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老中医运动养生经
8068100000015

第15章 跑步好处有哪些

我们不能否认,跑步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法,只要我们坚持长期跑步,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跑步主要有慢跑、中速跑、快跑几种,其中慢跑和散步有着些许的相似之处,只是慢跑的步伐较快,强度较大,适合于各种年龄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体力较好者。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的一块巨石上就刻有这样的字句:“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自古而今,跑步是一项最广泛、最普遍的健身方法。

清晨,跑步去

当我们开始步入社会,为了理想和事业打拼时,我们同时也在渐渐地“入乡随俗”,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教诲也逐渐丢到爪哇国去了。

时光荏苒,光阴流转,弹指一挥间,几年过完。忽一日,惊闻著名作家路遥先生年仅42岁便画下上生命的句号,他的英年早逝,使人痛惜万分。如果他每天能从玩命地写作中抽出一定时间来进行身体锻炼,再加上合理的饮食营养,恐怕还不至于这么早逝去。再留心观察一下周围人员,或多或少地与高血压病,心脏病,腰椎病、痔疮、神经衰弱等办公室职业病也逐渐出现。

有一天,竟然发现年纪轻轻地大学生,爬到3层楼梯,却连连喊累。再看身边有多少未老先衰,盛年不盛的年轻的身体状况,所以我们真的很有必要把运动锻炼提到我们日常的“议事日程”。

于是,你可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穿上舒适的运动鞋,穿上轻便的运动衣,一身轻松地迎着那即该升起的一轮朝阳奔向前方。你会发现早晨,路上很宁静,行人稀少,兰辆零星;经过一夜被净化的空气,也会显得格外清新和润肺。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跑步在这样的早晨,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经过清晨这么一跑,你会发现,白天上班和学习,就会感到特别轻松,特别有精神,身上也仿佛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自然就会提高自身的学习或工作效率,还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追感,清晨跑步健身的效果真是不错。

因此,我们提倡,不论冬去春来,夏回秋转,雨雪风霜,如果持续不懈你的晨跑,我们的健康状况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自己仿佛又回到学生时代,那种充满朝气蓬勃的金色年华。同时,你还会在清晨的跑步中,培养自己的韧性,磨炼自己的耐心,从而使自己在挫折中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获准前进的方向,寻求解脱,走出沼泽。

慢跑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跑步是有益于健康的事情,不过慢跑更有益于身心健康呢。你知道,较之于快跑,慢跑的好处吗?

慢跑能提高心肺功能

坚持轻松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的通气和换气能力,慢跑时所供给的氧气较静坐时可多8~12倍。氧气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吸氧的能力大小又直接影响到心肺功能。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吸氧能力较低,而锻炼能提高吸氧能力。在研究吸氧能力时是用“最大吸氧量”作为指标的。练慢跑的老年人,最大吸氧量不仅显著高于不锻炼的同年老人,而且还高于参加一般锻炼的老年人。慢跑运动可使心肌增强、增厚,具有锻炼心脏,保护心脏的作用。多年从事慢跑运动的老年人的心脏大小及功能都与不参加锻炼的20岁年青人的心脏无异,这是因为长期坚持锻炼,改善了心肌营养,使得心肌发达,功能提高。

慢跑能防治老年性疾病

慢跑使血流增快,血管弹性增加,具有活血祛淤,改善循环的作用,从而也增加了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量。慢跑时冠状动脉血流量较安静时可增加10倍,即每分钟血流量可达1200~1400毫升。坚持长期慢跑的人,平时心跳频率可下降到每分钟60~50次左右,此可使心肌得到较长时间的休整。

慢跑能促进全身新陈代谢,能改善脂类代谢,可防治血内脂质过高。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老年性疾病大多与体内脂质代谢有关,慢长跑能改善体内脂类物质的正常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因而可预防和减少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上的沉积。从而能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性疾病。长跑可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硬化,还可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脑力劳动的疲劳。

特别是慢跑运动,还可使人体产生一种低频振动,可使血管平滑肌得到锻炼,从而增加血管的张力,能通过振动将血管上的沉积物排除,同时又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上堆积,这在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上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慢跑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能使全身气血流通,颐养心脑和周身,并能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令人乐观,振奋精神,解除自身的忧虑和精神紧张,从而改善全身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慢跑的时间选择有讲究

青壮年的慢跑多在晨练时进行,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慢跑时间宜选在每天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且持续慢跑15~30分钟。速度在每分钟120~150米左右最为适宜。因为老年人与青壮年身体状况不同,他们从心肺功能、神经系统、骨骼状况、新陈代谢等很多方面都趋于老化,因此不可能像大多年轻人一样经常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状态。

如果让老年人清晨空腹慢跑,由于他们身体动员肝糖原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等状况。另外,老年人清晨起床之后,心率较慢,身体机能各个器官尚未活动开,此时慢跑很容易引发心脏病、脑溢血或其他器官疾病。如果老年人在饱餐之后进行慢跑,即使速度不快、时间不长,也会因肠胃功能较弱,发生腹痛、呕吐、上消化道出血,甚至胃肠穿孔等严重情况。

每天的上午9~10点钟和下午4~5点钟,老年人身体各个器官都已正常运转,并处于不饥不饱状态。此时慢跑有助于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促进呼吸肌发达和胸廓运动,使肺活量大幅度增加,并促使人体新陈代谢,减少体内水分,排出体内脂肪和胆固醇。

若能长期坚持每天在最佳时间内慢跑,还会使骨骼有机物含量降低,预防骨关节病变,提高抗病能力,防止老人肌肉萎缩。老年人慢跑持续时间不易长,否则,会引起血压升高、脉搏过快、心脏疾病等。

掌握好慢跑的姿势和运动量

慢跑运动的姿势是保持精神旺盛,心情欢畅的需要,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细缓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也可以选择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宜尽。

慢跑步伐要轻快,双臂可自然摆动,其运动量以每天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年累月,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运动可分为原地跑、自由跑和定量跑三种。

原地跑即是在原地不动地进行慢跑,开始每次可跑50~100复步,循序渐进,逐步增多,持续4~6个月之后,每次可增至500~800复步。

高抬腿跑可加大运动强度。自由跑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改变慢跑的速度,不限速度,也不限距离和时间。定量跑是有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即在一定时间内跑完一定的距离,从少到多,逐步增加。

慢跑是一种很好的健身锻炼法。但慢跑的量太小,就起不到健身作用,慢跑的量过大,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发生危险。所以,掌握好慢跑的运动量是十分重要的。对老年人来说,就格外重要,影响慢跑的运动量的因素,主要是跑的速度,慢跑的距离和时间,以及途中有否变速、休息等。慢跑的运动量的关键在于速度,在评定慢跑的速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跑时的耗氧量、每分钟脉搏数和呼吸次数,目前认为观察耗氧量是最正确的方法。肌肉活动快,消耗的氧气就增多,所以耗氧量能直接反映出肌肉运动的速度。

杨力养生总“动”员

选择适宜运动的项目

运动锻炼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体条件的运动项目,这样有助于培养自信心和加强坚忍不拔的毅力。运动项目很多,具体选择时可根据以往的运动基础和爱好来选择,如过去喜欢长跑,可选择长跑来锻炼身体。也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加以选择,如以跑步为例,体质好的可选中、长距离跑步;体质差的可走、跑交替进行;体质更差的,可取散步或慢跑。另外,选择运动项目时还应考虑季节、气候、工作性质、周围环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