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66

第66章 慢性胆囊炎辅疗操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病。一般来讲,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

若胆囊管为结石、炎性粘连或疤痕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粘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粘液(白胆汁),即可形成胆囊积水;当继发感染,则演变为胆囊积脓。

下列按摩疗法,对改善患者痛苦有一定效果。长期坚持并保持精神愉快、合理饮食,则能彻底根治。

1.推肋摩腹。用手根至肋弓部做推法20~30次,再用手掌在脐周围做顺时针推摩20~30次,再用手掌在脐周围做逆时针推20~30次。

2.以拇指或中指指峰按压章门(位于屈肘合腋,肘尖尽处)、中腕(位于脐上4寸)、梁门(位于中腕旁开2寸)穴1分钟。

3.以拇指用力点按胆穴(位于胖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下2寸)l分钟。

4.推揉剑突。用双手掌根部自上而下推揉剑突至小腹部数遍。

5.右手握拳用拇指关节突出部,点按胆俞(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肝俞穴(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另一手拇指点按期门穴(位于乳头下方的第6肋间隙),各1分钟。

6.以双手掌部按揉胸肋部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