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幻想”。其实,幻想有两种。一种幻想叫做理想,是积极向上的幻想;另一种则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又毫无实现的可能,这种幻想叫做空想,是消极的幻想,它不能鼓励人们前进,相反是有害的,它容易引导人们脱离现实生活,最终使人走向失败,而我们所要提倡的是第一种。
积极的幻想是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它能把光明的未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鼓舞着人们以巨大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活动,克服种种困难迎接胜利的来临,幻想也常常是科学的先导,科学是离不开幻想的。
那么我们就看看牛顿是怎样利用幻想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牛顿从小对天文学就一直兴趣很浓,有一次,当他在夜晚,遥望头上美丽的星空,被那闪烁的星空和弯弯的月亮所吸引,他那善于思考和幻想的脑子马上转动了起来。“星星、月亮都高高悬挂在空中,为什么不落到地上呢?”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牛顿抱着一本天文学书籍坐在树林里看,他想从书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突然,不知什么东西砸在了头上,他找到一看,原来是一个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注意,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而苹果却落到了地上,他浮想联翩,幻想和知识的泉水汹涌而来,“难道地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于是经过他深深的思考终于总结出了:每一个物体吸引着另一个物体,一个物体所包含的物质越多,其吸引力越大,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离得越远,吸引力越小。地球要比苹果重得多,因此地球的引力比其他方向对苹果的引力要大得多,所以苹果要向地球上落,于是他又联想到了月亮,地球对于月亮有吸引力。因为地球和月亮都在自转,这个吸引力正像拴着石头旋转的绳子一样,所以月亮始终围绕着地球转,却不会落在地球上。“是万有引力才引起苹果的坠落,是万有引力使所有的东西都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于是,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就从牛顿的幻想中得出来了。
牛顿从苹果的坠落问题出发,最后提出了万有引力。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可以把他的思路作如下的描绘:幻想——实践,而通过这个幻想又可以想下去:如果在山顶平射一颗炮弹,炮弹将以曲线轨道落到山脚不远的地方,如果发射速度加快,炮弹可能经过大半个地球,如果再增加炮弹的速度,炮弹会绕地球旋转,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这一系列问题都来自牛顿的幻想,这时的炮弹多像天上的月亮,炮弹和月亮围绕地球旋转,是离心力使它们不落到地球上,可它为什么不脱离地球而飞走呢?于是他找到了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与这种离心力平衡,所以它能保持长久地围绕地球旋转。
爱好幻想,如果它被纳入活动中并成为活动的一个推动力,并且与人的意志品质相联系,它就会成为积极的个性品质,积极的幻想和崇高的理想是人们心中的火炬,会给人们巨大的力量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就曾就自己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的理想,坚定地写道:“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光明的前途我我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悲叹、笑脸将代替哭脸、富裕将代替贫穷、健康将代替病痛、智慧将代替愚昧、友爱将代替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的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地立在人类的前面,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今天,这些理想已成了现实。
爱因斯坦的幻想力是惊人的,当他16岁的时候,就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有人追上光速,他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光速每秒30万公里,谁能达到这个速度?这在一般人看来,不过是一个年轻人毫无意义的瞎想,但正是这个问题,触及了当时经典物理学中的根本矛盾,同样,伽利略以他高度的批评精神和幻想,打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亚里士多德的一些错误观点。现以他所发现的惯性原理为例。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着的物体之所以运动是由于受外力的推动。他从事物的外部去寻找运动变化的原因,这在一般的人看来,好像是千真万确的。比如说,桌面上放一个杯子,你对它施加外力,它产生运动,外力消失,它马上停止运动,运动完全是外力对它作用的结果。而伽利略却独具慧眼,看出了这里的问题,他以他高度的想象力,提出设想:有人推着一辆小车在路上走。如果突然停止推车,小车却并不马上停住,而是还会走一段路,如果路面非常光滑,车还会走得更远,如果路面既平坦又没有摩擦力,小车便会永远运动下去,这个大胆的幻想,正是伽利略的过人之处。
幻想需要原料,没有相应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以文艺创作为例,一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要从同类对象或现象中分离,抽取出来,然后再把它们创造性地综合或概括到另一同类对象或现象的映象中去,这首先就需要有大量的表象储备,高尔基在谈到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时曾说过:“我们所幻想的主人翁的性格是由他的社会集团的各种不同的人们的许多个别小特征所构成的,为了能近乎真实地描写一个工人、和尚、小商人等肖像,就必须去观察一百个其他的和尚、小商人和工人来进行大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