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听南怀瑾讲《庄子》
8091200000009

第9章 不要受外界的影响

原文: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译文:

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大师语录: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的人都恭维他:你了不起!喊万岁,跪下来捧他,他理都不理。他既不想了不起,也不想起不了。“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骂他、反对他,他决不改变自己的方向。达到这一种人格很难了,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孔子在《易经·文言》里对“潜龙勿用”的解释,“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就是要有特立独行的修养,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

心灵感悟:

保持一颗平常心

每当人们面对名利,成败,贫富或生死时,往往会说:“要有一颗平常心。”

何谓“平常心”?其实,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态。当然,不能说无论什么样的心态都属于“平常心”,或者说任何一个人都可具备平常心。

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才能经常持有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有个信徒问慧海禅师:“您是有名的禅师,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答道:“有。”

信徒问道:“是什么呢?”

慧海禅师答道:“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慧海禅师答道:“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信徒问道。

慧海禅师说道:“他们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要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其实,平常心即是道。平常心每个人都有,可却因为贪、嗔、痴、慢,很少有人真正体会到,所以平常心是很难得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心无杂念,把功名利禄看破,才是真正拥有了一颗平常心。

吉姆?特纳40岁的时候继承了一笔财产,拥有了一家资产达30多亿美元的公司。然而,面对丰厚的钱财,他表现的非常淡然,他对公司资产全面盘点,以50年作基数,减去自己和全家所需,除去应付的银行利息、公司支出、生产投资等等,然后拿出3000万美元为家乡建了一所大学,其余的钱捐给了美国社会福利基金。人们大惑不解,他说,“对我来说,这笔钱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去掉它,就是去掉了我的负担。”面对加勒比海海啸给公司造成1亿多美元的损失时,他在董事会上依然谈笑风生:“纵然失去了1亿美元,但我还是比你们富有10倍,我有多于你们10倍的快乐。”他的一个孩子因车祸不幸身亡,他说:“我有5个孩子,失去1个痛苦,还有4个幸福。”吉姆?特纳这种淡化过去的心态,给了人们一个有益的启示:有些事情过后,不要自寻烦恼地记在心上,把万千往事视为过眼云烟,就能求得心安,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

保持平常心,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力究竟有多少,越是了解自己,出现问题就越不慌,因为结果已经预料到了。

所以你会发现,年纪大的人会更沉着一些,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们对自己更加了解,所以对于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就更看的开了。

要想保持平常心,对事对人不要强求,不要完美主义,要顺其自然,人生在事,不如意十之有八九,所以发生就发生了,顺它而去,这样才会有广阔的胸怀,成就大的事情。

保持平常心,就是保持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正确地看待自己,宽容地对待别人,努力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人生活在社会中,自然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这就有一个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做人做事的问题。一个人能够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就能不被物欲束缠住心灵、不被狭隘遮住视线,妥善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更好地干事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