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荡三十年(下卷)
8125900000038

第38章 ·2000年:曙光后的冬天 (5)

很难想象这就是蓝田公司生产野莲汁、野藕汁的部分设备,水管已经生锈了,阀门、压力表也是锈迹斑斑,装化学原料的玻璃瓶不知道已经放了多长时间了,流出来的汁液已经泛黄了。”他们得到的财务报表显示,“蓝田的巨额收入从会计角度无法最终确认,蓝田的业绩真假无从辨别。”事实就在阳光下坦荡而残酷地呈现着,撒谎者却敢于肆无忌惮地横行天下,这便是资本游戏台面下的黑暗。随着新闻舆论的参与,相关银行相继停止了对蓝田股份的贷款,2002年1月,蓝田董事长保田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接受调查。在几个月里日夜失眠的刘姝威“侥幸”胜出。在2002年度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她成为继吴敬琏之后当选的第二位学者,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说了一句话:“集体失语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除了蓝田股份,另一个遭到报应的是去年最活跃的大庄家――中科创业的吕梁。

吕梁之败完全是信心崩盘所导致的。在他的肆意炒作下,中科创业已经创下连续22个月股价持续上涨的奇迹,便在这样的时候,那个与他联手坐庄的朱焕良沉不住气了,他开始暗地里出货套现,然后雇了几条小快艇把数十箱的现金偷运出了国境,其数目应该在11亿元人民币左右。到年底风声日紧,那些跟着吕梁做“老鼠仓”的人也有点慌了,于是不断抛出股票,这些蛛丝马迹很快被外界察觉,普通股民本来就对高位的股价颇为敏感,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诱发大规模的出逃,于是,建在一片谎言之上的中科神话陡然倒塌。中科创业的股价崩盘是从12月25日开始的,在度过了一个吉祥无比的平安夜之后,高傲了将近两年的股价在圣诞节这天突然高空栽葱,一头摔在了跌停板上,更可怕是,这一跌停就是一连9个,股价从33。59元一路下跌到11。71元,50亿元市值旦夕之间烟消云散。中科创业的崩塌迅速波及中科系的其他成员,中西药业、岁宝热电等均上演跳水惨剧,股价数日之内腰斩一半。

这是一场预言中的失败。吕梁故事的尾声是这样的:2000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他打电话约见媒体记者,声称自己正写作自述,将把真相全部大白于天下,据他说,参与中科炒作的机构多达400多家,都“非常的有名”。全中国的媒体都屏声息气地期待他揭开那只神秘的“黑暗之盒”,吕梁会是一个说出真相的“伟大的叛徒”吗?开年后的2月3日,吕梁被北京警方在家中抓获,9日,被监视居住的他突然神秘失踪,从此再无音讯。据称,“那天他披着军大衣潜离,消失在初春亚运村川流不息的人流中。”他的结局大概有三种:至今潜藏在国内的某个地方;出逃到国外的某个地方;被人谋杀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无论死活,那个文学青年吕新建、股评家吕梁和庄家K先生都不会——或者没有机会说出所有的秘密了。

【企业史人物】

霸王宿命

倪润峰主政时的长虹曾经无比眩目,巅峰的1998年,其销售额占到当时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四川省GDP的15%,一厂之兴衰直接干系巴蜀经济。在中国家电业,倪润峰睥睨天下,以风格强悍闻名,向有“霸王”之谓。每次家电巨子聚会,长虹都因血腥的低价竞争被围攻炮轰,实施囤积彩管战略后,他更成了行业内人人痛恨的“公敌”,每当此时,倪均肃容以对,宛若泰山之不可崩。然而,如此枭雄级的强人却在体制变革上柔弱得象一根苇草。1999年前后,TCL、创维及康佳等华南彩电公司纷纷来长虹挖人,绵阳长虹总部的大门口有一家长虹大酒店,这些公司便在这里长驻人员,凡是长虹的技术骨干均以3倍乃至更高的价格挖走。倪润峰目睹此景却措手无策,徒呼奈何,有用的人留不住,不要的人却开不走,他曾经很坦率地对《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说,“长虹是四川山沟沟里的一个老牌军工企业,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十分复杂。这跟沿海地区的企业不一样,所以,哪怕是辞退一个人,都有可能牵涉十几个甚至一二百个人,难度相当大。”在任职董事长期间,倪润峰的年薪为20万元,还有2.6万股长虹股票,这些所得与李东生的12亿身价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痛感国营体制之落后,倪润峰遂下定决心要搞产权改革,在一次接受台湾记者的访谈中,他毫不避讳地说:“目前政策很明确,因为彩电是竞争性产品,未来国有股会逐步退出,让长虹成为民营企业。”根据他的构想,国有股减持及实行管理层的MBO是长虹的必走之路。然而,作为一家中西部地区的最大家电企业,又带有军工背景,其“高贵”身世及显赫战绩反倒成了长虹转制最大的阻碍,种种产权变革方案似乎都不适合长虹,在这样的拉锯与争论中,倪润峰数次坦言“绵阳当地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关心,有些不该政府关心的也关心。”他甚至还提出了“迁都”的想法,想把长虹总部搬离绵阳、甚至迁出四川省。渐渐的,他成了国有大股东眼中的另类。1996年至1998年,长虹集团曾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电子企业百强之首,1999年,桂冠失手,2000年,跌到第5位,也是在这一年,倪润峰悍然发动的彩管囤积战失利,他被迫宣布辞职下台。

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仅仅过了8个月,已经57岁的倪润峰居然重新回炉,再次披甲出任董事长。当时很多媒体认为这次不寻常的复辟意味着倪润峰的改制方案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长虹民营化已曙光不远。倪润峰复出后,当即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将长虹集团从产权上一分为二,其中,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和最大股东,持有53.62%的股份,拥有绝对控股权。两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集团不干涉股份公司日常运营,两家共用长虹品牌。根据倪润峰的描述,”组织结构调整完成后,集团公司主要立足公司长远战略方向,研究部署投资方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股份公司以现有业务,按照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要求,保持运作的独立性,以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最高目标。”将集团与上市公司的职能剥离,是所有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必经的第一步,其后的步骤就应该是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改造,然而,倪润峰走到这里,就再也寸步难进了。接下来发生的资金风波,让长虹改制变成了一场大雾中的阴谋。

倪润峰复出后,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合作对象是美国一家名叫APEX的华人公司,创办人叫季龙粉,他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县人,早年务农做工,后赴美读书经商,1992年他将美国的废金属回收销往中国大陆,颇是赚了一点钱,稍有积累后就办了一家叫APEX的公司。APEX的主业就是把中国低价的DVD播放机销往美国市场,2001年APEX的DVD进了沃尔玛,第二年超过索尼成为美国第一大DVD供应商。美国《时代周刊》在2002年载文称,季龙粉是下一代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15个商人之一。APEX之崛起,其秘诀有二,一是中国商品的廉价,售价一般只有其他品牌的一半,二则是季龙粉以拖欠货款为能事,跟国内企业做生意时,他一开始往往要货很多、付款及时,等到取得信任、货量大增之后,他便突然耍赖拒付,APEX先后拖欠宏图高科DVD货款2。15亿人民币,拖欠天大天财DVD货款3562万元,拖欠中国五矿货款2200万美元。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商人,成了长虹彩电出口的经销商。重掌大权的倪润峰亲赴美国考察,与季龙粉定下合作战略。

后来发生的情节扑朔迷离。2002年,长虹彩电出口7.6亿美元,其中季龙粉代理7亿美元,APEX因此成为全美彩电的第五大供应商,长虹则高调宣布海外战略获重大成功,境外业务增长660%,占彩电总销售收入的44%。2003年,长虹彩电出口8亿美元,季龙粉代理6亿美元。奇怪的事情是,一车车的彩电运出去却没能换回一把把的美金,季龙粉总以质量或货未收到为借口,拒付或拖欠货款,其实,双方签订了规范的出口合同,接货90天内APEX必须付款。据报道,长虹的海外营销部发现业务风险,曾下令不准发货,但神通广大的季龙粉总能说服高层继续发货。

2003年底,长虹专门派出高管赴美与APEX交涉,但季龙粉撇下这些人,杀回绵阳会晤高层,结果,2004年初,长虹又发了3000多万美元的货给季龙粉,几乎与此同时,两位负责APEX项目的经理均在劳动合同期满时同时离开了长虹。就在这段时间,长虹的应收款黑洞受到了财经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关倪润峰的各种传闻满天乱飞,2004年6月29日,长虹公关部对外宣称,“我们从没有听说董事长要离职的消息,就在前一天他还与美国微软全球副总裁在成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仅仅9天后,四川省政府突然宣布免去倪润峰在长虹的一切职务,转聘为省政府经济顾问,理由为“到了60周岁的退休年龄”,彼时,倪本人正在北京开会。半年后,长虹集团在2004年年报中承认,海外业务亏损36.81亿元,长虹神话顿时破灭。

长虹在海外业务上的资金黑洞耐人寻味,实际上,在过去很多年的经营管理中,倪润峰对资金的控制十分严苛有效,2001年,倪润峰曾经算过一笔帐,“过去15年中,长虹的销售总额为840个亿,但呆账坏账,按当时的价格,就1亿多一点。有些还收回了,那就还有7500万。按工厂成本算,那就是5000万。库存有一些,但有个正常库存和超正常库存,超正常库存应该有个100来万。”那么,如此重视资金流的倪润峰为什么在APEX业务中大失风范?其中蹊跷,给人留下重大的想象空间。财务专家郎咸平教授在一份长虹案例分析报告中披露,“倪润峰在退隐期间曾到美国访问,复出后就与APEX签下合作协议,安排自己的女儿在APEX公司担任董事。其女曾任中华数据广播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03年,APEX以3亿港元现金受让香港上市公司中华数据广播大股东54.06%的股份。”郎咸平还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投资运作现象,“从2000年开始,长虹搞了一个高达10亿的代客理财,代客理财应该计提跌价准备,但是长虹没有按照程序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虹对此的解释是,这些应收账款都在1年之内,根据经验都可以在第二年收回。根据长虹的报表,我们发现他2000年有99.92%的一年期应收账款,2001年有99.80%,2002年有99.76%都不计提,而这些应收账款从来没有收回来过。”郎咸平推演认定,“长虹为什么要储备这么多的可计提资产呢?我认为只有一个结论:倪润峰是想等到MBO时机成熟,一起计提,使长虹成本上升,造成企业亏损假象,股价下跌,企业净资产下降,他可以低价收购。”著名咨询师赵民在评说长虹现象时曾分析道,象长虹这样的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大型公司,其真正战略决策者在企业外部,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它们的失足是必然的。

在中国企业史上,国营企业的经营者们是非常独特而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身陷僵化的体制,肩负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却在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试图将自己管理的企业带入市场化的轨道。倪润峰与张瑞敏、柳传志、潘宁等人,均是靠市场开拓而崛起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尽管权属国营或集体,实则都十分的弱小或陈旧,全凭其企业家创新精神,斩荆披棘终成一时之翘楚。然而,这些新型国营企业家都面临共同的困扰,体制、产权、决策监督、企业成就与个人利益,这些话题如一个个庞大而难解的乱线团让这些国字号的当家人们日日苦恼。少数的先觉及侥幸者逃出了篱藩,大多数成为了变革的牺牲者和试验品。在中国商业界,国营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是个人素质最为优异、责任心也相当强的一群,然而客观地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除了垄断性产业之外,我们鲜有看到真正的成功者,而且也无法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成功定律。“家电霸王”倪润峰正是深陷这个巨大的“宿命”,左冲右突,阳谋阴谋使尽,终于不得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