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风云塘马
8147000000051

第51章 (2)

我感觉到自己的嗓门更响亮了。党在部队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以下问题。一、八路军、新四军的扩大与巩固、战斗力的提高依靠着党的工作,我们党领导部队是矛盾的统一,这些问题必须说清楚,必须让教导大队的学员融入部队进行宣传方能起到作用。我们的部队成分很杂,有参加三年游击战争的老红军,也有从敌人阵营中策反来的士兵,但更多的是普通农民。老红军军政素质高,其他成分就难说。所以有些士兵包括一些军事干部把抗战看做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轻视党政工作,甚至极个别的人认为政治教育是卖狗皮膏药,只有拿枪杀敌才是真本领。其实他们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我们新四军人少枪更少,在苏南作战,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民众和地方各阶层人士的支持,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而要得到各阶层的支持又要靠谁去努力去宣传……当然许多人没有经过学习,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政治委员有最后的否决权,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党对军队的领导是矛盾的统一,党不干预军事行政的工作,日常工作又须从属于并且满足于军事的要求,简单地说什么都要管,什么都不管。

学员们都记得很认真、很好,因为他们这些学员都是有些文化功底的人。坐在前排的那个小学员边听边思考,看来是个有心的战士,这些好苗子一定要好好地培养。

就我们十六旅而言,教导大队还有一个更为具体的任务,就是要配合部队的整训,提升战士的思想素质。这个工作和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不一样,在闽西时,阶级泾渭分明,斗争尖锐对立,十分单一,红军战士非常明确为什么而斗争。由于他们大都来自赤贫阶层,所以他们的斗争意识、意志信念十分坚强,抗战时都已成为部队的骨干。而在苏南,我们进行的是民族战争,所以部队的成分就十分复杂,战争环境也十分险恶。比方说,新战士吧,有个别扩大的,下委扩大的,再有俘虏或地方武装整编过来的。

个别扩大来的新战士最易巩固,溧阳、溧水就有很多,地方武装整编过来的,因为他们受过一些训练,还好,只是地方观念和家庭观念较强,许维新的部队当初就有这个特点。下委的方式最不好,成分太复杂,来参加部队的企图也不同,过不惯部队的生活。我和罗司令说过我们不用下委的方式。苏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四十七团战士大部分来自茅山地区,他们大都是客籍,祖籍为苏北、河南,他们会成批地参军,也会成批地离队。战事平静,他们来投军,战事紧张,他们会离队,所以该团会出现大小不定的情形,问题的焦点是他们当兵的目的没有明确。新三团三营营长凌学诗投敌叛变,四团特务连连长朱者赤动摇,把队伍带到社头镇,这都不是空穴来风,这说明我们的政治工作不够硬,必须克服非战斗减员现象。

所以在塘马整训时,就是有这样的背景。许多人只知道塘马整训是纯军事训练,其实我们同时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娱乐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指战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些工作都是由政治部组织的。组织科、宣教科、战地服务团的同志是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王直、许彧青、芮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们的干部还太少,整训期间明显感到,如果教导大队的学员能早点毕业,奔赴十六旅的战斗岗位,我们的整训工作将会更出色。

罗忠毅策马来到玉华山,给教导大队上军事课。

玉华山虽带有山名,却不是什么山,它不过是一二十米高的大土墩,这些土墩在塘马一带分布极广,是瓦屋山、丫髻山的余脉,如马狼山、前袁山、芒冈山、黄金山等等。罗忠毅对这些地形很熟悉,但他总觉得有些奇怪,明明是土墩,为什么叫做山,别说这些土墩,即便像茅山、瓦屋山、丫髻山、磨盘山这些在民间已被确证为山的山,在地形地貌上确也具备了山的要素,但和闽西、襄樊那一带山比较起来,说它们为山也有点儿勉为其难。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被称为山的小墩,对于苏南开阔的平原而言,在军事上极有价值。在中日战争、军力不对等的情况下,这些土墩,可以作为有利地形,对阻击敌人极为有用,所以十六旅的部队主要分布在塘马四周的高地上,把教导大队放在玉华山,也是基于此。这玉华山北有黄金山和戴巷高地做屏障,它本身就是一个高地,进退有余,自然是教导大队学习训练的好地方。

玉华山虽为一个大土墩,但风景极美,相传明朝别桥马家的马一龙曾在此授徒教书。后马一龙发迹后,在此大修房舍,广植花木。晚年马一龙在此大修园林,挖沟修渠,兴建玉华书院。这玉华之名名扬四海,每值桃花怒放之际,马一龙邀请苏南名士喝酒吟诗、舞文弄墨,仿王羲之“曲水流殇”之雅举,搞成一片姹紫嫣红、蜂蝶乱飞的盛景。

罗忠毅到了玉华山,下了马,步行上山。这玉华二字特别雅致,可沟渠虽在,书院不再,山丘虽在,花木不再,至于精舍、园林,早已被风打雨吹去,连痕迹都没有了。山上全是杂草,原种植些庄稼,抗战后战乱不断,许多田地都荒芜了,更何况是山坡之地呢?昔日一眼望去,似乎有些冷寞,秋天残破的景象、韵致飘逸在天地间。

而今,山仍是那山,渠仍是那渠,自十六旅进入塘马地区后,整个山洋溢着一股热情,山体似乎在伸展,在展示着它那蓬勃的生机。

歌声、读书声、操练声环绕其间,有序的人群活动其间,周边稻浪滚滚,谷香扑鼻,艳阳朗照,令人耳目一新。眼前展现的是一幅绚丽的金黄色风格的大幅油画,人行其中完全沉浸于画面固有的氛围中。

罗忠毅喜欢农村,尤其喜欢面临秋收的乡村。他回转身,眯起眼,用手遮着阳光,看着那翻滚的稻浪,耳听瑟瑟的稻穗相急声,身心似乎完全融入了这金黄色的秋景中。

昨天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我带着战士们来到塘马西作观里去割稻子,这是塘马村几位农户的水稻,由于劳力不足,他们的稻子还长在田里。如果不抢收上来,万一发生战斗,部队被迫离开溧阳北部,那么稻谷有可能落入敌寇之手。一九四一年春季是个大荒季,夏季的稻谷收成尚好,如果不早日解决粮食问题,以后即使有钱恐怕也难以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明摆着部队不能光靠钱来买东西。

旅部虽常在塘马,但部队经常变换地方。乘平静时期,把部队拉回来,抢收稻谷。

我拿起镰刀,戴上芦苇做的、被乡人称之为“蒌箍头”的笠帽,匆匆下田了。

一下田,踩上了黑黑的松软的泥田。那种松软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舒适,打仗行军,常常超长距离地奔走,在闽西还要经常翻山越岭,脚掌上的老茧厚厚。战争是残酷的,脚很少有舒适的时候,有时候到澡堂泡一个澡,让脚松软一下,算是一种享受,现在踩在软泥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我低头发现一行行的水稻根桩边,长着青青的大叶子草,这翠绿和水稻的金黄有着超乎异常的和谐。我朝大片大片的稻田望去,只见水稻在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金色波浪,那浪的摇摆以及散发出的清香,使我痴醉神迷起来,我的内心涌起了一种稼穑之美来。我小时候居于襄阳城中,并不知农事,稍大时,即投入军中。从白军到红军,戎马倥愡,也从没体味过农家劳作的滋味。闽西三年,战斗间隙不少,山脚下到处有农田,但那时处在国民党的重围中,哪能体味这劳作之味。

奋战江南,东征西讨,只有到了塘马,始获得这短暂的平静,才有幸亲自拿刀来收割这丰硕的成果。

刚割了几下,就气喘吁吁,这农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看看其他干部战士刷刷刷割下一大段,自己觉得有点儿失落,结果越割越慌,越割越乱,一用力,锯镰刀折为两段。

稻田的主人刘良超夫妇忙迎上来,一个提壶,一个递碗,给我倒上了热水:“罗司令,你是大官,你歇着吧!”警卫员也上来了,“罗司令,歇着吧,你以前没干过农活!”

“不要紧,不会就学吧!”我笑了笑。

“罗司令,别累坏身子,我们真没想到你们这些大官中有那么多人会干农活。”刘良超满脸歉意,在他看来这从没下过地的罗司令能割下一趟稻子,非常不容易了,像他这样的大官,要是换了国民党,别说下地干活,能来田埂上转两圈,就算是惊天大事了。

“会干,我们中绝大部分都是贫苦之人,我生活在城市,不懂农事,以后得多向你们学习!”我手一挥,“小陈,小刘,你们去割吧!”

我拿过一把新锯镰刀割了起来,割了几把后,我顺势看了看其他人,发现这割稻很简单。抓好锯镰刀,不能一味朝一个方向用力,往回拉时要有一定的弧线。因为这刀是锯齿形的刀,这稻秆是锯刀锯下来的。

我点了点头,割了几下,果然快多了,不一会儿就快追上前面的战士了,但腰觉得很疼,因为我个子高,这腰一弯,就比矮个子吃力多了。

我不由自主地笑了,看看吧,收获多不容易,光是收割就这么艰难,如果算上播种、插秧、理水,以后再在石臼里捶谷子,这大米到锅里还真艰难……

抗战也是如此,眼下是极其艰难的时刻,挨过这段时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即使临近胜利了,恐怕还有许多路要走。无论如何都要做好长期与敌艰苦作战的准备,只有用这种心态去作战,胜利才属于我们的。

我割着、想着,不知不觉地追上了其他战士,我的身后横躺着一把把整齐的稻秆……

…………

刘一鸿迎来了,“报告罗司令,学员们在祠堂里恭候你多时了。”这一喊,把罗忠毅从遐想中拉回。

“行!”罗忠毅点了点头,然后关切地问:“现在教导大队情况如何?”

“报告罗司令,情况很好,军事组、文化组、干部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很想早早毕业,马上去打鬼子!”

“这很好,但你要告诉他们,不要急于上战场,重要的是要学好本领。这些同志毕业后,要充实到军队地方的干部队伍中去,他们这些人可是骨干与精华呀!你这个大队长可要多用点劲。”罗忠毅还是那样,脸容慈祥、面带微笑。

“是,这不,我就请你给军事组的同志来上课。学员们听说你来,兴奋得不得了,他们早就听说你军事知识渊博,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呀,罗司令,你今天可要多讲些。”刘一鸿快人快语,还是那副直性子,也难怪乎人家要叫他“刘大炮”。

“渊博谈不上,经验嘛有一些,相互学习吧。”罗忠毅、刘一鸿边走边说,来到大祠堂前。罗忠毅受到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陆正康一边鼓着掌,一边看着久闻大名的罗忠毅,心境半天才安定下来。

还是那个大厅,还是那个祠堂,还是那块黑板,还是那张长桌子,几天前廖海涛、王直刚刚在这里讲过政治理论,那是对青年队学员讲授的,而此刻罗忠毅站在同样的地方,面对军事队队员来讲授军事理论课。

学员们一见罗司令到来,全部起立欢迎,待全体落座后,罗忠毅才缓缓地讲授起课程来。刘一鸿给罗忠毅泡了一大瓷缸的白开水,热气蒸腾,从明瓦穿过的那柱阳光下,水汽不断地向上滚涌着。

“同志门,刘大队长早就请我来给你们讲课,由于部队工作繁忙,直到今天我才抽出空来,还望同志们予以谅解。”罗忠毅身姿挺直,腰板硬朗,侃侃而谈。

陆正康一面听,一面认真地做着记录。自进入教导大队学习后,他系统地学习了一些军事书,如毛泽东《中国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还有八路军、新四军编印的一些简单的军事书,偶尔也学习国民党军队编的一些军事条例、战术原则。

条件很艰苦,这些油印的小册子,不是人手一本,一个军事大队七八十人,也只有四五本,必须大家相互传看。陆正康总是抢在前面,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阅读这些书,而且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摘录,他结合自己的军事活动,写了许多心得体会,顿时感到眼前一亮,大有茅塞顿开之势。自己对战争、战斗的形势判断和认识上,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境界比先前开阔多了。作为四十七团的排长,他深感学好这些理论,对指挥作战有着非凡的意义。

当然,他更希望能听到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卓越军事理论的人来授课,那样更有针对性,更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罗忠毅,他在宜兴和桥时早就听到过这位抗日名将的大名,他约略知道他是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领导人,有着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又有着卓越的军事理论,如今有机会能聆听这样的将领来授课,心中的那份欣喜自不必说了,这也是他久已盼望的大事。

罗忠毅首先谈了一下当前的军事形势,又简略地谈了古今中外的兵家著作对战略战术问题的一些看法。他知道这些军事队的学员都有一定的军事经验,但理论水平都不高,不宜过多地讲枯燥的概念和理论,而是结合实际多谈些具体的战争、战斗、战例和实用性较强的、针对性较强的兵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