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8071100000012

第12章 国际直接投资近年的基本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分别涉及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两个角度。本节拟立足直接投资在全球产生的资本流动,对其基本格局和趋势做简要描述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事实上就是一笔资本流动的两个相对应的方面,因而是相等的。所以,若把全球资本流动加总起来,原则上资本输出总量应等于资本输入总量;但实践中由于各国所采用统计体系、分类方法不同,以及其他许多原因,搜集得到的资本流出总量与资本流入总量数据可能并不相等,甚至可能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因而我们在以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直接投资分析时,分别采用了输出和输入各自的数据。

一、对外直接投资

200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81969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72723亿美元,占8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8587亿美元,占10%,中欧和东欧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658亿美元,约为1%的份额。发达国家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其中大部分来自欧盟和美国的贡献,2003年欧盟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高达64401亿美元,占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4%①。

几十年来,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一直在增长,但是每年增长的快慢、各地区所起的作用都大不相同。因此,为了解存量的变动,我们必须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来着手。

(一)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总体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的逐渐兴起,全球对外投资流量逐年增多,1999年出现暴涨,到2000年则达到投资的峰值11868亿美元。此后,世界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放慢,跨国并购大幅度下降,人们对复苏前景具有悲观预期,从而使得全球进入了连续3年的对外投资的衰退期。200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6122亿美元,只比2002年的5965亿美元增加了2.6%个百分点,仍然处于1998年以来的投资低谷,只达到2000年的52%。

(二)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形势

1.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是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1998年以来,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比重始终在90%以上,2003年为5696亿美元,占全球流量的93%(1998年以来的最高值),比2002年的5476亿美元增加了4%。

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欧盟和美国是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合计起来,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的比例在70%~85%。欧盟对外投资流量的变动与全球类似,20世纪90年代,投资逐渐增加,到2000年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了连续3年的对外投资衰退期,2003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3370亿美元,是1998年以来的最低值,比2002年下降了4%,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比重为55%,也是1998年以来最少的一年。美国对外投资流量在1999年达到高峰2094亿美元,2000~2002年逐年减少,2003年投资有大幅度的上升(比2002年增加了32%),达到1519亿美元,仅次于1999年,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比重为25%,是近年来比重最高的一年。事实上,正是由于2003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大幅度提高,才有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2.6%增长率。

与2002年相比,从绝对数方面看,2003年,25个发达国家中有10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加。美国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母国,然后是卢森堡、法国和英国。从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相对变化来看,美国增加了32%,在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份额从2002年的19%变为2003年的25%;法国和英国分别增加了16%和57%;加拿大下降了18%;卢森堡作为投资中转国,2003年流入的直接投资大量减少,从而导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了24%;德国受母公司贷款减少以及德国企业业绩不好的拖累,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暴跌70%;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2002年下降后继续减少,降低了11%。

2.发展中国家。

整体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能力较弱,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份额一直不足10%。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流量波动与全球一致,2000年是其对外投资高峰期,对外投资流量为989亿美元,随后逐年递减,2003年为356亿美元,比2002年下降了19%,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

发展中国家主要的投资来源地是亚太地区,一半以上的投资都是从亚太地区流出的,最多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有86%来自亚太(2002年)。亚太在近几年的投资变动情况与全球一致,投资峰值出现于2000年,为839亿美元,经过连续3年的投资衰退,2003年仅有236亿美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比2002年减少了38%。亚太地区的对外投资分布很不均匀,几乎都集中在6个国家或地区: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中国、马来西亚,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发展中国家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份额高达91%,比2002年的集中度更高(87%)。与2002年相比,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2003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均减少,中国香港的下降幅度最大,高达78%,中国和马来西亚均下降了28%。只有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增加的,新加坡的增幅非常大,高达50%,韩国和中国台湾各自增长了31%和16%。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波动情况与全球不太一致,它的投资高峰值是在1999年达到的,为313亿美元,在同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份额为41%,这也是近几年中最高的。随后该地区的对外投资减少,于2002年到达谷底,为60亿美元,在同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份额为14%,这也是近几年中最低的。2003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增长,达到107亿美元,比2002年上升了78%,但这些投资主要集中于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场所。

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非常少,近年来,投资最多的年份是1999年,但也只有26亿美元,而投资最少的年份是2001年,为-25亿美元,即该年非洲出现了大量撤资。随后,非洲进入了连续2年的投资增长期,虽然绝对数仍然很小,2003年仅为13亿美元,但与2002年的1亿美元比较起来,增长速度非常快。

3.中欧和东欧。

表3.4列示了近年来中东欧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及所占比重。可以看出,尽管从全球角度而言,中东欧的投资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该地区正逐渐加强其重要性。与全球发展趋势不同,中东欧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一直呈增长趋势,2003年急剧增加,从2002年的49亿美元增加到了70亿美元,增幅为44%。俄罗斯联邦仍然是中东欧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但其所占比重逐渐下降,2003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41亿美元,为历史最高值,但所占份额已从1999年最高时的90%降到了59%。排在俄罗斯联邦后面的投资国是匈牙利,2003年的投资流量是16亿美元,是2002年3亿美元的5倍多。

中东欧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急剧增加,已反映在了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值上。从2002年的16%上升到2003年的33%。2002年,俄罗斯联邦已经是一个资本净输出国,2003年净输出的资本更多。2003年,俄罗斯联邦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20亿美元,是世界第21大对外投资国。斯洛文尼亚在2003年也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而匈牙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比值也高达62%。

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

2003年,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82451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57016亿美元,占69%,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22802亿美元,占28%,中欧和东欧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2633亿美元,占3%。发达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中,欧盟和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占了80%以上。2003年,流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为33355亿美元,占59%,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15540亿美元,占27%,两者合计为86%。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分析也必须从流量着手。

由于吸收外资与对外投资是一体两面,所以全球吸收外资流量的变化情况与前文对外投资基本一致,但由于实践中两总量数据并不相等,所以虽然2003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是略有增加的,但全球吸收外资流量仍持续下降了18%(与2002年比),为5596亿美元,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值,仅为2000年吸收外资流量峰值13880亿美元的40%。

对具体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其对外投资与吸收外国投资并不相等,对外投资规模大的国家未必吸收外国投资就多,因此,吸收外国投资流量的区域分布是分析的重点。

(一)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变动与全球一致。发达国家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东道国,1998年以来,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比重为66%(2003年),最高时占到了80%(2000年)。2003年,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为3666亿美元,比2002年的4899亿美元减少了25%,是5年来的最低水平。

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欧盟和美国是最主要的投资流向国,吸收了大约90%的流入。2003年,欧盟的流入量为2952亿美元,是1999年以来的最低值,比2002年下降了21%,仅达2000年最高峰时的44%,但是,它在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例却是1992年以来最高的,达到81%,这完全是2003年流入美国的外资急剧减少的缘故。2003年,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只有298亿美元,是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比2002年下降了53%,仅达2000年最高峰时的9%。近年来,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加,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减少,其国际收支平衡净额出现很大负值,净流入量从2000年的1710亿美元变为2003年的负1220亿美元。事实上,正是由于流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减少,才有了2003年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18%。

卢森堡因中转投资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东道国。2003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876亿美元,比2002年下降25%,所以它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因此下降了24%。2003年,发达国家中只有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和爱尔兰这四个国家有较高的外资流入量。其中,奥地利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为69亿美元,与2002年10亿美元(当年因电信行业大量撤资造成流入量最低)相比有极大的回弹。

(二)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变动情况与全球稍有不同,它的投资流入量在继2001年和2002年两年下降后,2003年整体上升,为1720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9%,回复到2000年最高水平的68%,从而使其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所占比例达到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31%)。但是,具体到各区域的表现却是不均衡的。

亚太地区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2003年流入亚太地区的投资触底回弹,从2002年的945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的1073亿美元,增幅达14%,结束了自2001年开始的低迷时期。但是,流入量在亚太的分布很不均匀。流入量最高的前10个经济体吸收了90%以上的流量,单是排在最前面的5个经济体(依次是: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和韩国)就吸收了80%以上的流入。这些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借助于经济和政策环境的改善而吸收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由此使其他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大减少了。

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未受全球投资低迷的影响,自1999年以来持续增加,2003年达到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535亿美元,成为卢森堡之后的第二大投资东道国。2003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和韩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均增加,但增幅各不相同:增长最快的新加坡其流入量加倍,中国香港、印度和韩国分别增长了40%、24%和27%,相比之下,中国只增长了1.4%。

流入拉美和加勒比(LAC)的外国直接投资连续4年下降,从1999年的峰值1074亿美元到2003年的497亿美元,下降了53%,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LAC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巴西和墨西哥仍是最重要的东道国。LAC主要的投资来源国是6个发达国家,1995~2002年,这六国对LAC的投资占了LAC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65%,其中美国就占了1/3,其次是西班牙(16%),然后是荷兰、英国、法国和加拿大。

发展中国家中,非洲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少的地区,但情况有所好转。2003年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28%,达到150亿美元,与2002年下降40%相反,但仍低于2001年高峰期的196亿美元。

最不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仍然很少。2003年,非洲的34个最不发达国家,除3个石油生产国(赤道几内亚、安哥拉、苏丹)外,其全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不足10亿美元,其中的26个国家流入量不到2000万美元;亚太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中有15个国家流入量不足1000万美元,11个国家不足500万美元。最不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虽然低,但在其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所起作用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要重要多了。2003年,最不发达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为21%,比其他发展中国家11%要高得多。所以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以帮助其发展是那些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的目标。

(三)中欧和东欧

2003年,中东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出人意料的骤减,由2002年高峰的312亿美元下降到210亿美元。这几乎完全是因为流向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的外国直接投资大量减少的结果,两国的投资流入量共减少了94亿美元。其他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只是稍有减少,从186亿美元下降到178亿美元。总体上看,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波兰和俄罗斯联邦仍是中东欧地区的大东道国。

三、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的行业变化

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向已向服务业转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流向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仅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1/4;1990年这一比例不到一半;而2002年,它已上升到67%,估计超过4万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初级部门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由9%下降到4%,而制造业降幅更大,由44%降至29%。

平均而言,2001~2002年,服务业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的2/3,价值约为5000亿美元。此外,由于母国和东道国服务部门的跨度落后于制造业,因此存在进一步向服务业转移的空间。但是,这一趋势在各地区有所不同。

第一,对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自然资源,石油产业吸收了大量新增的投资,尤其是赤道几内亚,50%~80%的外国直接投资流量投向了自然资源开采业,对制造业和农业的投资则落在了服务业的后面。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尤其集中在通讯(主要集中在移动电话服务)、电力、管理和贸易方面。流向南非通讯和信息技术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已超过了流向矿业的投资。

第二,亚太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与全球基本一致。初级产品部门,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保持稳定投资比例(5%);制造业所占份额下降(从2002年的57%下降到2002年的53%);服务业所占份额上升,因此在亚洲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中,服务业份额从1995年的43%上升到2002年的50%。在服务业内部,超过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了金融、运输、通讯和商业服务业,旅游业也是外国人在柬埔寨、泰国、太平洋群岛等国的重点投资行业。中国仍是由制造业吸收了最多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预计对制造业的投资会增长,尤其是在电子、汽车、电信设备业。而在其他较发达的经济体中,服务业可能会继续占有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最大份额。

第三,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显现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迹象,但资源寻求型外国直接投资在安第斯共同体(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仍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在中东欧地区,几个大的投资东道国(捷克、匈牙利、波兰、俄罗斯联邦)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正在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外国直接投资则从早期已私有化的网络行业向商业服务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后期,捷克、匈牙利、波兰各国,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已占外资流入量的大部分。俄罗斯联邦的结构变动要慢一些,初级部门和二级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仍有较高份额。

第五,2000~2002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有2/3以上投在了服务业上,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也有2/3多是向服务业投资的。1996年到2002年,有10个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增加,有13个发达国家投向国外服务业的投资存量增加。从绝对量和相对量来看,美国在对国外服务业投资和服务业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这两方面的存量均是最高的(2002年年末,分别为10500亿美元和8260亿美元,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69%和61%)。此外,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中,丹麦、瑞士、卢森堡和法国的服务业也吸收了大量的投资(超过80%);在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中,丹麦、法国、奥地利和英国的对外投资大部分投向了外国的服务业(占69%~78%)。但是,日本近年主要是加强对亚洲和美国制造业的投资,这与美国和欧盟加强对服务业的投资大不相同。

在服务业内部,虽然金融业仍是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服务业,但它在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中的份额已经下降。贸易在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也相对下降。商业服务业和运输、仓储、电信业的地位则相对上升了。

虽然对初级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中所占份额下降了,但在澳大利亚(2001年为18%)、荷兰(2001年为19%)、挪威(2001年为28%)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中仍占了重要地位。在加拿大(2002年为52%)、冰岛(2002年为54%)、意大利(2001年为40%)、瑞典(2001年为68%)等国,制造业吸收的外资存量仍占了大部分份额,其中化工、汽车和机械是吸收外资最多的行业。

比较世界各个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与流入量,可以发现如下三个主要特点:(1)发展中国家以及中东欧地区在整体上都是流出量小于流入量,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区域;(2)发达国家在整体上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区域;(3)净流出水平并不稳定,在不同年份有很大差异。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好转,关键行业健康发展,各方面政策法规的修订改善了外国直接投资的气候,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将重新恢复增长。这一进程同以往一样,会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推动,但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也将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