吗?如果鬼神显灵的话,即使我有恶毒的祈祷,相信他们也不会满足我的愿望;如果鬼神不显灵的话,我何必要向其祈祷!”
成帝听了她的话后表示认可,于是赦免了她,并赏赐给她百斤黄金。
使用一些模糊性语言,可能会令许多人费解,但是当事人自然能心领神会,对你的言外之意加以思考。
一次事故中,主管生产的副厂长老马左手指受了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厂长老了来病房看望时,谈到车间小吴和小齐两个年轻人技术水平较强,但组织纪律观念较差,想让他们下岗。老马当时没有表态,只是突然捧着手“哎哟哎哟”大叫。丁厂长忙问:“疼了吧?”
老马说:“可不是,实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锯掉算了。”
老丁一听忙说:“老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伤就想把手给锯掉呢。”
老马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有时候,我们看问题,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老丁,我这手受了伤需要治疗,那小吴和小齐……”
老丁一下子听出老马的“弦外之音”,忙说:“老马,谢谢你开导我,小吴和小齐的事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老马把手有病需要治疗类比人有缺点需要改正,进而巧妙地把用人和治病结合起来,不仅没因直接反对老丁伤了和气,而且维护了团结,成功地解决了问题。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领队带着队伍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事先预定的旅馆。不料,旅馆员工告诉他们说,由于某方面原因,原来订好的套房(有单独浴室)里没有热水。为了解决此事,领队约见了旅馆经理。
领队:“对不起,这么晚还把您从家里请来。天这么热,大家浑身是汗,不洗澡怎么行呢?何况我们预定套房时,说好供应热水。所以,只好请您来解决这个问题。”
经理:“我也没有办法。锅炉工回家去了,没有人放水。我已叫人开放了集体浴室,你们可以去那洗。”
领队:“是的,我们可以到集体浴室去洗澡。不过,话要讲清,套房一人一晚50元,是有单独浴室的。现在到集体浴室洗澡,那就等于降低了服务水平,我们只能按照统铺标准付费,每人少付15元。”
经理:“那不行!”
领队:“不行就得给套房浴室供应热水。”
经理:“我没有办法。”
领队:“您一定有办法!”
经理:“你说有什么办法?”
领队:“您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失职的锅炉工召回来,二是您可以给每个房间拎两桶热水。当然我会配合您的,劝大家耐心等待。”
这次交涉的结果是,旅馆经理派人找回了锅炉工,套房浴室在40分钟后都有了热水。
在社交谈话中有很多诀窍,比如预备几个有趣的题目,侃侃而谈,但言辞须含糊,含糊到只有当事人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样就能够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达到说话的目的。
6.借人之口,传己之事
有些话借助第三者的口来说,往往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某些特殊情况下,一些问题自己不方便开口询问,但又不得不问,这时如果能借别人的口问自己的话就再好不过了。这样不但不会得罪人,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推销过程中,经常要与陌生人打交道,由于不了解客户的脾气禀性,很可能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是很容易促成交易的。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越发复杂起来,在推销产品时许多人利用第三者去消减客户的防范心理。
一位保险推销员带着朋友的介绍信,来到一位作家家里推销保险。相互寒暄一阵后,推销员就展开了进攻,他说:“能够见到您真是荣幸之至,我的上司是您的忠诚读者,非常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务必请您在这本书上签名。”说罢,从公文包里拿出该作家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于是,该作家不由自主地对推销员产生了好感。其实,上司的仰慕和签名不过是推销员找的一个借口,目的是消除该作家的防范心理,拉近彼此距离,是促成交易的一个手段。
一般情况下,人在被恭维、夸奖后,虚荣心便得到了满足,思维一直处在陶醉状态之中。此时,会身不由己地任凭他人摆布,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这种推销手段,确实令人难以招架。
推销要按照一个非常严谨程序运行,只要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破坏一次交易。推销时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况也时有发生。这时,你可以巧借第三者的口,表达自己的目的,这种方法很可能使推销顺利进行下去。
用什么方法借人问话,借什么人问话是借他人之口问己之话的关键所在。具体该怎样让别人帮自己问话呢?不妨参考如下几点:
(1)借亲人之口,传己之事
数学家陈景润与爱人相识时,双方互有好感,都有结为百年好合之意,但出于矜持双方又都不愿将各自的心意说出口。聪明绝顶的陈景润巧借父亲之口,问了自己想问的话。
一天,陈景润与心上人在研究某一问题,这时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信中提到:“我知道你和她恋爱很久了,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呢?”陈景润把信拿给身边的心上人看后,一对有情人终于结成了夫妇。
陈景润巧借父亲的口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这一招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用到。
(2)借上级之口,传己之事
工作中,与一些嚣张的同事共事是在所难免的,那些人在同事面前颐指气使,只有在领导面前才肯收敛锋芒,与这类人打交道时,如果以自己的名义向他提要求,很可能碰一鼻子灰,此时,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借上级的口来问自己想要知道的事。
例如:出于工作需要,你要向李经理了解某个项目的进度,恰巧李经理是一个善摆高姿态的人,在同事面前喜欢摆谱,在领导面前却非常谦逊。与这样的人共事时,你不妨这样说:“李经理,总经理让我问你某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了?”这样一来,他不得不耐心回答你的问题了,你也不至于因他那傲慢的模样而生气了,因为你是以总经理传话者的身份与他交谈的,即使他再不愿意与你交谈,迫于领导的压力,也不敢怎样了。
虽然借上级的口问自己想问的话,如:“组织对这一问题很重视”“某领导认为这一问题非常值得研究”等,听上去有些打官腔的味道,但却是惩治傲慢同事的杀手锏。
(3)借陌生人之口,传己之事
秘书小杨随总经理外出谈判,司谈判持续了一个星期仍然没有结果。小杨想知道谈判究竟进行到何种程度才能返回,可她又不好意思开口问。于是,她灵机一动对总经理说:“王总,刚刚服务台小姐打来电话,说她们新添了预订机票的服务项目,问我们是否需要。您看我们现在需要回复她们吗?”总经理低头想了一下,回答道:“你问问她们能不能给我们订后天的机票。”这样一来,小杨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做好了返程的准备。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自己不便直截了当地询问,如果不顾一切地将疑问抛出去,很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当遇到某些事自己不方便问,但身边又没有其他人的口可借时,也可以借陌生人的口来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可能遇到一些难为情的事,如,向医生咨询一些令人难以启齿的问题时,可以这样说:“医生,您看我朋友的病可以痊愈吗?”“我同事请我代问一下……”这种问话方式,可以减轻人们的心理压力。
(4)借“大家”之口,传己之事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类人,当某人向他询问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或比较深奥的学术问题时,他总采取避而不答的态度,遇到这样的人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提问方式:“大家都想了解一下……”“您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代表大家向您请教……”
一般人都会认为凡是“大家”提的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在公众面前塑造好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借用“大家”的口发问,往往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细心人不难发现,记者在采访某一公众人物时,比较喜欢借“大家”的口问自己想知道的事。这就给被采访者制造了一个假象:这是大家希望知道的事情,我只是代为传话而已。
借人口中言,传己心腹事是说话的一大技巧,运用得当能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反之,则可能得罪人。
7.含糊其辞,摆脱窘境
自古有云:“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这句话应用到现代社会的经商、谈判中实在妙不可言。原本胆大如牛,却表现得胆小如鼠;原本足智多谋,却表现得寡言讷语。目的只是为了借助糊涂的语言和行为摆脱窘境,获取平安。
刘备在许都时,汉献帝按照曹操的要求封他为左将军。当时,车骑将军董承受女婿汉献帝之托,携衣带诏与刘备密谋。曹操为人狡猾奸诈,刘备处处显得谨慎,不敢有丝毫放纵之处。
一次,曹操与刘备在喝酒的时候谈起了天下英雄。曹操问刘备谁可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小心应答。
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多粮丰,可以称得上英雄吗?”
曹操笑着说:“我视他如冢中枯骨,早晚一定将他擒住!”
刘备又回道:“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如今他虎踞冀州,而且部下有很多能人,能称得上英雄吗?”
曹操依然笑着说:“袁绍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不是英雄。”
刘备见曹操否认了袁术和袁绍,又提到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岛的刘表,曹操说他有名无实,也不是英雄。刘备无法,只得继续将当时稍有名气的人一一列举。他提到血气方刚、可称为江东领袖的孙策,曹操说他凭借其父之名;提到益州的刘璋时,曹操说他虽是宗室,但不过是一只看家狗而已。
曹操不再为难他,开口说道:“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人,胸中必有大志,腹中必有良谋;既有包藏宇宙的心机,又有吞吐天地的志向。”
刘备故作不知地问曹操谁是当世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指他,然后指着自己说道:“如今,唯有你和我可以称得上天下英雄!”
刘备听后,大吃一惊,手中握着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当时大雨刚到,雷声大作,刘备边拾筷子边找借口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害怕打雷吗?”
刘备答道:“圣人遇到迅雷烈风也会失色,我怎么可能不害怕呢?”刘备的这一句话巧妙将自己丢筷子的缘故掩饰过去了。
原本明白装糊涂可以摆脱窘境,但是原本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只会把自己投进尴尬的境地,或更危险的境地。
一次,浙江总督胡宗宪之子路过海瑞任职的淳安,由于没捞到油水,此人故意找茬。住进驿站后,他以侍候不周为由,将驿站官吏倒挂在树上毒打。当时,围观的人虽然很多,但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人想到了海瑞,于是立即赶去官衙报告。海瑞闻讯赶来,见此情景后怒火中烧。他本想马上发作,但又觉得不妥,因为他知道胡宗宪是当朝权相严嵩的党羽,一旦得罪胡宗宪,自己丢官事小,牵连他人事大。于是,他想了一个既能惩治这位恶少,又能使胡宗宪有苦说不出的办法。
海瑞穿过人群走到大树跟前,还没等这个恶少开口,便厉声喝道:“哪里来的狂顽,胆敢如此撒野?”
站在他附近的人连忙小声提醒他说:“这是总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胡说!这怎么可能呢?胡大人一向勤政爱民,教子有方,怎会有这种狂妄之子呢?这个刁徒分明是泼皮无赖,假冒胡公子之名,来此行凶讹诈,还不将其拿下!”
捉拿了这位恶少后,海瑞令人把驿站官吏放下,然后指着恶少携带的几十个箱子当众说道:“胡总督清正廉洁。外出巡察之前,他明令地方官员不要铺张接待,更不许行贿受贿。这个狂妄之徒带了这么多行囊,肯定是不义之财,还打着胡公子的旗号招摇撞骗,打开箱子查验便知真假。”
箱子被当众打开,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两。海瑞大怒道:“你这恶徒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冒充总督之子行骗勒索,败坏总督大人的清名。对这等狂徒,一定要严加惩办!”说完,海瑞不等恶少分辩就下令将其痛打一顿,并把他敲诈来的银两一律没收充公。
事后,海瑞不敢怠慢,马上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说他查扣了一名冒充胡公子的狂徒,并且获取大量赃物证据,为正总督大人清名,已经当众将其治办,并请总督大人示下。胡宗宪接到信后,有苦难言,只能暗自憋气。他一面嘉许海瑞奉公执法,一面要求将“假冒”之人押解到总督府,由自己亲自处理。海瑞正扣算脱身,于是派人将这位纨绔公子送还。
海瑞适时装糊涂,不仅公正办理了案子,维护了自己的清廉形象,而且摆脱了与胡宗宪公然作对的嫌疑,可谓一箭双雕。
做人应该“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而示有为”。在说话时也同样要这样,原本机制能言,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还要采用糊涂的言语,这样才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8.好话好对,恶语绝不嘴软
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令自己处于尴尬境地的时候。这时运用幽默的语言,把自己思维的潜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冷静、乐观、豁达,使自己的精神处于一种自由、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说出机智而又幽默的语言,摆脱尴尬的境地,并把事情处理好。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同周总理谈话时,看到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带着几分讥讽的口气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呢?”
这话里有话,周总理自然明白,但他仍不失风度而又风趣地说:“提起这支钢笔,颇有来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嘛,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这支贵国的笔。”
挑衅的记者无话可说。周总理针对美国记者企图讥讽、讥笑中国贫穷落后的意图,巧借话题,说了这番风趣幽默而又有分量的话语。周总理用“战利品”“做个纪念”等词语暗示了中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