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选项创业致富实战宝典
8165300000026

第26章 影响店铺业绩之店铺商品陈列

“创富格言”顾客消费源自他的视觉感受

众所周知,店铺的商品陈列直接影响到店铺和品牌形象以及店铺的销售业绩。陈列人员要想提升自己的陈列水平,除了要多动手以外,首先需要了解陈列的基本理念和目的。

1.店铺陈列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商品陈列

所谓商品陈列,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把商品展现出来,从而达到吸引顾客进店和激发购买欲望的一项工作。由此可见,顾客的购买动机、购买目的等是随着商品陈列而影响的。所以,不同的陈列手法、不同的陈列侧重点,对商品的整体销售以及不同产品销售的主次等都会有着较大的影响。

(2)美感陈列与行销陈列

很多陈列人员发现自己的陈列非常漂亮,而且也得到店铺工作人员和顾客的认可和赞许,然而店铺业绩却没有提升,这是为什么呢?在陈列技术中,仅仅通过商品色彩和款式的搭配,从而体现出整体店铺的美观,我们称之为美感陈列;

通过对店铺的库存结构、主推款、销售天气、当地实际情况等特点,从而把商品展示的主次明显的展示出来,我们称之为行销陈列。行销陈列并不是否定陈列的美观度,而是首先考虑商品的库存结构、天气等因素,通过陈列来影响顾客在店铺内行走、挑选以及购买的心理,再把店铺整体的美观度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店铺陈列的美观度能有效吸引顾客进店率和顾客在店铺内的停留时间,能加深顾客对品牌和店铺的印象和好感;而研究顾客购买心理和店铺库存结构等实际情况的陈列,则能有效提升销售业绩。美感陈列是陈列技术的基础,缺乏美观度的陈列肯定不是成功的陈列;行销陈列是陈列技术的致高点,是能够真正起到陈列所预期作用的技术。所以,如果陈列人员在缺乏对店铺和当地消费者等因素的了解之前,就动手调整卖场陈列,那就不一定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了。

(3)商品陈列的目的

店铺管理的任何一项工作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店铺的营业额,陈列也不例外。但是陈列并不是直接就能提升店铺营业额的,而是通过陈列提升进店率、提升顾客在店铺的停留时间、提升品牌和店铺在顾客心目中的印象、提升客单价、滞消款销售能力、订货量大的款式的销售能力等六个方面,从而最终提升营业额。所以,在店铺的商品陈列工作中,我们应该围绕着这六个方面去进行,如果把这些都做到了,就一定是成功的陈列,其效果也会较为突出。

2.连锁专卖店商品陈列技巧

专卖商品的成功在于特色,所谓的特色不仅在于所经营的商品独特,而且还在于商品陈列的与众不同。专卖商店的商品陈列有一些共同性的要求,例如特色突出、色彩协调、材料选择适当等。但是,由于专卖商店种类不同,它们对商品陈列的要求也与众不同,即使是同一类专卖商店也有必要寻求自己的特色。

(1)依商品进行陈列的法则

专卖商店的商品陈列常常依商品分类情况而定。在一般情况下,商品应放在柜台外展出以便顾客选购,但对于一些贵重的小型商品,如珠宝、首饰等,不应采取开架陈列方式。

①随意性购买品。随意性购买品是指顾客无需事先计划而随意地进行购买的商品,大多是常用的小商品,价格不高。顾客购买的动机常是由于看到了吸引人的展示品。对于这些商品,小型专卖店应放在入口处,大型专卖商店应陈列在主要通道。

②便利品。便利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无需严格挑选的商品。顾客的购买特征是经常性购买,但一次购买量不大。便利品应放在主要通道两侧明显的位置。

③选购品。选购品是指对顾客来说并非经常购买的商品,其购买特征是反复比较和挑选。对于这类商品,仅有一层楼的商店应放在后半部,几层楼的应放置于最顶楼。

④器具。器具是指家庭需要的日用品,人们购买的动机是实际需要,一般陈列于入口处和主通道。

⑤奢侈品。奢侈品又称贵重品,顾客一般会经过认真计划和进行品质、价格比较后才购买,因此最好陈列在距入口处较远的地方。

(2)依方便顾客进行陈列的法则

专卖商店的陈列除了要考虑商品因素外,还应注意顾客购买是否便利。

①一次购齐。为了购买方便,应将相互关联的商品靠近陈列。例如,衬衫、西裤、领带、皮鞋和皮带应放在相邻的地方,使顾客能在最小的空间内买足他所需的商品。

②最快购物。为了使顾客花较少的时间完成购买,商品陈列应配合购买效率。靠近销售区设立一个收银机,可节省顾客来回走动的时间;设流动性展览柜可以接待更多的顾客;使用多层专柜,可以利用上下空间,陈列更多的商品,减少店员去仓库取货的时间。

(3)依主题进行陈列的法则

专卖店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人们想像的空间,因此依主题进行商品陈列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所谓主要陈列,即是在商店内创造出一个生活场景,使顾客产生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或欣赏。

①主题的确定。在确定主题时,应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思考,一方面要反映专卖店的宗旨和特征,另一方面要迎合时代潮流。例如有一家时间店选择了休闲主题,那么商品选择就应追求自然、轻松和悠闲,店面展示突出休闲及运动性服装。

②主题的发掘。专卖店的主题陈列是需要发掘的,与众不同才会在竞争中略胜一筹。日本有一家普通的花店,出售各种鲜花,店面陈设与别的花店没什么两样,经营状况平平。这家店主非常喜欢蔷薇花,就将花店改为专卖蔷薇花的店铺,与其他花店形成了区别。店里有10至20种名为“蓝色之梦”的罕见蔷薇花。花店的特色吸引了不少顾客,但商圈内需要有蔷薇花的毕竟有限,店主于是根据主题,收集了各种印有蔷薇花图案的商品,如桌布、椅垫、餐盘,以及小装饰品等,统统陈列于店面内销售,结果生意很好。这种方法不仅吸引了对蔷薇花有兴趣的顾客,也使对蔷薇花不了解的顾客发现了此花魅力。

③主题的表现。专卖店的主题表现除了货架、模特儿、样品、空间等硬件设施外,还应注意所呈现的气氛和格调。例如服装店应突出潇洒、漂亮;食品店应注意整洁、卫生;电器店应显示出高雅、华丽;钟表店应呈现生命和时间的关联。即使同为服装店,因等级不同,商品陈列也应有所差别。经营大众化服装,就应避免富贵、豪华的展示;而经营豪华型服装,切忌选用普通职业模特儿。总之,表现形式应与主题一致,这样才会形成特色,受到顾客们的喜爱。

商品陈列的注意事项

好的陈列和差的陈列对销售额的影响至少在100%以上,这也是各连锁店极度重视商品陈列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使商品陈列吸引顾客呢?

如何在卖场的有限空间里让你的商品活起来呢?如何让陈列做得更合理、更科学,增大销售机会呢?除了前面说到的一些陈列技巧外,还要注意以下的二十点:

(1)在商店的入口处,应有一些具体的信息(如文字信息或制作简易的平面图),以便顾客对店内商品品种、质量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在最靠近入口处所配置陈列的,必须是周转率极高的商品,对顾客来说,能尽快购买到商品是很重要的。

(3)在距离入口处次远的地方所配置陈列的,应该是能够吸引顾客视线的商品。

(4)高档商品与低档商品不要放置在一起,有时虽然摆设形式很好,但是由于价格的原因,会使人感到很别扭,无形中顾客会去比价格,导致交易失败。

(5)日常性商品必须陈列在邻近的区域,相关商品也必须陈列在邻近的区域,这样有利于顾客寻找这些商品。

(6)属冲动性购买的商品,必须配置在主要走道上,或是靠近主要走道的地方,可以让顾客注意到并能不经意拿走。

(7)陈列也必须注意顾客的层次需要。不同层次有不同的需要。陈列要尽可能地有利于主体顾客的欣赏、选择。

(8)陈列要有确定的主题,以制造一种销售气氛,让摆设的商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9)吸引顾客的并非是大量的商品陈列,不要贪图种类与数目,否则会使人产生混乱的感觉,认为这与仓库没什么两样。

(10)设计商店行走线路时必须使每一个走道都能有一些吸引顾客的商品。

(11)一个月改变两至三次陈列,更重要的是要保持橱窗和货架的新鲜感。

(12)在陈列的橱窗内,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否则会降低整体的美感,其至让人产生杂乱、脏旧的感觉。

(13)把焦点集中在顾客目光所及处,不要有让他们伸长脖子观看商品的现象,最好是让他们很轻松地边走边有东西看,很自然地引入你预先希望他们到达的位置。

(14)商品毕竟是商品,不能把它当作艺术品,宣传陈列要讲究实在,杜绝浮夸等不切实际的做法。

(15)橱窗里设置灯光非常必要,不要让商品处处都是阴影。

(16)陈列橱窗要经常清扫,要能给人清洁感。

(17)在配色方面,要充分发挥美感,陈列柜越大越需要专门人员来为其配色。

(18)吸引顾客产生兴趣的中心点,不能追求太多,有一到两个点就够了。

(19)不要认为通过所谓的专家权威之类的手摆设过的商品就不可更改了,商品的摆设不能定形式化的道路,只要使顾客易看、易选、易买,能够满足其自由活动,让顾客满意就是标准。

(20)在橱窗内,要在视线所及的地方挂出有关商品的牌子,这样能吸引顾客,增加他们对商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