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球化,建立一个征战四海的大企业,这是大多数企业家的梦想。
1998年,格力选择在巴西建立格力空调生产基地,向跨国集团迈出第一步,在同行中最先叩响西方市场大门。当时人们并不看好,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格力成功了。与诸多全球化失败的中国企业相比,格力是一个佼佼者,但是为什么是格力成功了呢?秘诀在哪里呢?
心中的“世界”
2004年发生国美与格力决裂事件后,格力决策层意识到国内竞争已是十分激烈,利润将会越来越低,需要开拓国际市场以增加利润,提高自己抗风险的能力。对于开拓国际市场与巩固国内市场,董明珠说:“不是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风险,而是风险随时都存在,问题是有没有抗衡和预防风险的能力。因此,格力只做空调,从家用空调到中央空调,必须不断向前,不断进步。”
格力决定走向全球化还有一则更久远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末,有一次,朱江洪去考察欧洲市场,在途经法国海关时,工作人员对他是先恭后倨。原来工作人员误以为朱江洪是日本人,当发现他是中国人时,不但蒙娜丽莎般的笑容没了,甚至还故意刁难。
正是这次不寻常的欧洲之旅,激发了朱江洪把“格力”打造成世界品牌的决心和勇气。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企业很难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中国企业在未来的舞台上想要立足,就必须主动和勇敢地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角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才能诞生真正的世界品牌。”朱江洪如是说。
中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是否能持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再考虑投资建厂,是稳健而明智的做法。
当格力开始在全国攻城略地的时候,格力开始了全球化布局,他们的首站就是巴西。巴西是全球金砖四国之一,同样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
1998年,格力开始谋划进入巴西市场,1999年,格力电器决定在巴西建厂。格力公布这个决定后,有人提出“格力电器怎么不去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设厂”的疑问,格力电器表示:“空调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只能在工资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生产,才有竞争力,才有优势。”
1999年底,4名年轻的中国人不远万里,第一次来到位于巴西西北部亚马逊河腹地的玛瑙斯市,负责格力电器巴西生产基地的筹建工作。
语言上有隔阂,饮食不习惯,枪支管理很松散,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同的思维方式,幽幽的乡愁,还有那该死的蚊子……但他们毅然坚持了下来。
2001年6月11日,巴西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2004年,短短三年时间,巴西生产基地走出发展的困境,首次盈利2500万元,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2004年,格力空调荣获巴西最高节能认证——“A级节能标签证书”和“节能之星”奖杯。在参与角逐的众多国际品牌中,只有中国的格力、美国的开利和惠而浦获此殊荣。
2006年,格力空调在巴西最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巴西国家民意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项大规模公众调查中再次脱颖而出,获得了“最满意品牌”奖。这一奖项不仅在巴西,而且在整个南美地区也极具影响力。
现在,在巴西境内,一提起空调,名声最响的就是格力,不但老百姓喜欢用,就连巴西的名人也喜欢用,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就使用了一款格力的壁挂机,当然,球星用的产品都好,罗纳尔多用的空调市价是9000元人民币左右,是一般家用空调的好几倍。
格力的第二站是巴基斯坦。
2006年3月27日,格力电器正式对外宣布,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筹备,第一台在巴基斯坦生产的格力空调已于近日下线,这标志着巴基斯坦格力空调生产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并实现批量生产。这是继南美巴西之后,格力空调的第二个海外生产基地。
与巴西生产基地不同的是,这个生产基地由格力电器与巴基斯坦当地最大的专业空调销售商之一——DWP公司合作建设,并由格力电器提供全程技术支持。该生产基地位于巴基斯坦空调市场重镇——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市,全部生产“格力”品牌的空调产品,年产量规模达10万台,是目前巴基斯坦产能规模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之一。
2006年巴基斯坦的市场容量在60万台左右,包括自有品牌和OEM(代工)在内,格力空调很快获得了大批订单,成为在巴基斯坦占据市场份额最多的中国空调品牌。
格力之所以在巴基斯坦布局,因为巴基斯坦所处的南亚地区是全球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市场,来自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全球各大国际知名品牌,已经纷纷进入该地区。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国家,巴基斯坦目前虽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空调还属于奢侈品,但随着当地的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目前对于空调的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一点,跟原来中国空调市场刚刚起步的情况十分相似。近年来,当地空调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而且该国市场上目前出售的空调产品主要来自于进口,尤其是从中国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中国企业热衷于“低价大量”不同的是,格力空调自进入巴基斯坦市场以来,一直坚持稳扎稳打的发展战略和中高端的产品定位,并采取了自有品牌与OEM有机结合的方式拓展市场,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精美多样的款式,已经在当地经销商及消费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当地畅销的高端中国空调品牌。
1999年格力空调就从中国进入越南市场销售,经过多年努力,在当地经销商和消费者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成为越南市场主流空调品牌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展格力,拓展格力的版图。格力决定在越南建厂。
2008年4月,继巴西、巴基斯坦之后,格力空调在越南的生产基地建成投产,第一台在越南生产的“格力”牌空调在当月正式下线。
越南生产基地位于越南胡志明市著名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内,总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全部生产“格力”品牌的家用空调产品,年产规模10万台,是目前越南年产规模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之一。
格力越南生产基地的设立,将进一步巩固格力家用空调在国际市场的龙头地位。
2009年,世界上两家最大的空调专业化企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在珠海举行盛大的全球战略合作发布会。格力电器和大金都是国际一流的专业化空调制造商,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规模优势。双方在空调核心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将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环保、节能的专业产品,推进变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升级,为开启亚洲乃至全球的空调节能新时代贡献力量。
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大金工业株式会社会长兼CEO井上礼之等双方高层,中国空调、家电行业协会的专家们也受邀前来,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对中国乃至于世界空调业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
能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有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
自主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符号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脊梁,更是一个民族人文底蕴的载体和再现,如人们提起GE就不由自主联想到美国,而索尼更是日本的代名词。董明珠说:“企业的国际化,其实是技术的国际领先,是品质的国际领先。”“对于国际化,我们不能有投机心理,必须做到诚信,这样才能长久。”
现在的格力电器拥有珠海、重庆、合肥、巴西、巴基斯坦、越南六大生产基地。自2005年第一次问鼎家用空调世界冠军宝座后,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现在的产量突破了每年2000万台。格力用自己的产品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喜欢与尊重。
关于格力空调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一则有趣的故事,2009年3月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前,会见了广东代表团女代表。当总书记见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时,毫不留情地当面“批评”格力:“上次我到非洲访问,当地人说格力空调做得都很好,就是有一条不好,他们说下班的时候老忘了关空调!”
听到这里,董明珠有点儿愣了。
总书记话锋一转,幽默地诠释:“他说的意思,是你们格力空调的噪音太小了,根本没想到是开着的!”
顿时,全部人都鼓起掌来。
总书记的“批评”很快传遍了格力电器,令四万员工欢欣鼓舞。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告诉记者:“总书记对我们产品的评价,是对格力电器18年坚持专业化道路的首肯,格力电器将一如既往实施自主创新和精品战略,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一流的空调产品。”
格力的国际化取得了成功,其国际化经验与成就也引起了美国《商业周刊》的重视,2009年8月7日,《商业周刊》刊载国际投资银行家库恩的文章《透视广东:打造中国未来》一文,该文对中国华为与格力大加表扬,认为它们已经凭借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升级,并成为行业领先者。
库恩认为,珠海的格力电器凭借自主研发,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商,它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成就让人惊叹。探究格力的发展,库恩认为,格力电器及其公司董事长朱江洪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他引用了一句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的名言:“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站不起来。”
库恩的分析相当精确,格力确实是靠自主创新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对于创新,格力不是说按利润的比例来分配,而是根据需要来分配资金,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从不“吝啬”,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为了保持自主创新的连续性,格力电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研发中心,成立了空调业独一无二制冷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和机电技术研究院等基础科研机构。
正是靠自主创新,格力电器取得了累累硕果,相继攻克了数码多联、超低温数码多联、离心式冷水机等缠绕空调业多年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相继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媒体村、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主场馆和印度电信基站等重大国际项目,在国际制冷界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了自主创新外,格力空调国际化成功的秘诀还有两点:
第一点是参与分工,迎接产业大转移。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下,一国的竞争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项特定产品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价值链中和同一产品的价值链各个环节或工序上。在价值链分解基础上,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它劳动密集型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它知识技术密集环节,每个企业只能根据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资源,发展自己的特长,专注价值链上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相对多的比较优势。
第二点是因地制宜,铸造全球价值链。
从直接在海外投资建厂和建立销售网点相结合的“格力模式”可以看出,因地制宜地进行海外直接投资,不论参与水平型分工还是垂直型分工,只要以商品价值链增值为依据,以企业自主创新为重点,就能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主动地位。
当前,中国正处于国际贸易摩擦多发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贸易形势,中国部分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如家电、纺织、服装等,可以寻找机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大经济范围内,实现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制造”,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享受资源的最佳配置。
中国的世界品牌
2004年底,格美之争以后,格力集团开始谋划如何在2005年成为空调销量世界第一的品牌。因为2003年开始,格力成为了全球空调销量“亚军”。
然而,2004年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低迷之象,这给格力2005年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变数。一位记者怀疑地问董事长朱江洪,说:“你不止一次说过,到2005年格力空调要创世界空调销量第一,从2004年空调市场的形势来看,格力空调成为‘世界第一’的把握有多大?”
朱江洪爽朗地一笑,回答道:“2004年,格力电器的重庆生产基地竣工投产,这样,格力电器的总年产量突破了1000万台,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销售额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目前,第5期配套工程的扩建工程正顺利进行。我们一直在为争创‘世界空调销量第一’这个目标而奋斗,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不过,整体来说,2005年空调市场形势不好。但不排除有个别企业会逆市而上,比如我们的格力空调,目前内销增长30%,外销增长20%,但对两者我都不满意。2005年,我们定下的目标是增长50%!接下来,我们要全力把增速进一步向前推进。”
那么,如何在全球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成为关键了。
这个时候,董明珠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思想口号——“品牌是企业最强竞争力”。一次会议上,董明珠很严肃地说:“我认为空调业的竞争要凭实力,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应该最终集中在品牌的竞争上。品牌是质量和技术的结合体,未来,产品的品牌效应将会越来越明显。”
朱江洪也说:“中国人不缺产品,缺的是精品,缺的是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名牌产品,格力电器的目标就是要把‘格力’打造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全球知名品牌。”
格力的两大领袖齐心协力,带动格力上下一心,投入到了创造全球知名品牌的工作中。
如何做品牌呢?
格力首先是把好产品质量关,产品质量过硬是品牌站立的基础。
在格力有一个管理条例,被称为“十四条禁令”,可以看出格力如何重视产品质量。
朱江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抓质量就要心狠手辣”。这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朱江洪在意大利考察市场,遭遇国外客户的投诉,经了解原来是一批出口到意大利的空调,由于工人未将空调内的海绵贴牢而脱落,然后被空调风扇卷起引发哗哗的声响。根据现场分析,朱江洪发现这是员工工作不认真引起的,不由得大为恼火。
为了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1995年朱江洪颁布了专门针对日常生产工艺环节质量的“总经理禁令”,员工只要违反禁令中的任何一条,都要被炒鱿鱼。朱江洪说,一个员工如果不重视质量,违反禁令,今天企业不砸他的饭碗,明天他就要砸企业的饭碗。如今,格力电器总经理禁令已经增加至十四条。
对于品质与品牌的关系,董明珠曾言简意赅地说:“品质取信任,品牌赢市场。”遵循这一宗旨,格力在品质建设和品牌维护上,在家电行业中独树一帜。格力首家推行了“六西格玛管理体系”,首次提出“零缺陷”工程的理念,这些措施提升了格力的品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