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8148300000013

第13章 反映新现实的近现代词

随着晚清的文学界革命,西风东渐和五四时期的文学运动,用旧体来创作的诗词已经越来越少,即使还有,在格律音韵上、炼字对仗上,也不如旧时精准工整。近现代以来的词,更注重的不是在形式上进行超越和突破,而是在内容和反应现实上有所突破创新。

在新的时期有着新的现实,社会形势已经翻天覆地。此时,纯然旧的体制也已经不符合新内容的展现和新的情感思想的表述。所以,在形式体制上的自由化,反而能够换来在表达上的更广的创造空间。

毛泽东在延安

在近现代词人中,毛泽东的词作是杰出代表。毛泽东的词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是怀着巨大的激情、按照词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毛泽东词手迹

在新的社会历史现实下,毛泽东的词有了全新的内容和紧跟时代的思想内涵。他在诗词中热情地讴歌革命的人生理想,赞美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壮丽的斗争;他对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饱含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人生的畅达情怀;他的词还往往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发人深省,启人奋进。他的大气、开阔、雄健的笔力,指点江山的豪迈胸怀和突兀磅礴的浪漫主义激情,他紧扣时代反映革命现实的写作内容,都使“词”这种文体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生命力,萌发出巨大的艺术空间。

总之,虽然毛泽东所创作的词作从数量上看并不太多,但是他反映了革命的真实画面和整个时代的全景,在现实笔风下包蕴着充沛的浪漫主义激情,所以他的词作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词坛的最高峰。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卜算子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中国古代的“戏”与“曲”往往是分不开的,“曲”在传统戏剧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称为“戏曲”。从性质来说,中国古代传统戏曲是一种带有舞蹈性质的歌剧。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元杂剧、散曲、南戏和明清时期的传奇等。

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说:“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比较完整地记叙了戏曲至元时的发展轨迹。至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才用“戏曲”来通指中国的传统戏剧。

中国的戏曲是说唱艺术、舞蹈艺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在世界戏剧历史上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舞台表演艺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值得采撷细究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