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有两项最重要的资产:第一项是知识;第二项是“情绪资本”——它由感觉、信念、认知和价值观等隐性资源构成。
情绪资本,可分为外在情绪资本和内在情绪资本。外在情绪资本存在于顾客和股东的心里,这种资本有时被描述成品牌价值和商誉;内在情绪资本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内心,对员工工作产生的影响,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或所提供服务的优劣。“情绪资本”这一概念揭示了企业发展的重心正由理智转向情绪。
其实,企业不仅仅是由数据和图表组成的商业实体,即使是最冷漠的企业也都具有自己的“性格”,其原因就在于它是由人构成的,人是企业的命脉。
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义企业:它是一个小型的社区,是人的集合;它的所有要素,包括产品、服务、品牌,都与情绪相交织而存在。能够成功地赢得员工心灵和意志的企业,才能塑造出充满热情和执著的企业性格,而这一点对顾客来说有强大的号召力。股东、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渠道越通畅,沟通效率就越高,企业的性格也就越丰富多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情绪对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很大。作为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下属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他们情绪好的时候,你可以交给他们复杂的、需要有创意的工作来做;当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你应该适当地让他们有空间调整自己的情绪,而不能步步紧逼、不考虑他们的感受,只追求效率。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专门派两名教授到青岛调查研究海尔公司。研究了半年,他们做出一份报告,题目叫《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就是说,海尔是通过文化来激活它收购的那些企业,来激发员工热情的。其实,那些企业在被收购之前,都是要资金有资金、要客户有客户,而最后发展不下去,就是因为缺少企业文化。
对于企业怎样才能基业长青,得到合理的发展,张瑞敏有许多著名的言论和做法。比如,海尔的一线生产工人每天上岗前都要套圈,以试验他们的手是不是发抖,通过这个来判断他们今天情绪是不是稳定,这是向日本企业学来的。一个产品的环节可能有几十个,如果一个人情绪不稳定,他就可能会把某个部件弄坏,虽然他并不是故意的,但这一定会影响到产品整体的质量和性能。
海尔的管理已经管理到情绪上了,这是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实际上,全世界的生产流水线都应该这样管理。
管理管到情绪上已是很高级的了,但比管理到情绪更高水平的,是管理到人心上。比如,某员工对奖金分配制度不满意,或者有人欺负他了,他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在表面上并不会表现得很激烈,但如果他是负责装冰箱零件的,在冰箱做最后安装的时候,总要把螺丝钉拧好,可他的手劲你是没法检验的。他少用一点力气,拧得松一点,这是检验不出来的,但有可能冰箱出厂后装在车上,运到仓库之后这颗螺丝就松掉了。
张瑞敏说过:“假如有10%的员工一边面带笑容,一边心里想拧死你的时候,你这个企业就完了。当企业没有凝聚力的时候,员工表面上不和你捣乱,但心已经散了,你就完了。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有句话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黑帮的头头儿都知道这个道理,而我们现在的企业家却没有意识到。他们只知道简单要求人,用规章制度去约束人,但员工可能一边面带微笑一边把螺丝拧松,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张瑞敏把“管理到心”做到了极致。20世纪90年代末,海尔的一名女工得了癌症,去世前留下遗言:“我希望我死后,遗体能够经过海尔的大门。”她最后的愿望就是能够再看一眼海尔。她说:“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得到过尊重,在家里,在学校,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只有在海尔,我才意识到了自己也能得到尊重,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企业的文化可以做到这样的程度,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海尔能够长盛不衰了。
从海尔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情绪资本”对于企业经营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作用和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有研究者提出了企业的“十大动力情绪”和“十大负面情绪”,告诉我们,任何一家公司的效益都会受到动力情绪或负面情绪的影响。
企业的“十大动力情绪”包括:热情——对自己的产品、服务、概念和想法有强烈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渴望——强烈希望能够拥有某物或成就某事;奉献——全心全意完成工作或处理事务;决心——意志坚定不动摇;愉快——乐于接受微笑与乐趣;爱心——助人为乐,具有高尚的情操;自豪——因为自身价值或团队成绩而感到荣耀;信赖——相信他人和集体的素质、价值和可靠性;挑战——勇敢地挺身而出,即使胜算不高也不气馁;执著——意识中时时闪现坚定不移的信念。
相反,企业的“十大负面情绪”则显得十分病态:畏惧——面对困难手心出汗,缩头缩脚;愤怒——因实际存在或假想的对立面产生痛苦与敌意;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比愤怒还糟糕;紧张——头脑、身体和情绪处于焦虑和不安的状态;忧虑——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感到寝食难安;敌意——对立或反抗的行为;嫉妒——对他人的成就或优秀素质感到妒忌;贪婪——无休止、无限度地追求财富或权力;自私——凡事从自身利益出发,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憎恨——过于强烈的厌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