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8088500000013

第13章 在创新中实现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生命的需求,没有前者也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要在教育创新中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

教师要树立教育创新理念

创新指的就是要打破常规,有所突破和发展。教育创新也是如此,需要人们去进行探索,勇敢地质疑周围的一切,通过各种涉猎,开拓新天地。但遗憾的是,现实中经常能看到许多教师总是满足于现状,他们墨守成规,不愿意反思自己的陈旧思想,不去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渐渐地,他们一个个全都变成了“井底之蛙”。

想要紧跟新时代的潮流,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育重心,将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转变自己的身份,让自己从一个传授知识的人变成一个督促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积极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不是将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拥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比如,魏书生老师与学生用“商量、商量、再商量”的方式进行交流,曲天立老师基于“从评选好学校到评选差学校”的教育理念来从事教育事业,李镇西老师则以“教育为心灵的艺术”等创新教育理念教书育人,拥有这些理念,他们最终得以成功,这告诉我们,教师不能随波逐流、循规蹈矩,而是一定要树立创新理念,并努力求得发展。就像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那样:“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而要考虑最有特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个人特色,努力克服经验造成的各种思维定式,摆脱传统教育的观念和束缚,用富有生命气息的创新理念去研究和欣赏我们的职业,最终实现自我专业的发展。

教师要成为教育创新的实践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立足于整个世界民族之林。而教师担负着传承这一民族灵魂的重大责任。过去的教育大部分讲究的是整齐划一,对人性内在的东西关注的比较少,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想培养出富有个性、能积极探索未知世界和有创新意识的新人,首先必须自己先成为一个能把各种创新的教育技巧和能力贯穿于各个层面的实践者。

就像李镇西、窦桂梅等一大批优秀教师那样,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尝试,在教学上形成独到的教育方法,才有希望成为引导学生参与的组织者和开发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中得到学子的不断进步,师生之间实现和谐发展,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实现职业生命的不断提升。

教师要在教育创新中实现专业发展

创新能够推动教师实施教育改革,促进专业发展。如今,中国最匮乏的就是拥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肩负重任的教师只有从传授知识内容从一而终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得以解放,重新摆正教育教学的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平时,要多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阅读一些滋养心灵、浸润生命的书籍,用全新的理论和知识,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意识,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博学、生动、细腻、鲜活。同时,要将教学和科研两者结合起来,面对自己遇到的瓶颈和挫折,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分析,及时总结教学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反思宏观教学思想,将自己的眼界放宽、放广,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团队合作,在合作中与其他教师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学习交流,相互交换思想,深化自我认识,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教育科研话语系统,形成有深刻的个性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比如,全国师德标兵霍懋征就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创新,凭借他的真爱谱写了中国师德建设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带领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方向;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他很好地巩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坚实基础等等。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坚持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才有希望实现自身专业水准的提升,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创新品质的新时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