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
8093900000013

第13章 专业精神直接映射忠诚度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需要认真和尽力、需要踏实和勤恳、更需要积极主动,敢于承担的精神。只有那些善于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员工,才会获得老板更多的赞赏。

拉封丹指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遵循的原则是:追求高层次。你是第一流的,你应该有第一流的选择,在工作中加入‘热忱’两字。”

善于思考,全身心投入工作是一种工作的精神特质,代表一种积极工作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员工,投入程度与表达方式不一样;同一个员工,在不同情况下,投入程度与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工作投入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要时刻告诉自己,你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欢的,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做,使自己感到对现在的职业已很满足。还有,你要表现得很投入,告诉别人你的工作状况,让他们知道你为什么对这项职业感兴趣。再熟悉的工作,再简单的工作,你都不可掉以轻心,都不可没有激情。

许多员工对工作是茫然的,没目标的。他们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周而复始,他们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从不善于思考,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们没有想过,虽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可是,他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他们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会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他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在“混日子”罢了。

做事卓有成效和积极主动的员工,他们总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而失败者和消极被动的人,却将这些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

对每一个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的员工。

工作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就要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专注于什么,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的方面说,工作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去做的事,而是我们用生命做的事。

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那些优秀的员工和凡事得过且过的员工最根本的区别。

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分内的事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超越他人的机会。因为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想象和创造力。

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善于思考,能事外想事、事内干事,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所谓事外想事、事内干事,就是上班时间丝毫马虎不得,要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否则,你的工作常常落在别人后面,别说升职加薪,恐怕连下月的薪水都无处去领。不要在上班时间跟他人闲扯、不要接听冗长无聊的电话、更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魂不守舍,你应该做的是把全部的心思和精神都投注于自己的工作上,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进入职场后,也许你所面对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或是艰苦而单调的工作、你可能对这些工作毫无兴趣。然而,这正是考验你积极性的时刻。你应该学会控制自己偷懒或厌倦的心理,充分适应这些工作,并显示出你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善于思考,能事外想事、事内干事,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态度,不仅是区别你和其他员工的唯一方法,也是老板评判你是否值得继续栽培的标尺。

也许你会暗暗担心,自己虽然“积极、肯拼”,但专业知识尚有欠缺,工作经验也非常有限。其实,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只要你肯拼、肯用心,积极地面对工作,你就是老板眼中的可造之才,其他诸如专业知识、人际关系等等,都可假以时日来练就。

因此,如果你在职场中屡屡遭受失败的打击,总难得到老板的垂青,不妨静心自省:在工作时,你是始终如一地保持事外想事、事内干事的全身心投入工作呢,还是总提不起劲?如果答案是前者,你最好耐心一点,全身心投入工作定会让你离梦想越来越近;如果是后者,你离梦想越来越远则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个人的专业精神,也决定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事外想事、事内干事的工作态度,以积极、认真、全身心地的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只要你这么做了,你就会发现,你从这种观念中受益匪浅!与其绞尽脑汁地想着自己怎样能够“混”下去,还不如简单一点,将这些精力放在工作上,说不定你在工作上、事业中能够取得非凡的成绩。因为,你的专业精神折射着你的人生态度,而你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工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