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王安石散文
8069100000022

第22章 兴贤

【题解】

《兴贤》这篇文章论述了选贤任能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用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国家任用贤能而兴盛,舍弃贤能,按一己之意独断专行就会衰亡。理正词明,证据确凿,是“古今之通义”。王安石接着提出了怎样选拔人才的问题。他指出:要“博询众庶”,深入到老百姓中去听取意见,发掘人才;不要有忌讳,敢于直言,广开言路;要疏远小人,杜绝谗言、谄谀之词;不要过细要求人,使官吏能在大节上充分发挥作用;不要受文辞约束,不要为世俗牵累。这样就能兴贤任能。这与《知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可以互相参读。

【原文】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1],流俗[2]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3]、伊尹[4],其衰也亦用三仁[5]。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6],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7]、内史过[8]。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9],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10]。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11]。古虽扰攘[12]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13],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14],则才能者进[15]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16];不迩[17]小人,则谗谀者[18]自远矣;不拘文牵俗[19],则守职者辨治[20]矣;不责人以细过[21],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22],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23]哉?

【注释】

[1]通义:相通的道理。义,道理。[2]流俗:世俗。[3]仲虺:汤左相奚仲之后,汤归自夏,至于大垌。仲虺作诰以告汤。[4]伊尹:商的贤相,助汤伐桀灭夏,建立商朝。[5]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微子,纣王同母庶兄。微,国名。爵为子。本名开。为纣卿士。纣淫乱,数谏不听,作诰父师少师,遂去之。周公诛武庚,命微子代殷后,国于宋。箕子,商纣诸父,名胥余,为纣太师,封子爵,国于箕。纣无道,箕子谏而不听,佯狂为奴。周武王得天下,把他封于朝鲜,不把他作为臣子看待。比干,商纣诸父,名干,封于比。纣王淫乱不止。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谏纣三日不去。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便剖胸取出比干的心观看。[6]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中最著名的有吕尚,东海人,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字子牙,文王将出猎,卜之曰:“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者霸王之辅。”果遇尚于渭水之阳,时年已七十余。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曰太公望。立为师。武王尊为师尚父。佐武王灭纣,有天下。封于齐营丘。成王时得专征伐,为大国。其次为周公,是武王之弟,名旦。武王即位,辅武王伐纣,既克殷,封于曲阜为鲁公。不就,留佐武王。武王有疾,公乃告于太王、王季、文王,藏其策于金滕匮中。成王立,公摄政当国,管叔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公乃避居东都,作鸱鸮之诗以贻王。天大雷电以风,邦人大恐。王启金滕之书,得公代武王死之说,遂迎公时。公营成周雒邑,遂作国都。成王长大,公乃还政于王,北面就臣位。再次是召公。召公姓姬氏,名奭。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配合,常巡行乡邑。有棠树,诀狱治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民思其政,怀棠树不敢伐,作甘棠诗歌咏之。此外还有辅助文王和武王的五位贤臣:虢叔、宏天、散宜生、泰颠、南宫括(见《尚书·君奭》)等。[7]祭公谋父:祭,周时国名,祭国国君祭公,谋姓,为周王卿士。[8]内史过:内史,官名,后以官为氏。内史过是周朝人,为周官,有贤名。[9]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萧何、佐汉高祖刘邦,又荐韩信为大将,楚汉相拒,何守关中,转给馈饷,军中无乏。天下定,以第一功封酂侯,为开国名相。曹参佐刘邦定天下,封平阳侯。继何为相,按萧何所定的法制办事,世称萧远见曹随。寇,寇恂,昌平人,字子翼。从光武定河内,行大将军事。河内太守,颍州太守封雍奴侯。甚得民望。邓,邓禹,新野人,与光武亲善,以前将军持节西入关,大破王匡、刘均诸军,名震关西,光武即位,拜大司徒,天下平定,论功最高,封高密侯。

明帝时拜太傅。[10]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王嘉,平陵人,字公仲,哀帝朝为宰相,封新甫侯。帝托傅太后遗诏,益封董贤二千户,嘉封还诏书,极谏。召嘉诣廷尉,嘉仰天叹曰:“幸得充备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死有余责。”遂不食,吐血死。傅喜,字稚游。哀帝祖母定陶傅太后从父弟,少好学问。哀帝立以喜为卫尉,迁右将军。

傅太后与政,喜数谏,太后不悦。赐喜以光禄大夫养病。廷臣上疏留,帝亦重之,复拜大司马,封高武侯。傅太后欲称尊号,喜执正仪不顺从。遂策免。平帝即位,召还,反复遣。陈蕃,平舆人,字仲举,少有奇志。举孝廉,迁乐安太守,拜太尉。桓帝崩,窦太后临朝,为太傅,封高阳侯。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共参朝政。与武谋诛宦官曹节,事泄被害。李固,字子坚。少博学。阳嘉初公卿举固对策,顺帝多所采纳。即时出赵阿母还舍,诸常侍悉叩头谢罪。朝廷肃然。冲帝时固为太尉。冲帝崩,质帝遇弑,固与杜乔欲立清河王蒜。梁冀竟立桓帝,诬固下狱,遂被害。[11]士民:士子和庶民的合称。[12]扰攘:纷乱。[13]太宁:太平安宁。[14]博询众庶:广泛询问老百姓,听取他们的意见。众庶,众民、庶民。

[15]进:荐用。[16]谠(dǎng)直之路开矣:正直的言路就通了。谠,正直。[17]迩:近。[18]谗谀者:进谗和谄谀的人。[19]不拘文:不受文辞约束。

牵俗:为俗事牵累。[20]辨治:明辨治理。[21]不责人以细过:不从细小的事去要求人。细过,过细、微小。[22]跨两汉轶三代:跨越两汉,超过三代。跨,跨越。两汉,西汉和东汉。轶,本义为后车超越前车,引申为超越。三代,指夏、商、周。[23]践五帝、三皇之涂:践,履行,走在……路上。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皇,燧人、伏羲、神农。涂,道路。

【译文】

国家因任用贤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就能兴盛;国家舍弃了贤德的人,按照自己个人的意志独断专行就会衰败。这两点是必然的趋势,是古往今来相通的道理,这是世俗所共同认识的。为什么太平时代有了贤能的人能使国家兴盛,昏乱的时代虽然有贤能的人也不能兴盛呢?大概是当权的人用或不用贤能的人的原因吧!有贤能的人,当权者能够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贤能的人,当权者不任用他,这就同没有贤能的人一样。商朝兴起的时候,有仲虺、伊尹两位贤能之士的帮助,起了很好的作用;到商朝衰落的时候,也有三位贤臣存在,这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周朝的兴起,有十个同心兴周灭纣的贤臣;周朝衰亡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当西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辅佐汉高祖刘邦,东汉兴起时有寇恂、邓禹辅佐光武帝;到汉朝衰微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等众多的贤臣。魏、晋以下,到李唐王朝建立,贤能之士多得不可能一一列举。然而在它们之间兴盛或衰亡的时代,也都是相同的。从这点看来,有贤能的人而能任用他,这是国家的福气,有贤能的人而不能任用,就好像没有贤才了。可以不慎重考虑这个问题吗?

现在也像古代一样,今天的中国也是古代的中国,今天的士子和庶民也是古时的士子和庶民。古时候虽然有纷乱的时代,仍然有这样众多的贤能之士,何况现在太平安宁的时代,怎么能说没有贤能的人呢?只是在于君上使用他们罢了。广泛询问老百姓,听取他们的意见,那么有才能的人就可荐用了;该讲的话,没有忌讳,照实直说,那么正直的言路就通了;不接近小人,那么进谗和谄谀的人就疏远人;不受文辞的约束,不为俗事牵累,那么谨守职责的人就能明辨治理了;不从细小的事去要求人,那么能干的官吏就能按他们的心意办事而充分发挥作用了。如果能实行这个道理,那又何必忧虑不能跨越两汉,超过三代,然后走在五帝、三皇的道路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