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开国帝王的大谋略
8118000000022

第22章 隋文帝杨坚——迷信鬼神又怕老婆的皇帝(4)

杨坚听了,沉吟不语。这时已是夜幕降临,倦鸟归林。城中的百官,备齐了车驾,纷纷来迎。高颎又连连苦谏,杨坚才勉强登辇。独孤皇后自觉做得过分,痛哭流涕向杨坚认错:“贱妾因一时的愚忿,倒触怒了圣上,自知罪该万死。深愿圣上垂察,贱妾及笄来归,数十年夫妇,从未与圣上相违。今因宫人得罪了圣上,还望宽恕。”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杨坚也已无可奈何:“朕非得新忘旧。只是你怎能如此残忍,竟将尉迟贞赐死。要知道昨天实际上是朕强迫她,而不是她来勾引朕的。你怎能罪及无辜?如今事已至此,说也无益,不必多说了!”独孤皇后含泪拜谢,依旧并辇入宫。从此独孤皇后的行为方才有所收敛,但仍不容许杨坚过分。

一般认为,女人的残忍性一般不如男人那样突出,她们的防御性心理状态远比其攻击性心理状态强。然而,一旦她们有权力和机会处决她们长期仇视和忌恨的人,发泄其内心蓄积的怨恨,她们的攻击性心态就表现得异常明显,其残忍性心理特质甚至比残暴的男人要高得多。然而,女人的盲目嫉妒最终伤害的只能是别的女人,而并不能摧毁封建的夫权制度。

次年的八月中秋晚上,独孤皇后一病去世,年未五十。杨坚自从独孤皇后殁后,为结发妻子办完丧事,便以年逾花甲之高龄,奋起余勇,接连宠幸陈宣华夫人与蔡容华夫人。陈宣华夫人原是陈后主的妹妹,生得国色天香,闭月羞花。蔡容华夫人也是南国佳人,一样风流娇媚。二人早已入宫,杨坚也早有意,只是以往碍于独孤皇后而无缘得幸。从此隋文帝日日欢宴,时时歌笑,比独孤皇后在时,放浪了不少。

废易太子祸起萧墙

杨坚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这在历代帝王中较为罕见。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季为越王,杨谅为汉王。杨坚非常满足,曾公然说道:“前代皇帝内宠太多,往往由于嬖爱而废嫡立幼,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会和睦相处,不会像前朝那样发生争夺。”只是隋文帝这样得意地宣布时,宫中争夺继承皇位的斗争早已在进行了,只是他没有察觉而已。

杨勇是杨坚的长子,幼时颇得父母喜爱,故在杨坚做隋王时便被立为世子,后来被确立为太子。开皇初年,杨坚为提高儿子的地位,凡有军国大事,都要杨勇参与处理。其时,杨勇不过是十来岁的孩子。有一次,杨坚发现杨勇把一副铠甲装饰得很华丽,便严肃地与他谈了一次话,告诫他做皇帝追求奢侈是亡国之道。

有一年冬至,百官都到太子宫中称贺,杨勇超出礼制规定张乐受贺。独孤皇后便对杨坚说:“太子勇率性任意,动多乖张,今日冬至,百官循例进宫,他却张乐受贺。圣上尚需劝诫他一番才好。”杨坚听说后,也是心里不快,命令群臣此后不得擅贺东宫。从此杨坚对太子的宠爱大不如以前了。

杨勇不仅生活奢侈,性喜浮华,而且内宠很多。其中有四个女子最得宠幸:一个是高良娣,轻盈娇小,柔若无骨;一个是王良嫒,肌肤映雪,柳腰袅娜;一个是成姬,双瞳点水,一握莲钩;而最美的一个叫云昭训,真是天仙化人,艳冠三美,更是讨太子欢心。只是杨勇与嫡妃元氏性情合不来。因此四美轮流当夕,元妃独守空房。

独孤氏最讨厌除和妻子以外别的女人生孩子的男人,当然对杨勇的行为也不满意。杨勇的第一个儿子是与尚未选入东官的云氏在外边生的。杨坚对此也大为不满,指责杨勇不应乱搞。杨勇不服,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元妃患病死去,独孤皇后以为是太子有意谋害嫡妃,心里越发不平,便暗中想废去太子杨勇,她派宦官伺察太子的短处,等他有了重大过失,便好将他废去,改为晋王杨广为太子。但杨勇既为皇太子,当然会有一批人为了将来的利益为他出谋划策,在杨勇周围逐渐形成一派势力。

杨勇在父母面前失宠,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广便开始策划取而代之,在他周围以当朝重臣杨素为首形成另一派势力。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冬至日,朝廷百官都到东宫朝见杨勇,杨勇也大张旗鼓地接受朝贺,实际上是对杨坚的示威。杨坚当然不能容忍,专门为此下诏,严禁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废除杨勇的意图此时已正式形成。其后,杨坚父子互相猜疑。为防备杨勇,杨坚把东宫警卫的强壮者全部挑走,并与皇宫警卫经常轮换,侍卫以上的官吏全由皇宫卫队统一指挥,不受东宫调遣。杨勇本来就没有雄才大略,依附者在皇帝的再三警告下也不敢妄动,杨勇便也束手无策。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坚正式废杨勇为平民,并杀掉和罢免一大批臣僚,彻底消灭了太子党。

晋王杨广生性狡诈诡谲,善于矫饰逢迎,本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他早有夺嫡的心思,于是处处沽名钓誉,并揣摩独孤皇后的情性,一味迎合。后宫虽有美人无数,为取悦于独孤皇后,杨广不惜将其他姬妾所生骨肉命人掐死,只有正妃萧氏所生之子才禀告父母,给父母造成了仅与元配厮守终身的假相。有一天杨坚与独孤皇后同临晋王的府第,杨广便将后宫美姬都藏起来,只留下几个又老又丑的宫女充当侍役,身上所穿全是粗布衣服,杨广与萧妃也穿得很陈旧。一切陈设都因陋就简,架上的诸般乐器都尘堆垢积,望上去便知道已是久不动用了。

杨坚素性节俭,最恨奢华的行为,见到杨广如此,心里很满意。独孤皇后见晋王室无美姬,只有丑妇,对杨广也极有好感。从此文帝夫妻两人,对晋王另眼看待。有时独孤皇后遣亲信左右至晋王府第探视,杨广不论来使身份的贵贱,与萧氏都亲至大门迎接,设宴款待,并送以厚礼,于是到处都是为晋王说好话的人。

杨广暗中与心腹宇文述等人密谋夺嫡。他先以重金结交贿赂大理少卿杨约,再通过杨约结交其兄杨素,获得杨素的暗中支持。又收买东宫幸臣姬威等人以为内应。晋王杨广正在暗地进行推翻太子的计划,而太子醉生梦死,丝毫不加防备。

独孤皇后虽欲将晋王立为太子,但杨坚因一时太子杨勇没有犯大的过错,心中虽欲立晋王,却不好实行。这时晋王杨广调镇扬州,不到半年便表请入觐。杨广回朝后,表现得慎言庄容,端肃安详。他对于一般朝臣格外谦和,恭而有礼。宫廷内外,都同声说他的好。

到了辞行还镇的那天,杨广入宫别母,见了独孤皇后,他依在独孤皇后的膝下,泣诉道:“臣儿生性愚蠢,向来不知忌讳,时常怀念双亲,所以未及二旬,递即上表请朝。原思一见父皇与母后,藉聆慈训,哪知触忌了长兄。”

独孤皇后听到杨广提及太子杨勇,便问:“他敢怎么样?”杨广惶恐说:“他竟疑忌臣儿,谓儿觊觎名器,意欲加害,臣儿因此惶恐。臣儿远列外藩,东宫日侍左右,谗惑见加,皇父容或难辨。一旦赐臣尺帛或给杯鸩,臣儿实不知身死何所。恐从此一别,便不能再见慈颜了。”晋王说着便涕泪纵横,呜咽不止。

独孤皇后愤然道:“我为他娶元氏女,竟不以夫妇礼待之,元氏女向来身体健全,竟会一旦暴亡,他却毫不悲伤,反与妖姬云氏淫乐。我也疑惑元氏被他所害,只是暂时容忍,现在他却越发狂妄,竟想加害你,我活着他已是如此,往后真不堪设想了。”独孤皇后说着已泣下。

杨广佯作劝慰:“臣儿自是不肖,未能感化长兄,反使母后因此伤感,岂不是增臣儿罪戾!”独孤皇后安慰一番,叫他安心回去,非密诏不可进京;不得轻过东宫。晋王心中暗喜,从此独孤皇后废杨勇的心肠更坚决了。

积毁成山,三人成虎,杨素与独孤皇后异口同声地说太子失德,内外交谗,杨坚便动了废立的主意。宫廷内外,都知了废立的消息,传到东宫,杨勇才开始着慌。他引入巫觋,做了种种厌禳术。这个消息,又被人探听了去,报告了独孤皇后,当晚杨坚也知道了,命杨素到东宫探看虚实。

杨素本是杨广的人,他到了东宫,杨勇慌忙更换好了衣冠。哪知杨素故意东看一会儿花草,西看一会儿亭台,只是不去拜见。杨勇等候了多时,不禁来气,待到杨素徐行入见,杨勇怒形于色说:“公姗姗来迟,究属何意?圣上虽欲将我废立,此时究竟尚未实行,你莫自恃功高,便不把我放在眼里。”杨素佯作失惊道:“老臣该死,进了园中,一因年迈,脚步迟了些;二因贪看了园中景色,因此有劳殿下久候。还念老朽可怜,恕罪一遭。”杨勇冷笑:“说得倒好,你来此做什么?”杨素又假意微叹说:“圣上不知听信了谁的谗言,意欲废立东宫。老臣素知殿下,仁德无亏,今日特来安慰殿下的。”杨勇听了,以为杨素真心好意,不免言语之中,露出怨愤。杨素听在耳中,回到宫里,见了杨坚,便一一说了出来。杨坚大怒,便在成德殿上,召集了百官宣诏废杨勇。过了数日,即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后来,有一天大雪狂风,天气阴沉,被囚禁的杨勇爬上东宫院子里的大树,在风雪中向文帝的方向大声诉说自己的冤情,正巧文帝走出宫殿,听到了他的声音,问身边的杨素:“这是勇儿的声音,他在喊些什么?”杨素冷淡地答道:“前皇太子疯了,请陛下不用过虑。”

杨俊是杨坚的三子,11岁时被立为秦王,12岁时拜为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兼洛州刺史,后转任并州总管。杨俊追求奢侈生活,身为皇帝的儿子,还要发放高利贷榨取百姓。营造豪华宫殿,整日在其中歌舞宴饮。杨俊贪好女色,常与其他女人厮混,妻子崔氏却受冷落。崔氏寂寞难挨,图谋报复,便在杨俊吃的瓜中放进药物,杨俊由此得病。杨坚知道后,便把他召回长安,免去官职。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杨俊病死。

杨秀是杨坚的四子,初封越王,后做蜀王,坐镇蜀地。杨秀在追求奢侈生活的同时,又处处效仿父亲的衣食住行,梦想有一天自己做皇帝,拉拢亲信,发展势力,并制造谣言、图谶,为继承皇位编造理论依据。杨勇被废后,杨广恐怕杨秀与自己作对,便鼓动父亲把他召回京师,罗织谋叛罪名,在杨坚临死前贬为平民。

杨谅是杨坚的第五子,初封汉王,后任并州(太原市西南)总管。杨勇被废后,杨谅也想自己做皇帝,便在并州招兵买马,修治兵器,为争夺皇位做准备。杨坚死,杨谅都没有到长安奔丧,而是立即起兵,以讨伐杨素为由,进兵长安。杨谅根本不懂打仗,很快便被杨广的军队击败,自己也做了俘虏。

杨坚的五个儿子同出一母,但也未能避免因争夺皇位而相互内讧的悲剧。杨坚使儿子们在地方上各掌一方,但他们却辜负了杨坚的厚望。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正月,杨坚又要到仁寿宫游玩,便把朝廷日常工作全部交给了杨广。四月,杨坚得病;七月,病重,召杨广等入宫侍候。临死时的杨坚终于看清了这个儿子的真面目,但也晚了。公元604年7月,他因为病重,卧于长安仁寿宫大宝殿内,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于是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杨坚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杨坚读后大怒,此时,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无耻地调戏她,使杨坚更醒悟到受了杨广的蒙骗,拍着床子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听说了,赶忙将侍奉杨坚的人全部换掉,与大臣杨素、张衡、宇文述等人乘机发动宫廷政变,带兵包围仁寿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右庶子张衡怀藏利刃,深入杨坚驾前,一举结果了文帝杨坚。杨坚享年63岁。

杨坚创下的隋朝基业并没有坚持多久,隋朝很快就被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挥霍掉了。隋朝从建立到灭亡有37年,但从589年灭陈算起,仅仅29年。

名家评说

(隋文帝)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唐)吴兢《贞观政要》

高祖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但素无术学,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逾扇。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

——(唐)魏徵《隋书》

隋文帝之俭,非俭也,吝也,不共其德而徒厚其财也。富有四海,求盈不厌,侈其多藏,重毒天下,为恶之大而已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