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无情有情(孙浩官场小说三部曲压卷之作)
8152000000032

第32章

24

晚上,刘春生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

妻子史君还没有回来,女儿刘丽正在厨房里做菜。见爸爸进门,她放下手里的家什,跑了出来,亲切地叫道:“爸爸,上班第一天,感觉怎么样?”

刘春生摇了摇了头,没有言语。

见爸爸脸上没有高兴的表情,女儿继续开导说:“爸爸,您别总是不高兴,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上。我看您还是心理有问题。一场车祸,您和陶阿姨都没出什么太大的事儿,我看就是不错了。应当高兴才行。祝贺才是。”

怎么才能高兴呢?刘春生走进了书房,往沙发上一坐,长叹了一口气。上班第一天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糟。上午的汇报会开的是一塌糊涂。十二个部门的领导汇报工作,讲的全部都是成绩。这新的一年才进入到四个多月,哪来那么多的成绩呢?有的讲的几乎都是去年的成绩。一、二、三,四、五、六,他听了心里很不舒服。问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几个部门的副职都是连连摇头,似乎工作中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于是,他问计委几个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又问财政一季度收支情况,特别是农村公教人员工资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资金的拨付,还问了地税局税收进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与全省兄弟市相比,所占的位置时,几个部门的副职可就答不上来了。有的吱吱喔喔,有的说自己不分管,情况不了解。要是往常,他会狠狠把这些干部批评一顿的。可现在,他只是客气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会议开到十一点钟就结束了。

办公室年主任没有走,看样子还有什么话要说。他把办公室的门从里面关好,这才走到刘春生的跟前,小心而又神秘地说:“刘市长,我告诉您一个消息,可能非常准,王秘书长要提拔当副市长了。”

“是吗?”这个消息刘春生确实没有听说过。他看着办公室主任那张很严肃的脸,知道他不会和自己说谎。他对这位办公室主任还是比较了解的。人诚实,能干活,文笔也好,只是和他一样,不太会来事。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

“我还听说,王秘书长当了副市长以后,可能要分管财政、计划。”办公室主任的这句话比前面的话更有分量。熟悉官场的人都知道,在各级政府中,分管财政计划的副市长都是常务,是二把手。如果办公室主任说的这句话是真的话,那么王光辉当了副市长之后将取代他。那么他将干什么呢?

怪不得今天开会自己分管部门的一把手大都不来,来开会的人发言又是一种完全应付的态度,一切的一切都说明,自己作为政府常务副市长的位置开始动摇了。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

办公室主任什么时候走的他记不住了。中午的饭他也没有吃。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思考着车祸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思着妻子史君曾经告诫过的那些话。看来,也许妻子的话是对的。陶梅的伤残,伤害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心,板子一定要打在自己的屁股上。可这一切能怪我吗?我为了什么?我不是为工作吗?我对号称“官场一枝花”的陶梅有什么过格和过份的吗?没有,一点也没有。整个一下午,刘春生都是在办公室里思考这些事情。好在是没有人来找他,也没有他的电话……门开了,妻子史君回来了。她脱去外套,走进了书房。史君消瘦了,但精神状态比前些日子好多了。她坐到刘春生的身边,关切地问:“第一天上班,累不累?”

刘春生摇摇头,又点了点头,声音低沉地说:“工作不累,心里挺累。”

妻子理解丈夫,她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女儿推开屋门:“爸妈,饭菜做好了,快吃饭吧!”

一个多月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近一年了,一家三口人还没有在一个桌上快快乐乐地吃顿饭。女儿做了四个菜,还打开了一瓶红萄葡酒,倒了三杯。见爸爸妈妈都坐好了,这才举起了杯子,满脸是笑地说:“我是女儿,今天是我做的饭菜,我先说三句话。第一句,祝爸爸身体康复,重新上班;第二句,祝妈妈永远有好心情,永远年轻;第三句,祝我和妈妈这次旅行顺利。”

“旅行?什么旅行?”刘春生端着杯子愣愣地问。

“我忘告诉你了。我想去澳大利亚看看女儿的学习环境,也想顺便散散心,让女儿陪我走一走。”史君在一旁解释说。

“是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动员妈妈去的。她工作这些年,从来也不休个假。这次,我陪妈妈好好走一走。要不,爸爸,你也和我们一块走吧。咱们一家三口到澳大利亚,那会多有情趣呀!”女儿大声地说。

刘春生摇了摇头。“我是去不了。可我赞成你们娘俩走。来,为你们的顺利旅行,干杯!”

三个人共同举杯,又在一起很响地碰了一下,都把杯中的酒喝了。

刘春生饿了,中午又没有吃饭,他夹着女儿做的菜,大口地吃起来。他边吃边想,这孩子出国还是有进步。原来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干,更别提做饭做菜了。这出去才八个多月,饭菜做的已经是很有滋味了。

“爸爸,我做的菜怎么样?”女儿问。

“挺好吃的。手艺不错。”刘春生夸奖道。

“我们出去的这几个同学,过去谁也没在家里做过饭。到澳大利亚,没有人能像在家里父母那样侍候我们。于是我们几个一核计,自己动手吧。开始做得都不好,手忙脚乱,有个同学有心计,带了一本《大众食谱》,我们就按书上的去做,几个月下来,我们都能烧出一手好菜。澳大利亚的同学还常常到我们那里去吃我们做的中国菜。”女儿很自豪地说着。又给三个杯子里倒满了红酒。

“你们娘俩什么时候走?”刘春生问。

“这几天吧!签证已经下来了。旅行社正在定往返的机票。”史君说。

刘春生举起了酒杯刚要说话,门铃响,知道是有人来了。女儿放下杯子,到外面去开门。

“妈妈,爸爸,你们看谁来了?”女儿高兴得跑进屋,大声地说着。“是姑姑和姑父来了。”随着她的话音,刘春英和何晓军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哥哥,听说你出院上班了,我和晓军一块来看看你。”刘春英见到哥哥先开口。

“我挺好的,已经上班了。”刘春生一边说着一边打量妹妹,随即吃惊地问道:“春英啊,你病了吗?怎么瘦了这么多,脸色也不好看?”

史君在一旁也叫道:“春英呀,你一定是得病了,得到医院去看看呀,耽误不得呀!”

刘春英的脸红了一下,没有言语。何晓军在一旁赶忙说道:“告诉哥哥、嫂嫂一个好消息,春英怀孕了。”

“是吗?那可太好了。快请坐,快请坐。”史君高兴得走上前去,扶着刘春英坐下。

刘丽一听姑姑怀孕了,忙上前摇着刘春英的肩头:“姑姑,是男孩还是女孩呀?我喜欢妹妹,不喜欢弟弟。”

刘春英笑了:“现在还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不过我和你一样,也是喜欢个女孩。”

刘春生问:“你们吃饭了没有,要是没吃就在这一块吃一口吧,这可是丽丽做的饭菜。”

何晓军说:“我们在家已经吃过了。”

刘春英说:“丽丽已经会做饭菜啦,真不简单,告诉姑姑,出国学习怎么样?”

史君说:“你们要是吃了晚饭,就快到客厅里坐吧,餐厅太小。”

五个人来到了客厅。刘丽给倒了茶,又端来了洗干净的水果。史君拿了一个水果给刘春英:“你吃一个,怀孕的时候,正需要多吃水果。”

刘春英摇着头:“嫂子,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打怀了孕,就吃不下东西,什么都不想吃,恶心,什么都想吐。有时闹腾得厉害,连喝的水都能吐出来。这才两个多月,我可遭了不少的罪。嫂子,你是过来的人,你那时也这么遭罪吗?”

“我可没遭什么罪。怀丽丽的时候,你哥哥工作正忙,我一天班也没耽误。直到生她前一天还站在讲台上。她出生的时候也顺利。不过,这反应不反应的也分人。我们学校有个女教师从怀孕到生孩子,差点要了命,差不多脱了一层皮……”史君一讲起这些,话就打不住。

“哥,你上班了,工作怎么样?”刘春英亲切地问。

“还好吧!”一提起工作,刘春生就有一种无法述说的愁惆。

“哥,我来看你,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你是市委常委,市政府的常务副市长,你分管财政和金融。据我们初步了解,市财政局下属的证券公司,在前些年的对外投资中,对南方深海市的房屋开发和珠江市土地开发项目,有重大经济问题。我们准备立案进行全面调查。估计这个案子不会小,牵涉的人也不会少,你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刘春英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一脸的严肃表情。

“事情能有这么严重吗?”刘春生有些不相信地问。

“相当严重。涉及的资金最少是几千万,涉及的干部也不会少。总经理马美丽就是主要涉嫌人员。我们市检察院已经正式向市委打了报告,要求立案调查,我也找了田书记,当面做了汇报。”刘春英说。

“田书记是什么态度?”刘春生问。

“田书记的态度不太明确,怕此案涉及更高级别的干部,特别是前任的市委书记和市长,他们现在都已经是省委副书记和副省长了。他告诉我要等一等,市委常委会要认真研究。你是市委常委,开会时你可要坚持正确的意见。这个案子如果处理不好,南平市就可能要出大的乱子。”刘春英说。

“那你能不能把情况详细和我说说。我是分管财政的副市长,我可以帮你多做工作。”刘春生说。

“哥,关于这个案子,我只能说到这些了。再往下,那是受纪律限制的,目前还不能告诉你。一旦市委同意立案调查,我们将抽调得力人员,尽快把问题查个水落石出。不过我相信,这件事肯定涉及不到你。因为我了解我的哥哥。”刘春英说到这,肚子里又开始往上涌东西,像要吐的样子,她赶紧站起来,去卫生间。史君见状,也赶紧跟着出去。

过了几分钟,刘春英回来了,她脸上布满了痛苦的表情。“哥,嫂,我得回去休息了。这孩子在肚子里闹腾得厉害,我真有些受不了了。”

“嗯。那你快回去休息吧!晓军啊,这个特殊时期,你要好好照顾我妹妹。”刘春生亲切地对妹夫说。

“哥。我知道了,你放心,我能照顾好春英的。”何晓军站起来,扶着刘春英,和哥哥嫂子及刘丽告别。

25

南平市推荐副市长的干部大会是第二天上午九点钟在南平宾馆大会议室举行的。参加会议的有南平市五大班子在职领导;有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市直各部门的党政一把手;还有担任过副市级以上领导职务已退下来的老同志,共计二百五十人。因为不是正常的换届选举,也不是属于届中的人事调整,而是突然要增补政府的一位副市长,比较引人注目。

宽大的主席台上,只空空荡荡地摆了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九点钟,市委书记田瑞明陪着孟贵源在主席台上就坐。下面喧闹的会场立即就安静了下来。田瑞明用目光环视了一下会场,开始主持会议。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南平市干部大会,会议的内容只有一个,推荐一名南平市人民政府的副市长。下面,请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孟贵源同志讲话。”他说完带头鼓掌。

孟贵源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大家行个礼,然后坐下,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个稿子,大声地读了起来。

“同志们,我们受省委组织部的委托,到南平市来召开这次干部大会,是要推荐一名南平市人民政府的副市长。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南平市政府副市长职数是一正六副。目前现职人员也是一正六副,但有一位副市长是上级下派挂职锻炼的,不占职数。因而,南平市政府实际上还缺一位副市长的职数。第二,当前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政府的经济工作压力很大,急需把这个副市长配齐。第三,考虑到南平市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特别是优化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从新世纪的远大目标出发,要配备一名四十五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具体推荐的条件是:符合干部的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基本原则,从正县级领导干部中推荐产生。当然,最好从已经确定的南平市市级后备干部人选中产生。”

孟贵源讲到这,会场上响起了一片议论声,而且声音很大。他不得不停下来,看着下面的会场。一旁的田瑞明赶紧说话:“大家静一静,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

坐在下面第一排的一位已经退下来的前市委副书记大声地问道:“我们不知道谁是市级后备干部,我们推荐谁呀?”他的话里,明显地暴露出了对市委后备干部政策的不满。

孟贵源看了看田瑞明说道:“南平的市级后备干部,是南平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报省委组织部备了案,具体的人选嘛……”

“具体的人选有三位,他们是王光辉、岳广平和陶梅。”田瑞明在一旁赶忙大声介绍。

下面又是一片议论声。

孟贵源赶紧继续讲话:“我说的要从市级后备干部人选中产生,是有干部政策依据的。当然,不是市级后备干部的,条件特别优越,政绩特别突出者,大家也是可以推荐的。我们要广开了解干部的渠道,扩大选人、任人的视野,真正把优秀的年轻干部选上来。下面我们就发推荐票。请大家独立思考,按照推荐票上提出的具体要求,把你认为合适的人选写上去。我的话讲完了。”

下面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发推荐票了。人手一张。其实,参加推荐的干部们都知道谁是市级的后备干部,也都知道谁上过哪一级的党校,谁要在什么情况下提拔进市级的哪一个班子。官场上的事就是这样,只有官员们才关心官场,只有最接近市级干部的人,才最关心市级干部。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不过,人们现在有些搞不清楚了。按以往的贯例和排法,第一个市级后备干部应当是陶梅,大家也都知道市委书记田瑞明对这位“南平官场一枝花”情有独钟。他在许多场合都曾经提过,或者是暗示过,陶梅是目前县级干部中应当第一个进市级班子的人选。可现在,在这么个隆重的场合,当着这么多干部的面,市委书记把这三个市级后备干部的顺序做了调整,原来第一号的陶梅变成了第三号,这意味着什么,下面的干部们是清楚的。

早已经有消息灵通的人士传出了消息:车祸发生后的陶梅已经是残疾人,她已经向市委打了辞去市人事局长兼编办主任的报告。这样一来,陶梅不要说这次当不上副市长,而且连这个市级后备干部也保不住了。实际上,昨天晚上,王光辉就已经把要推荐自己当副市长的消息通过多种途径,向今天与会的人员做了沟通,希望大家多帮忙,日后成功一定加倍感谢。这样一来,下面的人已经是心照不宣。于是,拿起笔来就填推荐票。当然,王光辉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交下,也有反对者,写下了另两个人的名字。

推荐会议半个小时就散了。紧接着,在孟贵源和南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两个人的监督下,工作人员打开了票箱,开始统计推荐票。结果,在250人中,推荐王光辉的154票,推荐陶梅的66票,推荐岳广平的25票,还有5票是作废和弃权。从推荐的结果看,王光辉的得票超过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符合考核条件,立即进行组织考核。

考核的人员名单基本上是南平市委提出来的。说白了,也就是市委书记田瑞明提出来的。孟贵源也没提出什么异议。分了两个考核小组,一组由孟贵源牵头,专找在职的副市级以上领导干部谈话,征求意见。另一组是由另两位省委组织部人员组成,专找王光辉工作过的地方,如市财政局、市政府办公室的领导同志谈话,了解情况。整个考核,进行了一整天,谈了五十多人。晚上,考核组的同志又连夜整理考核材料,准备第二天和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交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