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8088500000012

第12章 独树一帜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带有目的性、计划性的,能够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主要平台。那么,如何搭建平台以及搭建什么样的平台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如何通过这个平台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都需要事先进行设计和谋划。

教学设计这门科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率先兴起,其中布鲁纳与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每个教师在上课前,都要提前备课,这等同于最初的教学设计,但最初的备课主要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这些都是个人经验,因而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也可以这样认为,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的一场事先筹划和精心构造,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站在心理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设计具有控制、激励以及创造等功能。

其一,它的控制功能是指课堂教学设计对具体教学活动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它一方面控制活动的方向、速度和内容,另一方面控制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比如,课堂教学设计要有自己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这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旦确立了教学目标,也就控制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

其二,它的激励功能指的是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师生的活动热情,鼓励师生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因为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增强责任感,焕发工作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其三,它的创造功能指的是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老话是这样说的,文无定体,教无定法。因为每个学生的脾气、性格和特点都各不相同,所以课堂教学必然不能只有一套刻板的程式。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指的是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和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有调整地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这也是教师发挥创造才能的过程。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这是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务必要作出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传统教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教学目标理解的片面化,教师过分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上,而彻底忽略了其他的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在目标的选定上应当确立综合发展的观念,全面考虑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认知领域树立应达成的目标,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操作领域树立从观察、学会、熟练应用等方面设计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的目标。总的来说,要集中精力抓学生的综合教育素质,对其各方面的素质应当实行同步培养,让他们的能力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好地发展。

根据学生已有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之前,首先应当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能够客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现有水平,因为这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进行一切课堂教学设计务必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一般的特点加以了解和掌握。除此以外,更要研究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我们研究学生群体的共性与个性,是为了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组织和安排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不过的外部条件。

教学内容设计

在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了解了学生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实现目标的措施来进行教学设计,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指的是教师钻研教科书,并选择、组织讲授内容的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取舍、补充和简化,重新选择自己用得到的资料。所选的材料务必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能够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选定完成教学内容后,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它一方面符合学科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序列,另一方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而顺利地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迅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也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的选用设计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媒体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等,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不同,则需要用到的教育方法自然也不同。即使有着相同的教学目标,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其具体内容也有所差别,所运用到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选用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基础上,并且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上面这几条标准是一个整体,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时务必要做到一切以实际为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整体性的观点全面、综合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的设计

信息反馈存在于一切系统中,没有信息反馈,系统便无法达成最好的目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一方面要有序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必须注重经常调控。教学评价是实现课堂教学系统实施调节与控制的重要依据。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它既是教学活动本身,又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对这些评价作出合理的安排,做好手头的准备。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一项作用于学习者的外在活动,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激发学习进行内部过程的转化,因此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务必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依据的是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教学内容,并由此进行恰当地教学选择的环节。

在这之后,要认真、具体地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设计和组织,比如采取一定的手段引起学生注意,采取一系列媒体呈现相关教学内容等方面。以教学环节设计为基础,进行一系列“总装”,将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从整体上形成最佳组合,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的优势,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在进行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时候,务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以及学科内容,要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让课堂教学结构变得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