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王安石名篇名句赏读
8136500000005

第5章 墓志铭

公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书未尝去手,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其为文章,得纸笔立成,而闳博辨丽称天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后数年,遂中甲科,补江宁府观察推官,以母英国太夫人丧,罢去。除丧,补楚州团练判官,用举者监转般仓,迁秘书省著作佐郎。又对贤良方正策为第一,迁太常丞,通判江宁府。数上书言事,召还,将以为谏官。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

公行内修,于诸弟尤笃。为人宽厚长者,与人语款款若恐不得当其意,至其有所守,人亦不能移也。自江宁归,宰相私使人招之,公谢不往。及为谏官,于小事近功,有所不言,独常从容为上言为治大方而已。范文正公等皆士大夫所望以为公卿,而其位未副,公得间,辄为上言之,故文正公等,未几皆见用。当是时,上数以天下事责大臣,慨然欲有所为,盖其志多自公发。公所设施,事趣可,功期成,因能任善,不必己出,不为独行异言,以峙声名;故功利之在人者多,而事迹可记者止于如此。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

田室于姜,卒如龟祥。后其孙子,旷不世史,于宋继显,自公攸始。奋其华蕤,配实之美,乃发帝业,深宏卓炜。乃兴佐时,宰饪调胹,文驯武克,内外随施。亦有厚仕,孰无众毁,公独使彼,若荣豫己。维昔皇考,敢于活人,传祉在公,不集其身。公又多誉,公宜难老,胡此殆疾,不终寿考!掩诗于幽,为告永久。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

公廉于财,乐振施。遇故人子恩厚尤笃。而尤不好鬼神禨祥事。在宁州,道士治真武像,有蛇穿其前,数出近人,人传以为神。州将欲视验以闻,故率其属往拜之,而蛇果出。公即举笏击蛇杀之,自州将以下皆大惊,已而又皆大服。公由此始知名。然余观公数处朝廷大议,视祸福无所择,其智勇有过人者,胜一蛇之妖,何足道哉?世多以此称公者,故余亦不得而略也。

·《给事中赠尚书工部侍郎孔公墓志铭》

君孝友,养母尽力。丧三年,尝在墓侧,出血和墨,书佛经甚众,州上其行义,不报。今上即位,近臣共荐君才行卓越,宜特见招选,为缮写其序言以献,大臣亦多称之。手诏褒异召试,赐进士及第,除武昌军节度推官,教授西京国子监。未几,校书崇文院,特改著作佐郎、秘阁校理。士皆以谓君且显矣,然卒不偶,官止于大理寺丞,年止于四十七。

·《平甫墓志》

君质直自守,接上下以恕。虽贫困,未尝言利。于朋友故旧,无所不尽。故其不幸废退,则人莫不怜;少昭也,则皆为之喜。居无何,御史论君尝废矣,不当复用,遂出通判永州。世皆以咎言者,谓为不宜。夫驱未尝教之卒,临不可守之城,以战虎狼自倍之贼,议今之法,则独可守死尔,论古之道,则有不去以死,有去之以生。吏方操法以责士,则君之流离穷困,几至老死,尚以得罪于言者,亦其理也。

·《司封员外郎秘阁校理丁君墓志铭》

弗缋弗雕,弗跂以为高。俯以狎于野,仰以游于朝。中则有实,视铭其昭。

·《建安章君墓志铭》

于戏孙公,有直其道,为之少时,以济壮老。人信公行,承趋荐保,天顺公德,与公寿考。维公有子,丧事哀祗,慰其孝思,用此铭诗。

·《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

既墓而圮,乃升宅原。谁来求铭?公子与孙。公初洎终,惟义之事。维才之完,而薄其施。及其后人,有克厥家。天启公子,非在兹耶?

·《户部郎中赠谏议大夫曾公墓志铭》

惟君静深,不苟笑嘻,隆亲笃友,遇物爱慈。读书慨然,慕古奇伟,顾谓诸子,仕当如此。官止外郎,尚书司封,又不得年,以既厥庸。有文藏家,后世之诒,于君所得,可以此窥。有幽斯竁,掩石在下,撰君初终,以告来者。

·《京东提点刑狱陆君墓志铭》

皇有四极,周绥以福,使维苏君,奠我南服。元元苏君,不圆其方,不晦其明,君子之刚。其枉在人,我得吾直,谁怼谁愠,祗天之役。日月有丘,其下冥冥,昭君无穷,安石之铭。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安时所难,学以为己,于呼鲜哉,可谓君子!

·《台州天台县令王君墓志铭》

生也不得其须而死,死也何有,有嘉者子。呜呼,已矣夫!

·《太子中舍沈君墓志铭》

张祖留侯,世穷久幽。君始士服,起家以学。发于州县,治见称举。有言朝廷,弊事用除。维清厥诲,尚后弗渝。

·《司封郎中张君墓志铭》

蹇于仕,以为人尤。不慭施以年,孰主孰谋?无大憾于德,又将何求?

·《葛兴祖墓志铭》

夫辨邪正之实,去万事之例,而归宰相之责;破佛与老,合兵为农、以立天下之本;设学校,奖名节,以材天下之士;正名分,定考课,通财币,以成制度之法:古之所以治者,不皆出于此乎?而时议之言如此。读其书以求其志,呜呼,公之志何如也!

·《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

沈公仪仪,德义孔时。升自东方,其明孰夷?视瞻叹誉,无我敢疵。正昼而陨,呜呼可悲!序传有史,亦在铭诗。

·《内翰沈公墓志铭》

尝独以谓天之生夫人也,殆将以寿考成其才,使有待而后显,以施泽于天下;或者诱其言,以明先王之道,觉后世之民。呜呼!孰以为道不任于天,德不酬于人,而今死矣!甚哉,圣人君子之难知也!以孟轲之圣,而弟子所愿,止于管仲、晏婴,况余人乎?至于杨雄,尤当世之所贱简,其为门人者,一侯芭而已。芭称雄书以为胜《周易》。《易》不可胜也,芭尚不为知雄者。而人皆曰:古之人,生无所遇合,至其没久而后世莫不知。若轲、雄者,其没皆过千岁,读其书,知其意者甚少。则后世所谓知者,未必真也。夫此两人以老而终,幸能著书,书具在,然尚如此。嗟乎深父!其智虽能知轲,其于为雄,虽几可以无悔;然其志未就,其书未具;而既早死,岂特无所遇于今,又将无所传于后。天之生夫人也,而命之如此,盖非余所能知也。

·《王深父墓志铭》

呜呼深父!维德之仔肩,以迪祖武。厥艰荒遐,力必践取。莫吾知庸,亦莫吾侮。神则尚反,归形此土。

·《王深父墓志铭》

孔子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固有等矣。至其以事亲为始而能竭吾才,则自圣人至于士,其可以无憾焉一也。

·《叔父临川王君墓志铭》

夭孰为之?穷孰为之?为吾能为,已矣无悲。

·《叔父临川王君墓志铭》

刁氏南祖,奋功以武。诒禄于孙,有蔚其文。君以祖芘,厥艰初仕。祗载不惰,有荣于位。徂相名原,窾此新宫。筮云终吉,铭告无穷。

·《虞部郎中刁君墓志铭》

宜寿也,五十而已;宜贵也,止于博士。谓卒有后也,而终无子。呜呼夫子!命不可与谋,其归其安,永矣兹丘。

·《王会之墓志铭》

芒乎其孰始,以有厥美?昧乎其孰止,以终于此?纳铭幽宫,以慰其子。

·《大理寺丞杨君墓志铭》

王亡晋封,远迹南土,公始有庙,妥其祢祖。孰强以傲?孰忌以争?孚予恭宽,在窒而亨。嶷嶷之节,因时乃发,曰黜予咎,匪仇予遏。避善不名,亦不陨闻,置铭新墓,维以长存。

·《主客郎中叔祖墓志铭》

浮扬清明,升气之乡,沉翳浊黑,降形之宅。其升远矣,其孰能追?其降在此,有铭昭之。

·《节度推官陈君墓志铭》

可以无祸,有功于时。玩君安荣,相顾莫为。谁其视死,高蹈不疑?呜呼康州!铭以昭之。

·《赠光禄少卿赵君墓志铭》

蹈污而陵巇,又左右以窥,以侥其私,人趋为之,而公谢不为。秀发而豪眉,子孙颀颀,以荣其归,维帝之诒。

·《屯田员外郎致仕虞君墓志铭》

擐坚挽强,可捍四方,视时驰张,以不悖于常,维士之良。

·《左班殿直杨君墓志铭》

士或为仁,称止一乡,至其后兴,厥闻乃光。或业以勤,而传之记,维是不朽,实君有子。

·《吴处士墓志铭》

于此有木焉,一本而中分,其材均,树之时又均,或断而焚,或剖以为牺尊。谁令然耶?其偶然邪?吾又何嗟?

·《比部员外郎陈君墓志铭》

有幽滁山,涂水两间,槃礴演迤,乃多君子。我仪其蓄,以博厥闻,我肖其涤,以清厥身。书此哀石,永诒后人。

·《秘阁校理张君墓志铭》

句宗华阳,世实京兆,来家东都,公考有庙。温温句公,有美有相,不衔不求,卒为圭璋。考翼在上,公承在下,为此幽宫,亦浚之野。

·《赠尚书吏部侍郎句公墓志铭》

翼翼汾阳,子仪始王,德完道粹,功盖于唐。宜享世泽,流如海长,原原南寓,孰嗣而昌?公生而明,刚简自徇,拔身贫羇,谊不辱进。苏穷斥奸,惠立威振,而年不长,志不时尽。既奋既材,天奚弗慭?刻铭在幽,来者之讯。

·《尚书度支员外郎郭公墓志铭》

归以才能兮,又予以时。投之远涂兮,使骤而驰。前无御者兮,后有推之。忽税不驾兮,其然奚为。哀茕妇兮,孰慰其思?墓门有石兮,书以余辞。

·《兵部员外郎骊君墓志铭》

有拨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士窾以养交兮,驰官之不忌。维公之所至兮,乐职嗜事。彼能显闻兮,公则不哳。不铭示后兮,孰劝为瘁?

·《尚书度支郎中葛公墓志铭》

有入而不出,以身易物;有往而不瓜,以私其佚。呜呼先生!好洁而无尤,匪佚之为私,维志之求。

·《孔处士墓志铭》

攻乎其为良,汰乎其为精,吾见其质,吾闻其声。如或毁之,用不既于成。

·《谢景回墓志铭》

余闻异时宦官之幸,虽隆名尊爵,有纪于时者,往往为之诎焉。又观古之士,能无折身以市于贵势,盖亦少也。信公之所守,则其贤远矣。我铭公藏,不刻其他,惟兹之存,以劝毋邪。

·《都官郎中致仕周公墓志铭》

博士有家,夫人实绍,博士有子,夫人实教。游其门庭,弦咏之声,御其堂奥,宾祭斋明。皇命淑人,维君郡县,问名考德,夫人实践。归哉万年,博士之丘,铭以昭之,无有春秋。

·《太常博士杨君夫人金华县君吴氏墓志铭》

诗始关睢,士莫不知,孰能其家,内外无违?闻岂在多,善成于好,于惟夫人,孰辅而告?妇功之修,母道之行,宜休而劝,不耄以明。绍良配淑,式谷尔后,勖哉其兴,以克有庙。

·《永安县太君蒋氏墓志铭》

在句之阴,有幽新宅。谁筮葬母,瘗铭斯石?子闽余姓,母氏惟陈。茕茕其行,婉婉其仁。善禄有终,名则不泯。

·《建阳陈夫人墓志铭》

程公克壮,万夫所向,奋功发名,乃取将相。云谁公配?妫姓氏陈,文武自出,太姬之孙。归佐休显,自公初屯,序历爵邑,为君夫人。公既树纛,以相为伯,帝曰:“哿矣,夫人好德,能劝其夫,使有嘉绩,往以朕命,赐封大国。”出书五色,玳首金葩,褒之重锦,来告于家。有豫不怠,有盈不侈。致好内外,具宜福履。侔仁鸤鸠,以母诸子。岁时振振,为寿在廷,手笏腰章,亦有公甥。维子之才,而甥又彦,维贵维富,而兼寿善。嗟此婉娩,考终得愿,作诗并藏,为识新竁。

·《楚国太夫人陈氏墓志铭》

俗之坏久矣。自学士大夫,多不能终其节,况女子乎?当是时,仙居县太君魏氏抱数岁之孤,专屋而闲居,躬为桑麻以取衣食。穷苦困厄久矣,而无变志。卒就其子以能有家,受封于朝,而为里贤母。呜呼其可铭也!于其葬,为序而铭焉。

·《仙居县太君魏氏墓志铭》

山朝于跻,其下维谷。缵我博士,夫人之淑。其淑维何?博士其家。二子翼翼,萼附其华。诜诜诸孙,其实其葩。孰去其昌?其始萌芽。皇有显报,曰维在后。硕大蕃衍,刲牲以告。视铭考施,夫人之效。

·《仙居县太君魏氏墓志铭》

朅朅少府,有仪有声,谁相其初,以迄休成?维王淑女,顺妇慈母,内谐尊卑,燕及婚友,锦韬象轴,告命之华,序章爵邑,维荣有家。方大茀禄,以宣宠服。呜呼其徂!葬有吉卜。

·《寿安县君王氏墓志铭》

婉婉女士,彼徐之子,来嫔金宗,有衍其始。帝嘉女子,服位在朝,赐邑用书,象首锦橐。鄱人大家,相望而有,谁则无妇,无姑无母?孝祗顺兹,仰俯皆宜,老终荣禄,于庆有诒,伟欤夫人,协此铭诗。

·《仁寿县太君徐氏墓志铭》

芒乎其孰致而来?奄乎其孰推而往?为之幽宫,覆以新壤。魂浮气游,变化惚恍,宛其德音,尚可追想。

·《宋右监门卫大将军耀故妻仁寿县君康氏墓志铭》

有幽新宫,在阜之阳,庆既造家,乃终同藏。共伯之妻,文伯之母,于嘉夫人,亦绪厥后。磨石摛丹,治铭永久。

·《寿安县太君李氏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