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平天国不太平
8094100000035

第35章 两败俱伤是民族的大悲剧

中国历代的外患大都来自北方,来自一些游牧民族。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大都起于中原,起于内部矛盾极为尖锐的地区。如果内忧和外患来自一个方向,中原王朝就比较容易对付,有时候还可以用祖国至上的口号相号召,把农民起义的力量转化为抗击外患的力量,例如南宋初年北方一些农民起义军就被收编成为抗金的队伍。至于元末的各路农民起义军就直接承担起双重任务,既要推翻腐朽的元王朝,又要把蒙古贵族赶出中国去,于是就喊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口号。如果内忧和外患来自不同的两个方向,中原王朝处于双方的夹击之中,那就会捉襟见肘,穷于应付。在处理上一有失误,就有垮台的可能。明朝末年的局势就是这样。当时明王朝的首都在北京,农民起义的烽火来自陕西,来自西方;外患也就是清兵的侵略来自东方。明廷始终处于两面受敌的地位。由于农民起义军和清兵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所以要想把农民起义军转化为抗清力量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事有凑巧,当时的明朝皇帝朱由检和李自成、张献忠三个人都是年龄相仿的青年人,性格又都非常执拗。他们几乎是同时登上历史舞台:1628年,崇祯帝朱由检登上帝位;同一年,因为陕西饥荒,流民四起,李自成、张献忠在不同的地方,同时起兵。这种偶然性却加大了造成民族大悲剧的必然性。如果明廷的皇帝或主政的大臣是个比较稳重的中老年人,就不会在清兵虎视眈眈、大敌当前的时候把全国主要的兵力用于镇压农民起义,造成两败俱伤。崇祯帝并不是不重视东方的大敌,他只是低估了农民起义军的力量,认为乌合之众,易于击败,决定先安内而后攘外。因为急于求成,他督促将领进兵,十分严厉,稍有失误,贬杀随之。从1628年到1638年,十年之间,明军确实打了不少胜仗。在农民起义军的三大领袖人物之中,老闯王高迎祥兵败被擒,送到北京处死;八大王张献忠于屡败之后,降于明将熊文灿;新闯王李自成全军覆没,只剩18骑逃匿山中,一时不敢复出。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行动似乎可以告一段落。可是就在这时,关外的清兵大举南下,威胁北京,明廷不得不把主要兵力用于对付外患,于是起义军就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此后的几年,明王朝在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交相煎迫之下,终于一步步走向覆亡。10年中间,明廷的精兵良将死于内战战场上的虽多,但是由于崇祯帝的军令过于严酷,因违犯军令被杀的,打了败仗被杀的,以及畏罪自杀的人也很不少。带兵将领心有余悸,人人自危。到了辽东战场上,每每缩手缩脚,在战斗中不能发挥积极性,自然难以建功立业。崇祯帝的执拗造成了明廷兵力的重大损失,李自成与张献忠的执拗又造成了内战的一再延长。结果是明廷覆亡了,李、张两人也相继败死;在三年之内几乎是同归于尽,造成了一场民族的大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