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皇后看到太宗病重,为了自己的私心,找来后宫的王继恩想让他帮忙,能否在太宗驾崩之后,立自己的大儿子赵元佐继成大统。
精明的王继恩发自内心一百个愿意,因为他当初从中得到过甜头,因为自己扶立新皇有功,让他一下子在后宫有了很高的地位。
国家的未来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当了皇帝之后,对他们更加有力,对他们的荣华富贵能平稳的保持下去。
赵桓当位对他王继恩有什么好处呢?以往的那些荣宠怕的是全都将失去,而要是自己配合李皇后,另外立一位新皇帝。
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他同样还会向以前那样,再次成为扶立新皇的功臣。
今天李皇后主动找到自己,再次密谋这件事情,这对他来说,不过是轻车熟路,老调子重谈一次罢了,有何不可呢。
两个人一拍即合,王继恩心里暗自欢喜的想着,要是自己帮助皇后的亲儿子赵元佐夺下皇位,那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赵元佐怕的是没有那个掌控天下的本事,很多国家大事,那将会由皇后和自己来操控了,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不就有了实权了吗?
以前自己虽然有扶立新皇的有功之臣,只是太监不得过问朝中之事,新皇又是一个成熟的主子,让他那里敢伸手管一点朝中大事。
而要是立赵元佐情况就不同了,他处理不了的事情,自然就会由他来掌控,日后朝中大臣再见到自己,那可就不完全是表面那样尊敬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甜滋滋的,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着,这件事情一定替明德皇后办明白一些,请她尽管放心。
王继恩和皇后密谋了一阵子后,心里也有些不太踏实,怎么说赵桓在朝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对于政变,改立皇帝这么大的事情,那可不是小事。
轻者入狱,重者掉脑袋,为了确保这件事情的万无一失,他和太后商量完之后,又晃当当的走出宫去,直奔观星官的住处赶去。
他心中有事,而且是关系到未来国家命运的大事,自然非同小可,他去找观星官,是想让他帮忙断看一下,未来的皇帝会是谁呢。
他到了观星观的家里,对于他的内心真实想法,自然不能说实话,两个人一见面,先是客气套了一下,然后他一付关心国家大事的样子对他说:
“主上现在病极重,定然会新立皇帝,此关国家未来运,心系国运心难安,到此特询天之道,谁能掌起国家任。”
星官看到皇帝的红人,王总管赶到他这里来,这可是多年难遇的大事情,赶紧的热情相待,等他坐好之后,询问起天象来,坐在那里想了想小声道:
“实不相瞒公公问,最近观星出异事,新王星围暗不明,难断其中是何意?今日相问道实话,此事万万不要言,此关国家重大事,传了出去掉脑袋。”
王继恩一听这话,心中不由的暗自开心起来,他心里太明白不过了,要是立太子赵桓,国家的未来全大仰仗年轻的太子。
此冲前来,他就是想看看是否对新王星有利的一面,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得好好的观察一下星向才行,看赵桓能否为宋朝的将来,掌起大任来。
他之所以那么轻松的答应了皇后,共同策划着,改立新帝,那是因为在他看来:
赵桓不过是一个书呆子,对人又有礼貌,多数是精明的很,装出来的,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李皇后的亲儿子,在没有登上皇位之前,地位是不太稳定的。
所以才这么小心翼翼,好更多的来拉拢人心,而就凭借着他的本事,真要动起暴力来,一个只懂稳文弄墨的小儿,自然会吓的一无是,处乖乖就犯。
要是说能把他吓的尿裤子,那有些过份了,而要是把他吓的瘫在地上,那完全是有可能的,如今观星官如此一说,正合自己的心意。
而对于观星官来说,自然不清楚他最终是意思是什么,趁着夜里正是晴朗多星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有多准确。
他还特意将王继恩领到院中,用手指着星空中的星象,有板有眼的,细心的给他讲解着,他最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可能出现的变动。
星官这么细心的给他讲解着,不过是向他显示自己的本事,非同一般,根本就没有想的太多,也不知道王继恩此来询问这事的最终意义。
他们两个人坐在院中,边品着茶水,边闲聊着,慢不经心的望着空中,分析星际之中,出现的某种情况,所代表的目前所代表的含义。
王继德装着一付,并不是十分在意的样子,可听的他心里暗自开心高兴起来,不停的琢磨着,王星昏暗不明,那还用说吗?
当然是暗指着,皇后和我所策划的宫庭政变的事情,看样子,赵桓当皇帝的可能性基本上在自己的操纵之下,完全没有戏了。
这即是天意,我就应该顺应天意,改变现实,不然那我不就成了宋朝中的罪人了吗?而要是顺应了天意,我不就宋朝的贵人吗?
他样想越开心,越想越高兴,赶紧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太宗病越来越厉害,说不准那天便可能驾崩了。
在太宗驾崩之前,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做的圆圆满满的,明明白白的,不给别人任何的机会,以便顺利完成此项大事,确保皇后能顺利掌控朝政。
这俗话说的好,人算不如天算。
也该他和皇后成不了事,就在王继恩匆匆忙忙的刚刚离开这里不久,宰相吕端闲来无事,也来到星官那里坐客,两个人坐那里闲谈起来。
星官为了证明自己的观象的本事,乃天下一绝,坐在那里便无意之中,谈论到了太监王继恩,刚才前来询问星象的事情。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正在太宗病重,新皇将即位的时候,太监不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突然关心起星象,关心起国家大事来。
这让吕端不由的,对这件事情,引起了格外的重视,当着星官的面,他自然不方便说的太多,坐在那里闲聊几句之后,也顺便问了一下这段时间的星象。
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之后,吕端默默无声的回到府中之后,赶紧找来知近的大臣们,密秘的商量起他感到困惑的事情来。
吕端太知道王继恩那两下子手段了,当初太祖病重的时候,他就在这里面作过手脚,迫使太祖的儿子没有继承大统。
这件事情朝中所有的老臣,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今天他在太宗病危之时,又关心起国家大事来,这里面肯定藏着更多的隐情。
即是这样,如何才能防备突然发生的政变呢?为了防备万一,他和身边的贴近人,用心的商量着,有关国家关键时候的重大决策。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事前先跟宫中的护卫队取得好联系,密切关注着皇宫中所发生的变化。
一来防备在这紧要关头,太监篡权当政,祸乱天下,二来,为了确保明正言顺的太子顺利登基,稳定朝中局势。
提前将极有可能的变化,全部用心的规划一下,提前作好预防工作,作到万无一失,别出现太宗时期的可怕漏洞。
吕端特别小心的防备太监王继恩,那也是有原因的,作为一朝的宰相,深得宋太宗的赏识,自然有过人之处。
在宋太宗在身体强壮,掌控朝政的时候,就曾经对他有过这样的断言:
说吕端是一个“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明白人。”
可见对来端的凭价有多高,对他的信任有多看重了,吕端在星象官那里听说太监王继恩的出现,让他一下子引起了怀疑。
此刻正是太宗病重之时,王继恩突然不安份起来,这又是何意呢?他对王继恩的防备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早年王继恩就是一个很善于专营,又特别精明的太监,最初宋太祖暴卒之前,宋太祖的儿子都以成人,本应该顺利成章的登基坐上皇位。
而天下的事情往往都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测的事情发生,当初在宋太祖临终时,只有王继恩和皇后在太祖的身边。
当皇帝太祖驾崩,任何人都不知道消息,自然得派太监赶紧,去通知当朝的宰相,及太子或者当立的人,尽快的赶到皇宫来。
将准备继任皇位的接班人,到来之后,好在第一时间找来主持大局,这么大的国家不能一日无主。
当皇后看太祖眼看有就不行的时候,急忙派身边的太监王继恩,去召太子赵德芳尽快的进宫继承大统,来主持大局。
没有想到王继恩特别精明着,他在外边跑了一圈之后,竟然把赵光义也就是太祖的弟弟找来,当了皇帝,也就是现在的宋太宗。
当时搞的皇后都有些吃惊起来,感觉此事太过于离奇,而在这个紧要的时候,又无法更改了,只得让宋太宗继位。
因为宋太宗的皇权是偏得的,他心里特别明白,朝中大臣心中有不服气的,另外也让他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那就是,这皇位随时都可能移至他人之手,所以他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之后,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做好三件事情,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一件事,那就是尽可能的证明给大家看,自己当皇帝那是顺应天意,顺应民心,是合理合法的。
而要时证明这个问题,他就得在这个位置上尽心尽力的,全心为民办事实,让大家心里服气,来安定自己的权力;
第二件事情,那就是等他百年之后,自己的皇位一定要传给自己的儿子,不能让他的巧取,再次从他的身上重演;
第三件事情,那就是让自己的功绩和威望,一定要盖过自己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