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
8093900000005

第5章 没有专业的员工,就没有专业的服务和专业的产品

优秀员工成就了优秀企业,优秀的理念则成就了优秀的员工。专业是人的使命所在,专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专业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道德责任感,这种道德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专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

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司都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专业。没有专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推而广之,一个国家如果想立于世界之林,也必须使其人民专业。只有每个人做一行爱一行,才能被称为专业的社会。

然而,生活中总有投机取巧、逃避责任、寻找借口之人,他们不仅缺乏神圣的使命感,而且缺乏对专业精神的理解。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故事。有一次,其公司旗下的东南亚某国的分公司要裁员,裁员名单里有内勤部办公室的杨小姐和灿先生,公司规定他们一个月之后离岗。

第二天一上班,灿先生就情绪激动地拿杯子、文件夹、抽屉来撒气。谁跟他说话他都像灌了一肚子的火药。自然,办公室订盒饭、传送文件、收发信件等原来属灿先生做的工作,现在都无人过问,而且他还经常迟到、早退,在工作中,得过且过。

而杨小姐呢,裁员名单公布后,她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是无精打采,可一打开电脑,拉开键盘,她就和以前一样地干开了。杨小姐见大家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她说:“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了,反正这样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有机会了。”杨小姐心里渐渐平静了,仍然每天勤劳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工作岗位上。

一个月满,灿先生如期被辞退,而杨小姐却留了下来。主管当众传达了老总的话:“杨小姐的岗位,谁也无法替代,杨小姐这样专业的员工,公司永远不会嫌多!”

自裁员名单公布以后,灿先生便以消极、散漫的态度应付工作,这是缺乏专业精神的表现。而杨小姐仍然对工作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种专业精神赢得了老板的信赖。

专业,就是不以工作卑微而敷衍,也不以工作重要而骄傲,而是以专业为生命,将工作当成需用生命去做的事,并对此付出全身心的努力。专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专业精神、职业操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即使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心甘情愿,并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做到善始善终。

任何一家想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司都欣赏专业的员工。没有专业的员工,公司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现代职场,一个员工是否成功,取决于他的专业化程度。

专业是一种使命,是一个员工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上专业,并且把它变成习惯,他会一辈子从中受益。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具备专业精神,尽自己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准则。

一个员工专业和不专业是完全不同的,不专业的员工得不到提拔和重用,工作也无业绩可言。而专业的员工,其专业意识深植在脑海里,做起事来积极主动,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个员工,只要手头上有工作,就要以虔诚的心态对待这份职业。即使是自命不凡,心中梦想的是更加美好的职业,但是对于正从事的职业,也一定要以欢快和乐意的态度接受,以虔诚和认真的态度完成。不仅要“爱一行,干一行”,还要“干一行,爱一行”。

无论做什么工作,心猿意马、混日子是做不好工作的,只有投入了,才会有成果。养成专业的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克服自己的弱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一个人养成了“不专业”的不良习惯,他的成就就会相当的有限,那种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他做任何事都会“随便做一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所以,“专业”短期来看是为了雇主,长期来看则是为了自己!

专业促使我们每个人养成每天做一点事的好习惯,把额外分配的工作看做是一种机遇。当顾客、同事或者公司交给我们某个难题的时候,也许正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即使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处在极其低微的位置上,专业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机会。专业使我们不仅仅想到我们必须为公司做什么,而更多的是想到我们能够为公司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