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8094400000033

第33章 马廉与天一阁

我国旧日的文人学士,对于稗官小说和民间戏曲读本之流,历来持轻视的态度。民国以来,始受藏家和学者重视。马廉便是其中的一位。

马廉(1893~1935),字隅卿,别署平妖堂主人,浙江鄞县人。他是著名戏曲、小说收藏家。他与郑振铎同嗜好而相善,彼此“有得必以相示,或见一奇书,获一秘籍,则皆大喜”。经常与钱玄同、刘半农、郑振铎、孙楷第等人到琉璃厂书肆访书淘书。他许多曲本多来自北京通州王某。王某目短视,人称王瞎子,性爱明刻带图之书,不惜值,所得多曲本。他重图不重曲,手自摹写,工妙胜原图。后因去官而贫,尽售于马廉,所得甚微。不久后悔成疾,卧床数载。伦明所谓“转怜王瞎穷难死,病榻应闻太息声”,即指此事。马廉所藏戏曲、小说之精,声闻中外,“所收小说《雨窗集》、《欹枕集》、《二十回平妖传》,戏曲如明继志斋、富春堂所刻传奇,并天壤之秘籍,稀世之瑰宝”。其藏书处为不登大雅之堂,又曰平妖堂。有《不登大雅文库书目》、《鄞马氏不登大雅文库剧曲目录》。其藏书后售予北京大学图书馆,共928种,5386册,分词曲和小说两大类。

作为自小住在天一阁边上的马廉,深知天一阁。三十年代初,马廉回故乡养病,为抢救家乡珍贵文献作出了努力。民国二十年(1931),赵万里、郑振铎赴宁波访书,住马廉家,曾谋同登天一阁而未果。但三人从孙家溎蜗寄庐访得天一阁散出的明抄本《录鬼簿》,三人便连夜影抄一部副本,后影印出版。民国二十二年(1933)7月,赵万里再访天一阁,获准为之编目,马廉先生参与其事,为之奔走出力甚多。同年秋天,马廉从甬上大酉山房书肆买回一包残书,从中发现了从天一阁散出的明刻本《雨窗集》、《欹枕集》。两书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北平大业印书局影印传世,从而保存了即将失传的十二篇话本作品。马廉抢救天一阁的散出书,可谓同天一阁有缘。

马廉在甬养病期间,正逢宁波拆除城墙之际。出土的大量汉晋以来的古砖,多有铭文。马廉先生拾得古砖一千多块,称他藏砖的地方为“千晋斋”。民国二十二年(1933)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天一阁重修,马廉也为发起人之一。天一阁重修竣工,马廉将所藏古砖悉数捐给天一阁。天一阁重修委员会就在尊经阁之西新修千晋斋以陈列晋砖,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落成。1959年,市政府拨出专款征购天一阁东首民房五间、荒地十亩,建成为园林。五间民房经维修后改为“千晋斋”,陈列古砖。至今陈列有古砖五百余枚。马廉捐给天一阁的古砖,是一部部“砖头书”,已成为天一阁藏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廉先生的捐赠之举,首开甬上藏家向天一阁捐赠的先河,其意义不可低估。天一阁之有今天,藏品日增,保护完好,马廉先生有模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