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患者常常问我们:“为什么别人的牙齿一次就补好了,而我的牙齿还要来医院好多次才能补好?”
其实,患者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牙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说,在病变仅到浅龋和中龋程度时,经过一次治疗,便可以解决问题。而一旦龋齿发展到深龋的地步,就需要经过多次治疗了。
龋齿刚发生时,病变仅限于牙齿硬组织的表层(牙釉质层),在这个时候,患者一般没有感觉,并不知道龋齿已经发生了。随着病情进展,病变逐渐加深可发展至牙齿硬组织的牙本质浅、中层,此时,患者就会有轻微的冷、热刺激性疼痛了。当食物残渣嵌入龋洞时,也会引起疼痛。总之,在龋齿的感染没有波及牙髓之前,我们将之定义为浅龋或者中龋。在这一阶段,龋齿经过一次治疗就能补好。
而当病变发展至牙本质深层时,则称为深龋。此时,龋洞接近牙髓且病变时间长,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牙髓组织的反应性变化,表现为轻度的牙髓慢性炎症反应或有血管扩张。因此治疗深龋时,牙医应向患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根据病情做相应的治疗。如果患者龋洞底部有足够的牙本质,又无自发疼痛史,在检查确认其牙髓状况良好后,牙医也可以为患者进行一次性充填,一次治疗便补好患牙。但是,若患者有自发疼痛史,牙髓处于充血炎症期,那么牙医就要选择延期充填法为患者进行治疗了,即牙医先用安抚镇痛药物将制备好的窝洞封好,观察病情一周左右,若患者无任何疼痛症状,即可在复诊时再做充填。如此一来,患者需要接受两次充填治疗。如果,在封药后患者出现牙髓炎的症状,那么还需要继续观察或进行牙髓治疗,这样一来,治疗的次数就更多了。
如果患者龋洞深又未及时治疗,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后,一般需要就诊2~3次才能完成治疗和充填。这是因为需要将发炎的牙髓拔去通畅根管,使根尖炎症得到引流,并通过根管换药消除炎症后再行根管充填,完成治疗,所以需要几次复诊。如果是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根尖周组织破坏较大,仅通过根管治疗不能消除根尖周病变的感染时,牙医还需要对患牙做根尖的手术才能治愈。这样治疗次数就更多了。
有的患者因为工作等原因,患了牙病未及时治疗,往往要拖至患牙剧烈疼痛,甚至影响工作生活时,才来就诊。这些心急的患者还常要求牙医一次就给他们治好牙齿,好让他们不用再来复诊。这种急切的心情,我们很能理解,但是这些患者不明白的是,若在有疼痛、有炎症时强行补牙,会使炎性渗出物得不到引流,从而加重炎症使患者疼痛加剧,并引起面部肿胀,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另有一些患者龋齿很深,病变慢慢感染牙髓使牙髓坏死,或在急性牙髓炎得到引流后,患者没有了疼痛感觉,治疗时仍需要将坏死的牙髓拔去,消炎后再进行根管充填,这也需要几次治疗才能完成。
因此,在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前,我们不能回答患者其牙病所需要的治疗次数到底是多少。有的牙病患者需要接受几次治疗才能痊愈,而有的则可以一次“搞定”,这完全是由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的。一般说来,病情越轻则需要的治疗次数越少,病情越重则需要的次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