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听南怀瑾讲《庄子》
8091200000036

第36章 人不要玩巧

原文:

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译文:

所以愤怒发作没有别的什么缘由,就是因为言辞虚浮而又片面失当。

大师语录:

一个人说话,对方听了为什么发脾气?本来人的心底都是很平静的,因为某一句话不对了,“忿设无由”,心里的愤怒就没有理由,没有来由地被挑动了。为什么被挑动了呢?“巧言偏辞”。别人讨厌你是怎么来的?你不要怪人家,反省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巧言偏辞”引起的。“偏”就是过分。过分的恭维不对,过分的批评也不对。智慧高的人不喜欢听“巧言”,你要耍些花样,恭维太过了,他一听就知道假话;你说不喜欢恭维我就骂,不应该骂的也骂,好不好?也太过了,所以一个人不要玩巧。

心灵感悟:

赞美与批评要有诚意

打动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赞许。赞美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人人喜欢赞美。这并不是虚荣心的表现,而是渴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父母经常赞美孩子,家庭气氛和睦、欢乐。领导经常赞美下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被激发,被调动。爱听赞美,是出于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经常听到真诚的赞美,明白自身的价值获得了社会的肯定,有助于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然而,赞美要有根有据,如果言不由衷或言过其实,对方就会怀疑赞美者的真实目的。

赞美一定要发自内心、要真诚,而不是阿谀奉承。虚伪的奉承是公开的行骗,让人深恶痛绝,例如一个人本来很胖,却说身材苗条,人又很黑却说肤色白皙,会起不到赞美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切记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盲目赞美,会闹出大笑话的。

王小姐是一位推销员,很会说话,有一次推销保健品,通过朋友介绍,去见一位40岁左右的女顾客,一心想说好话的她,一见面就夸这位女顾客多么的漂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顾客非常欢喜,王小姐更加是眉飞色舞:“凭您的眼光老公一定不是大款就是当官的,您可真有福气呀!”这时女顾客突然一楞,但没有说出什么,只是淡淡一笑,王小姐接着说:“看您这身材,简直太美了,就象没生过孩子一样!”王小姐正要请教健美秘方,女顾客却说了一句话,弄得王小姐无地自容。“对不起,我还没有朋友呢!”

由此看来,毫无根据、夸张的赞美只会引起人的反感,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才不会让人觉得虚伪。

而批评即要讲究方式,更要讲究善意。不同的人由于经历、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年龄等的不同,接受批评的承受力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批评者根据不同批评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总的来说,批评要善意,要尊重、理解、信任被批评者,对事不对人,以理服人。对事,也仅仅是对其缺点、错误,而不能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以致否定一个人的全部工作、全部历史。而且还要进一步分析其动机与效果。如动机良好,效果不佳,就要先肯定其良好的愿望,再批评不当之处,然后教给正确的方法。切忌在情况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就发脾气、乱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嘲弄,不能揭老底、算总账、搞人身攻击。因为那只会造成或加剧对立情绪,使对方顶牛、抬杠,或口服心不服,讲形式走过场地来个假检讨,但思想并未触动,事后依然故我。这种批评看起来火药味挺浓,其实际效果则微乎其微。

有一个小孩在爸爸的带领下游玩了香山公园,回家后,爸爸要他写篇游香山记。这小孩写完后,交给了爸爸。爸爸一看,短短的二百来字的日记,错别字竟达46个,且多数是由于小孩的粗心所造成的。爸爸立即火冒三丈:“你看你写的,错别字太多,你这样粗心怎么能做成事情,真没出息,将来肯定一事无成。”

显然,这位爸爸的批评犯了“牵一发而触全身”的毛病,像这样的批评不仅达不到激励人的目的,反而伤了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青少年涉世未深,思想上不成熟,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过失,这都是是难免的。即使曾经多次指出,他本人也表示愿意改掉的老毛病,稍不注意,又会重犯。对他们进行批评,最好语重心长地直接指出,不宜拐弯抹角,含含糊糊,使其误解了批评的意图。批评个性倔强的后进青年,宜以退为进,先肯定其一定的优点,再言归正题,指出其缺点、过失。只要从表情、动作观察到对方已有内疚之感,就没有必要强迫其当众认错。

对于自觉性较高、自尊心较强的成年人,要指出其缺点、过失,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场合,略为提醒,或旁敲侧击,就火候已到,没有必要唠叨过多。至于在大庭广众的场合指名道姓的批评,更应尽可能避免,无必要则不宜采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难于当面启齿批评对方。有时是出于怕打击、报复,更多的是为了顾全大局,从有利于工作出发,既要使对方知道其缺点、过失,又要维护其尊严、威信。这时,不妨以自责的方式来促使对方深思反省,以自我批评的方式达到委婉、含蓄地批评对方的目的。

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要注意不要弄巧,要知道“巧言偏辞”都无法赢得别人的认同,更不要说打动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