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8094400000019

第19章 李邺嗣与天一阁

李邺嗣(1622-1680),原名文胤,字邺嗣,以字行,别号杲堂,鄞县砌街人。其世系出宋代忠襄公李显忠之后,本清涧人。自显忠曾孙守真迁居浙东,代有闻人,遂为鄞之望族,人称“砌街李氏”。李邺嗣出身官宦世家,十六岁为诸生。明亡后鲁王监国,邺嗣父子奔走山寨海岛之间,积极参与抗清复明活动。后见事不可为,乃归家而居,以东洲遗老终其一生。李邺嗣以诗歌驰誉清初文坛,他一生创作垂四十年,其诗前后二三千首,今存约一千二百首。当时浙河以东,言学术则推黄宗羲,而论诗文则推李邺嗣。徐凤垣称其“几欲夺江南半壁以自霸”,钱仲联称其为甬上诗社中“艺术成就最卓越的诗人”。清初数十年间,浙东诗学大盛,形成“浙派”,邺嗣功莫大焉。

李邺嗣登天一阁与他编集《甬上耆旧诗传》有关。此事缘起于康熙九年(1670)。是年,万斯同致信李邺嗣,称“吾郡人才,至宋而盛,至明而大盛。近者鼎革之际,更有他邦所不及者,是不可无以传之。”他希望李邺嗣仿《浦江人物记》、《吴郡先贤记》之法,著为一书。具体编集方法则是:“采《实录》之明文,搜私家之故牍,旁及于诸公之文集,核其实而辨其讹,考其详而削其滥,使善无微而不显,人无隐而不章,此实不朽之盛事,而亦先贤于有待于后人者也。”李邺嗣深然其说,开始了“记其乡先哲行事颇详”的《甬上耆旧诗传》的编辑工作。

资料的搜集工作是第一位的。李邺嗣开始叩访里中之藏书家,其中包括天一阁。在《甬上耆旧诗传》中他为范钦立的传中写道:“公天一阁以藏书最有法,至今百余年卷帙完善。适余选里中耆旧诗,公曾孙光燮为余扫阁,尽开四部书,使纵观,因得郑荣阳、黄南山、谢廷兰、魏松之诸先生诗集录入选中,俱前此选家所未见者。其有功于吾乡文献为甚大矣。”李邺嗣登阁看书确凿无疑,但具体时间不明。《甬上耆旧诗传》胡文学刻本,其序写于康熙十三年(1674)春孟,登阁当在此之前。《甬上耆旧诗传》“凡得选家四百三十人,诗三千有奇,为四十卷”,且为每人立传,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其资料的搜集工作当更早。因此李邺嗣登阁时间在康熙九年(1670)至十三年(1674)间,且极有可能在黄宗羲登阁(1673)之前,所谓“第一登临是太冲”并不十分可靠。之所以李邺嗣登阁影响不大,概是他一不如黄宗羲名气大,二是他登阁默默看书而已,不如黄宗羲抄有稀见书目流传甚广,且后来又写有《天一阁藏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