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荡三十年(下卷)
8125900000068

第68章 ·2007年:大国崛起 (2)

一些针对“中国制造”的攻击性言论和行动喧嚣尘上,两年前那个宣布“一年内不使用中国商品”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闻记者莎丽·邦加妮在这时候出版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乔纳森·伯查尔写道,“书中有大量表达不满的潜台词,这意味着,在中国崛起的问题上,本书可能成为显示公众忧虑的又一个指标。”对“中国制造”的谴责成为某些政治人物随手拈来的“工具”,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湾市市长马齐奥梯甚至发布命令,宣称将制止政府购买中国货,该市政府不得购买价值50美元以上的中国商品,或一半以上部件为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个有10。7万名居民的小城市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某一国家货物的城市。正是在这种汹涌的抵制风潮中,玩具商之死把矛盾推到了顶点。对中国商品的漫骂、或侮辱式的指责,似乎已经不需要理由,这是当今商业世界最诡异的事件之一:谁也离不开“中国制造”,可是每个人都在表达着对它的不满。《金融时报》的驻京首席记者雷蒙德·马利德描述了西方世界的矛盾心态:“一方面,西方消费者获得巨大好处,另一方面,西方人大声抱怨廉价中国商品正在让当地人失去工作,让中国得到不容置疑的好处。”

张树鸿死后,玩具召回事件的质量责任人确定居然出现了戏剧性的反复。在一开始,美泰公司俨然一付受害者的姿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埃克尔特在向美国参议院作证时认定,事故责任完全在于中国的承包商,他说:“有人对不起我们,造成我们对不起你们。”然而,中国商务部却在调查中发现,美方宣布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不是因为制造质量的问题,而是美方标准的突然改变以及经销商的风险转嫁。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介绍,美国玩具公司大规模召回涉及的2100万件玩具当中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属于所用的涂料和油漆含铅超标的问题,这一类大概有300万件,占整体召回数量的14%。

造成铅含量超标的原因,既有中方厂家在生产管理当中的漏洞,也有品牌经销商在验收环节当中的缺陷。第二种情况则是,美方经销商的风险转移,2007年5月,美国材料测试协会公布了一项针对玩具材料使用的新标准,中方制造商生产的1820万件玩具是根据之前的出口标准生产的,美方经销商以不符合新标准为理由召回玩具,而全部风险及损失则由中方承担。这一调查结果的出现,让国内舆论再度哗然,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被动和被欺压现状逼现无疑。9月21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美泰公司为玩具召回事件向中方致歉,并表示,所召回的玩具绝大部分是由于美方设计缺陷所致,而不是中国制造商的问题,美泰在声明中表示,“愿意承担这些召回事件的全部责任,并亲自向中国人民和所有收到我们玩具的顾客道歉。”

玩具风波的一波三折及发生在今年的众多事件表明,发力于1998年前后的“中国制造”在历经了10年的黄金成长期后,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敏感的十字路口。至少有两个事实让未来的中国制造充满了变数。

一是中国制造商已不堪国际渠道商的压榨。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低廉的中国商品为全球商品的物价平抑提供了巨大的支撑,而流通大公司成为其中最大的得益者,它们与中国制造工厂的利益战愈演愈烈。在绍兴、温州等地的工厂,人们看到这样的景象,在一条生产线上悬挂着不同的商标,有些是显赫的国际品牌,有些是国内制造商的品牌,尽管它们都从同样的生产线上被制造出来,但是贴上不同的商标后,身家就会有一倍甚至数倍的差别。品牌的力量在这些车间里展现得残酷而让人感慨。而制造工厂却很少很从这种差异中获得利益,一位温州皮鞋工厂的总裁诉苦说,“中国皮鞋的出口目前完全制约于欧美的几家大的渠道商,它们对付我们的唯一办法是压价,压价和不断的压价。一双皮鞋,它们只肯给5美元的价格,我们如果要求再高一美分,它们马上就转身到别的工厂去了。

那么,制造5美元一双的皮鞋,我们会用怎样的皮料?进行怎样的节约?不就是可以想象的事情了吗?你能够指望用5美元做出来的皮鞋会是质量一等一的吗?况且,随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皮鞋厂家的出口生意已经成了一块鸡肋业务。”今年7月,中国最大的袜业制造企业浪莎集团宣布,月底交完最后一批货后,不再接受沃尔玛的订单。这家企业每年向沃尔玛提供500万美元的商品,然而因利润太薄,最终选择了放弃。【由国际品牌商和渠道商控制的舆论,似乎一直在强化对中国制造的矮化和诋毁。2007年4月,《环球奢侈品报告》中文版宣称,它通过调查发现,有86%的中国消费者因为奢侈品标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而不愿意继续购买,对于信仰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来说,“中国制造”已成为炫耀式消费的障碍之一。这份报告说,“目前的状况是谁承认在中国设厂生产,谁就会被踢出奢侈品这个圈子。”】

二是随着人民币升值及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第一次出现递减迹象。今年7月,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6%,这是十多年来最急剧的增长。食品价格猛涨15.4%,由于农业区的家畜爆发疫症以及严重的洪水,单是肉类和禽类就涨了45%。而且通胀不仅仅是国内问题,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很多产品的供应国,中国大陆的成本提高会体现在全世界沃尔玛及其他大零售商的货架上。美国商务部表示在2007年的上半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品价格上涨了4.1%。这是自美国在2003年开始追踪中国进口品价格以来增长最快的,而且远高于美国2%的通胀率。

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彩电2255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48%,其原因,除了人民币升值、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外,还受到国外专利费上调的制约――由于中国企业欠缺核心专利技术,每出口一台电视机,需缴纳10美元左右的专利费。《时代周刊》在10月底的报道中分析说,“一些人在警告,低价中国产品帮助全世界维持异乎寻常稳定的物价的岁月已经到头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在接受访问时认为,“中国出口品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这将促进全球通胀的复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中国战略家本·辛芬德费尔则说得很简洁:“在过去十年,中国是通缩势力,在未来十年,它将是通胀势力。”

就这样,关于“中国制造”的话题还将持续延烧。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样的“蝴蝶效应”正活泼泼地发生在中国与世界之间。而张树鸿就像一只无辜而悲情的“蝴蝶”。

今年的中国股市,只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全民狂欢”。这是自1999年之后,资本市场的又一场无度盛宴。自去年上证股指突破2000点之后,股市的的复苏已成事实,它曾经在2月底出现过一次有预谋的大洗盘,紧接着便是一路高歌。在4月到9月的半年时间里,股指连连上攻,热点频繁转换,市场价值呈几何级的膨胀,市盈率高达五六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股票相当之多。

在这段时间里,新开户的股民每天多达30万人,涌进来的这些人不仅仅是城市白领、理财老手,而是大学生、农民、小商贩、邻居的张大妈,各地的典当行的生意兴隆,很多人抵车、抵房、向银行贷款,冲进仍在不断上涨的市场,他们或许连P/E值都不懂是什么意思。一首由杭州女股民创作的网络歌曲《死了也不卖》成为了很多人的手机铃声,这首歌是这样唱的,“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投资中国心永在。”还有人甚至填词翻唱《国歌》,“起来,还没有开户的人们,把你们的资金全部投入诱人的股市。中华民族到了最后发财的时刻,每个人都在发出兴奋的吼声:买进,买进!我们万众一心,冒着被套牢的风险,钱进,钱进,钱进进!”到5月25日,沪深两市的账户总数突破1亿户。

8月9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达到21.147万亿元,超过去年21.087万亿元的GDP总量,这意味着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首次超过GDP总量。如果把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市值计算在内,中国股市总市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8月23日上午,在万众期盼中,上证指数一跃突破5000点大关,从而实现了中国股市历史性的一次跨越,在很多交易日,中国股市的成交额甚至超过亚洲其他市场的交易总和。

随着资本市场进入到了历史最繁荣的时期,中国公司的市值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度。到8月份,中国铝业的市值,已经超过全球最大的两家铝业公司市值的总和,深圳万科的市值,竟比美国最大的4家房地产公司市值之和还要高出40%。10月16日,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提供商彭博社公布数据显示,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0大上市公司中,中国公司已和美国公司平分秋色,各占4席。其中中石油排名第2,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和中国石化排名依次为第4、第5和第8。这条新闻发表后的20天,中国公司再一次震惊世界商业界,11月5日,中石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高开,市值达到1.1万亿美元,不仅一举愿摘下“全球市值规模第一”的桂冠,并一举将历史纪录整整扩大了一倍,高于紧随其后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和通用电气的市值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