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8088500000016

第16章 在教学中运用赏识性评价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项调查,教师和同学的赏识性评价是大部分学生语文成绩获得提高的最大精神动力,哪怕是一次质疑性提问的肯定,或是作文课上表彰了一段或者一篇他的文章,都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马克。吐温也曾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

赏识性评价,其实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更是一种激励,它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自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赏识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使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成积极心态,使人感到振奋。因此,赏识评价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精神基石,也是其完善自身人格的良好途径。下面以语文教学为例,进一步分析赏识性评价的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种提法既符合心理学原理,也同重视定性评价,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改革趋势相适应。实际上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语文,因为汉字本来就是我们的国语,而关键时候的一句赏识的评价,会激发出学生热爱语文的决心和勇气。

有的学生朗读课文很流利,感情很到位,这时候,教师就要积极鼓励他继续努力,争取将来能够报考广播学院;有些学生能从课文中提炼出全新的思想观点,教师可以称赞他具有创新意识,思维独特;有的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教师可以鼓励他好好练习书法,说不定将来有机会成为一名书法大家!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在看到学生具有某方面特长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和学习,进而感受到课文之美,人性之美,人生之美。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要记得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个体,在对他们进行赏识评价的时候,那种四目交汇是一种极大的精神鼓舞,当眼波流转时,同时也是盛大的心灵交响。

在赏识性评价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时刻保持一种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师生在这个过程中随时都会产生一系列全新的感触和思考,进而能够迸发出新思维。具体来说,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捕捉、判断从学生那得到的大量信息,感到学生对自己教学品质的肯定,进一步体会赏识性评价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内心真正爱上语文课,爱上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要做到赏识性评价,一方面要有诚恳、宽厚的态度,一方面还要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到周围的事物,能够从微小的事情中发现大道理,也能从常见之处发现新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特别是教师,要能够站在一个既全面又正确的角度,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灵气去激发学生的灵感,用满怀期待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支持和鼓励他们勇敢地走过生命中的每一步。这样的赏识性评价活动,能教会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祖国的文化,甚至最终热爱自己的生命,让他们面对学习的时候,总能保持极大的热忱,真正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总的来说,赏识性评价是师生之间内心的交流,智慧的相互启迪,快乐的相互传递。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变得更加积极,最终美化生活,充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