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8148300000012

第12章 清词的继往开来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也是较为强盛的一个朝代。康乾时期的文坛一度兴盛。虽然由于文字狱等影响了文学的自由发展,但是诗词、古文等的繁荣还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词坛上,出现了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与独具一格的纳兰性德。清朝这一时期是继宋之后,词的复兴阶段。清朝的词作比《全宋词》所记录的总数多出近两倍,词作家的数量也颇多。在词学理论上,清朝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有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周济《宋四家词选》等。

能体现清朝词中兴的是浙西词派与阳羡词派。这两个词派是清朝影响最大、最广、最深的词派。

浙西词派因其创始人朱彝尊和主要代表人物都是浙江人而得名,受清初的花间词派影响深。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等。此派分前后两期。前期领袖是朱彝尊,宗尚南宋,以姜蘷、张炎为师法,标举“清空”风格与“醇雅”宗旨,一改明词的颓靡风气。清初经济复兴、文化也随之繁盛起来,因此浙西词派显示出清正醇雅的风格。后期的领袖是厉鹗。厉鹗时,正值雍乾时期,文字狱繁兴,故厉鹗词中,已听不到朱彝尊词中的时代呼声,出现了大量的写景咏物之作,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后来继厉鹗而起,执浙派词坛牛耳的是吴锡麟,活动年代在乾嘉时期。

浙西词派提出词要回归其本色,沿袭了姜夔、张炎等人的婉约词风,标榜“清空”和“骚雅”,认为词“宜用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金风亭长;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精通经学考据,工诗能文,诗与王士祯为南北两大宗,尤擅长词;其《曝书亭集》中,收有词集《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茶烟阁体物集》、《蕃锦集》等四种,计七卷,凡五百余首;加上拾遗和补辑的词,共有六百多首。他出生于清初康盛时期,心态转于安乐,于是提出了“宴嬉逸乐”的作词态度。他的词多咏物或描写男女爱情,称颂盛世,圆熟精致。有《高阳台》、《无闷·雨夜》、《城头月》、《鹊桥仙·十一月八日》等传世。

他所开创的浙西词派清醇高雅的词风、字斟句酌的语言,标举清空骚雅、蕴藉空灵,给浙西词派带来了一片充满潜力的创造空间。

洞仙歌·吴江晓发

朱彝尊

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

一霎通波拨柔橹,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篱根绽、点点牵牛花吐。

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几处残灯在窗户。

随分且欹眠,枕上吴歌,声未了、梦轻重作。

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

浙西词派对当时匡正明代词坛俚俗粗陋之流弊、提高词的文体地位有着积极的作用,浙西词派的词作家、词论家们对词的发展做出的努力也收获颇多,在清朝词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浙西派词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了“空中”寄情。其创始者有国破家亡的亲身经历,于词中隐隐寄托这种情感;其后继者们缺乏这种情感,就只能在“句琢字炼”上下功夫了。朱彝尊有时为了强调词之体色,又认为“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吟太平”,这也给后世以不好的影响。随着清朝盛世的衰退,浙西词派也随着时代渐渐隐去。

与浙西词派一起入主清朝词坛的,还有阳羡词派。阳羡词派因宜兴县旧名“阳羡”而得名,领袖是常州府宜兴县人陈维崧。阳羡词派此时在词坛的崛起,是对元明以来词坛精神逐渐消失时的一震,开创了中国词学和词创作的一个新阶段,为中国词学和词创作的第二个高潮奠定了基础。陈维崧的疾呼“选词所以存词,其即所以存经存史也夫!”使人们开始注意词的地位的回复,使词开始摆脱“小道”、“小技”的桎梏,登上与诗、赋并辔的文学殿堂。

纳兰性德像

清朝词坛上有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生于贵族之家却向往平淡生活;他才华超逸却勤勉有加;他不仅在清朝词坛上享受盛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以其“纳兰词”的声明占有一席之地。他就是纳兰性德。纳兰成德(1655~1685),满族,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他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他的词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纳兰性德虽出生于达官显贵之家,但是从小抱有诗人俊逸洒脱的性格,渴望自由平淡的生活。然而,为家世和长子身份所累,加上自身才华超群、功名易取,囿于贵族群族不能超脱。加上早年亡妻,更为他的性格中增添一分忧郁感伤,也为他的英年早逝增添了一分预警。

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他推崇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很多词风格与李煜也颇为相似。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纳兰性德的咏物词和悼亡词尤为出色。王国维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阑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