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如何管员工才会听怎么带员工才愿干
8126100000012

第12章 规制的内涵制止

规制法则的另一个核心内涵是“制止”。什么是制止?企业有一个规定,所有人上班都不能迟到。这是个简单的规定,如果人人都能够遵守这项规定,那么这项规定就达到了消除迟到的状态。那么,很多企业为了防止迟到所设的上班打卡机之类的设备,也就可以不用了。

所以,规制的核心目的不是寻求“用”,而是寻求“止”。规制法则的最高层次是不需要去规制。就像海尔规定禁止走客运通道,这项制度最后变成了员工的一种意识——规则及规则背后的一系列惩治条款,其实已经用不着了。

最好的规制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所以管理者运用规制法则实际上要做的是理顺、培养团队成员的规则意识。假设有一项工作,大家之所以做得很混乱,是因为没有规则遵循,但是一旦规则出台,这项工作就变得井然有序,也没有人会去触犯它——这就是最好的规制效果。

这需要的是规则意识。

一次,前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带着一个代表团在瑞士的日内瓦湖上划船,一名代表团成员喝完了可乐后顺手将空瓶扔进了湖里。在国内,这种情况司空见惯,同船的几个人也见怪不怪。不过,船上有位成员的小孩子从小是在瑞士长大的,孩子看到可乐瓶被扔进湖里脸色顿时就变白了,还十分紧张地告诉了他的母亲,仿佛扔可乐瓶的人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龙永图说,这种规则意识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像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规则是制定出来的,但规则的意识是培养出来的。

规制法则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制定有益于团队发展的规则,更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规则意识的方向上,这是根本。意识通顺了,也就一通百通,管理也就变得更加简单而高效。

奥克斯集团规定,开会时手机不许响铃,否则每次罚款50元。在奥克斯集团尚未制定这项规定时,开会的过程中总有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响,使得会议无法正常进行。于是,管理人员决定,无论会议规模大小,只要会议一开始,与会者就必须都将手机调成震动模式或关机。就这样,之后的会议再也不会受到手机铃声的干扰了。即使是刚刚进入奥克斯集团的新人,也知道必须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开会之前都会自觉调整好自己的手机了。

有一次,一名游客在参观迪斯尼王国时看到一名演员停下来捡地上的垃圾,并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游客问导游,他们有多少管理人员。导游回答说,45000名。也就是说,每一个在迪斯尼工作的人——无论是普通工人还是高级管理者,都是迪斯尼王国的管理者!所有的人都抱有同样的目标,那就是保持公园的良好形象,每个人也都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很多企业管理者有一个误区。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也限定,那也限定,但效果非常有限。原因何在?再严格的制度,只要员工没有规则意识,他们仍然能够想尽一切办法来钻营规章制度中的漏洞。所以,管理者开始严肃处罚,希望借此来重塑风气。这不是规制,这是强权。

管理者首先要有这种心态:企业要的不是强权统治,企业要的是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