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激荡三十年(下卷)
8125900000034

第34章 ·2000年:曙光后的冬天 (1)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沈灏《南方周末》元旦发刊词2000年。

2000年1月1日,在中国大地上,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射在浙江省温岭市一个叫石塘的临海小镇上。新华社记者用抒情而充满寓意的笔调描写道,“渔灯点点,在海港撒下粼粼波光,渔民敲响大鼓,鼓声震撼黎明前的黑暗。海天之间,由浅黄而橘黄,转眼腾起万道光芒,映红长空,彩霞满天。”记者接着又很现实地计算说,第一缕曙光为无名小镇石塘带来了1·2亿元的商机。

这种不无浪漫而无比务实的笔调体现了那个时期的公众价值观。相对的,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周刊《南方周末》则在“新年发刊词”中用一种更为坚定而煽情的笔调说: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由30岁的传媒人沈灏执笔的这篇发刊词在中国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中传诵一时。人们联想起整整100前的一个星烛暗夜,27岁的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赴日本流亡的海船上写下的那篇《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梁氏研墨为文之际,正是诸国列强瓜分中国的绝望时刻,而百年以降的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于成了一个令人血脉贲张的事实。

一种巨大的百年感慨让无数中国人心旌荡漾,情不能禁。

这是新世纪的第一年,整个世界都在重新想象中国。

亚洲最资深的政治家、77岁的李光耀出版了自传《李光耀回忆录》,他深情地回忆了22年前与已经去世的邓小平的那段交往,他继而预言,“中国有可能实现其到2050年成为现代化经济大国的目标,它将以一个平等和负责任的伙伴参与世界贸易和金融活动,以及成为世界重要成员中的一员。如果它不转移教育和经济两大发展中心,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这就是中国50年的一个构想――现代化、自信和负责任的大国。”

从年轻的沈灏到年迈的李光耀,谁也不能否认,中国以短短20多年的时间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生在这里的每一个变化在让人惊奇。不过,也许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真正能够体会到,在这场伟大的经济运动中所伴生着的失落、痛苦与彷徨。

今年6月1日,新一届的世界博览会在德国汉诺威举办。著名人文作家余秋雨为凤凰电视台做一档“欧洲之旅”的节目,刚刚途经此城,他专程去了中国馆参观。他看到很多人在场馆门口排队,由于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馆成为博览会最受欢迎的场馆之一。但是,“中国馆找不到主题,更没有一个构思,门外照例是长城照片和京剧脸谱,里面除了有一个简单的三峡工程模型外,稍有印象的只有两点,一是幻想中的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模型,二是以一个针灸穴位人体模型为中心的中医介绍。这实在是草率得太离谱了,不知在骄阳下排着长队的各国观众,看了作何感想。”

这样的景象让余秋雨感到很郁闷,他十分警觉地写道,“各国都以异样的真诚争先恐后地向世人承诺,自己将在新世纪投入革新创造,相比之下,中国馆的差距是整体上的。展览做成这样有点偶然,而这种偶然背后却隐伏着一种文化精神生态上的必然。”

余秋雨的忧虑如一团搅乱了的中国蚕丝,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解起。

今年4月,一直高傲地一路上飙的美国纳斯达克股市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突然调头下坠,综合指数从最高的5132点在半年内跌去四成,85000亿美元的公司市值蒸发,这个数值超过了除美国之外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年收入。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一家公司就损失了1000亿美元的帐面资产,在10年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值能够超过这个数目的。几乎所有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都遭遇重挫,思科的市值5792亿美元下降到1642亿美元,雅虎从937亿美元下跌到97亿美元,亚马逊则从228亿美元下跌到42亿美元。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用不无黯淡的语调写到,“泡沫破灭了,经济陷入了衰退,这种结果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建立在虚假根基之上的喧嚣的90年代,最终将走向终结。”

随着全球互联网泡沫的大破裂,在美国上市的几家中国公司也不能幸免,新浪的股价跌到1.06美元的低点,搜狐跌至60美分,网易则更惨,它的股价一度只有53美分。稚嫩的中国互联网经济早早地进入了“幻灭的低谷”。日后来看,这也许是一段必经的苦痛,初冒的嫩芽惟有经历一番寒霜的历炼方能成熟。

纵观天下局势,纳斯达克的崩塌对中国经济的现实影响并不大,反倒让我们有了水落石出、一枝独秀的表演机会。【经济学家樊纲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开始于2000年的国际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为IT泡沫的破裂,而中国因为是一个后发国家,我们的IT产业还没有真正和世界同步,因此受到的打击和冲击比较小。他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中国有点幸运。】

今年,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好年景。在即将加入WTO的利好推动下,从年初开始,宏观经济景气就明显上扬,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最让人意外也是振奋的景象是,一向萎靡不振的国有企业居然表现最为抢眼,它们的数量大为减少,效益却飞速提高,全年共实现了2000多亿元的利润,同比增长140%,创下90年代以来盈利水平的最高记录。这一切,当然是“国退民进”的战略调整所带来的。

从两年多前开始的这项改革一直在坚定而不无忙乱中进行着。正如我们在之前已经描述过的,由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出台产权清晰化改革的具体方案,所以各地的民营化试验呈现出各显神通的状态。而在那些国资垄断的领域,变革也同样在进行中,不过表现出来的方式却不太一样。今年9月的《中国企业家》上描述了三种变化,一是大规模整体海外上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石油等先后在纽约或香港成功上市,一向保守的国家公司集体“闯海”,绝不止是个普通境外融资问题,这其中包涵了主动变革的巨大决心和痛苦抉择。

二是基于打破垄断、增强竞争的大跨度拆分重组,在世人对电信等行业的一片指责声中,“寡头”们不动声色地对自己举起了手术刀。中国电信一分为五,中国石油、石化重新分家,中国民航酝酿重组,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就地解散,中国五大军工集团五分为十,几乎所有的老牌国家公司都在“分家”。三是国家公司的企业家群体浮出水面,初显企业家本色。作为上市和重组的两大变革的直接操作者,这个一贯低调求稳的群体被推上浪尖,他们身上的企业家潜质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和展现。国际媒体也同样观察到了这种变化,《亚洲华尔街日报》在一篇述评中认为,这些垄断企业的新行动,表明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

以石油石化行业的变局,可对上述判断做出佐证。2000年,全中国最紧俏的商品是加油站,在一些地方,它的价格一年内狂涨了三、四倍。加油站抢手,不是因为它特别的赚钱,而是因为有人在哄抢。

石油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根据WTO的规则,中国一旦加入该组织后,将在一二年内将成品油进口关税降至6%,三年内放开零售,五年内放开批发。为了应对这种势必出现的竞争态势,1998年,一直处于独家垄断的中国石油石化行业进行了一次大重组,组建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公司,按当时的规划,两大企业切分了全国的油田资源和炼油企业资产,在业务上则实行以长江为界的“划江而治”,这种方案看上去既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格局,又避免了面对面的业务竞争。

两大石油集团组建后,立即展开了对加油站的争夺。在它们的决策人看来,只要能够在跨国石油巨头闯进中国之前,将所有的加油站收入囊中,那自然就可形成一道“马其诺防线”,至少有了谈条件的空间。2000年,中石化率先宣布在5年内斥资251亿用于收购加油站(实际上,到2003年末这笔费用就超过了400亿),中石油随即提出了完全相似的收购计划。根据“划江而治”的原则,两大企业应当在各自的地盘上收购,可是,这条约定很快就被突破,全国各地的加油站顿时成了纷抢的对象,在当时,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兴建一个加油站的成本约为6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在收购大战中,因两大巨头竞买导致出售价格水涨船高,一些热门的站点一年之内涨了三到四倍。据《南方周末》的报道,两家不计成本的抢夺抬高了价格成本。在四川,收购一家加油站的费用大约在200万-800万元不等,而在深圳、广州,一般都在1000万-1500万元左右。

在福建省石狮市,为一间位居要津的中型加油站,中石化和中石油争夺了十几个回合。到2000年底,中石化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加了9000多座加油站――也就是说每天收购将近30家,使整个集团加油站的总数达到25000多座。中石油则新增加油站4530多座,加油站总数达到11350多座。之后三年,全国8万家加油站大多被两大公司猎获,民营资本几乎全数退出。【这种排挤战略一直在执行中,民营加油站的成品油货源主要是当地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如想从其他渠道进油,它们没有批发经营权,不被允许。2007年,全球油价持续上涨,中石化和中石油采取了“停批保零”的策略,只保证直销和本系统内的直属加油站、加盟站的零售供油,对民营加油站停止了批发业务,这直接导致大量民营加油站闹“油荒”。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两大石油公司对系统内外成品油经营企业要一视同仁。于是,两大公司推出了“价格双轨制”,“低价油”专供其直属加油站,“'高价油”则用于对外的批发。】

除了把现有的加油站收入囊中之外,中石油和中石化还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实施了两大垄断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