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39

第39章 悠闲

我喜欢悠闲,喜欢悠闲的生存方式。

小时侯,读到王维《鸟鸣涧》中的诗句“人闲桂花落”,不管整首诗的韵味如何,先是被这句迷住了,一遍一遍地读,想那细细碎碎的桂花从密密丛丛的绿叶间悠悠落下来的样子,如精灵一般,飘飘忽忽,轻灵、淡雅,便不觉得呆了。这花也许落在地上,也许落在那人的衣襟上,空气里有着花瓣飘坠时发出的丝丝芬芳。而那人或坐、或站、或悠闲地漫步着,不管他采取怎样的姿势,他必定有着一颗不受外界侵扰的心,才能觉察到这细微而无声的花落。

这是怎样的一幅人闲物静的画面啊!

长大了,每次读到这句诗,仍旧是沉醉得不能自拔。其间总有一种无法解释的情愫,将这优美的诗句与定格在记忆中的儿时画面联系在一起。那是一个夏日悠悠长长的上午,阳光从空中斜斜地照过来,屋前檐下投下长长的日影。南风从坐南朝北的堂屋里拂过,凉爽得沁人心脾。我和小伙伴们坐在堂屋的地上玩着“吃子儿”的游戏,在灶旁烧柴火弄饭的奶奶慈祥地望着我们,似在沉思的脸上溢着满足的笑容。总有母鸡从鸡窝里飞出来,发出“咯哒——咯哒——”之声,那悠悠长长的余音萦绕了我的整个童年。

我不能解释这两幅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里面总有一股彻骨的悠闲,深深地攫住着我的心。

常常一小时一小时地坐在阳台上,看那小鸟在风中自在飞翔的姿势,那从草丛中擎着脑袋兀自摇晃的小花,那稚嫩顽皮的孩童。有时还会看到一对老年夫妇颤颤巍巍相扶相携地走过,脸上挂着安详的笑,阳光下他们走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看着,看着,心便会莫名地舒展愉悦起来了,那份悠闲是难以言喻的。

悠闲其实是人生至美的境界。

比较那些一门心思绞尽脑汁思考功名利碌者,心急火燎的疾走者、妄自尊悠闲的人更能在从容自如、审慎恬淡中领略生命的真谛。可为而求之,不可为而不强求。得和失,成与败,看的淡一点,自然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他们于行走中不会忽略每天明媚的阳光,或者诗意的雨,乃至路边的一草一木,脚边的一虫一蚁。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他们内心宁静而满足。

想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时,悠然间见那南山很有情地立在那儿,那时那刻,他的脸上除了满足与喜悦外,还有点点的感激,此中的真意竟是欲辨所能言明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王维才会慧眼独具地觉察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幽清明净的自然之美。他的晚年更流露出这种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时”,云本来就给人悠闲的感觉,也给人无心的印象,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正是诗人心情悠闲到极至的表示。

王维的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与他的悟禅有着关联。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就是在追求这种悠闲的境界。

人生在世,持悠闲之心,观世间百太,悟生命之真谛,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