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成语故事1
8062800000010

第10章 二画(4)

人微权轻

【释义】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威权不足以服众。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司马穰苴,姓田,名穰苴,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他曾任大司马(官职名,掌管军政等),故称他为司马穰苴。

齐景公在位时,晋国和燕国不断攻打齐国,齐军连连打败仗,齐景公坐卧不安。

齐国大夫晏婴深知穰苴此人深通兵法,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当时的齐国之所以在战争中失利,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因此,晏婴便向齐景公荐举田穰苴。他对景公说:

“穰苴虽然是田氏旁支的子孙,但这个人的文才可以使众人团结一致,军事才能足以使敌人畏惧。君王不妨考察他一下。”

齐景公一向尊重和信任晏婴,且知他很有见识,忠心为国。便欣然采取了晏婴的建议,命人把穰苴召进宫来,跟他谈论军事方面的种种问题。穰苴不仅对答如流,而且有卓越的见解。

齐景公很是高兴,立即任命他为将军,带领齐国军队抗击晋国和燕国的进攻。

穰苴拜谢齐景公之后,提出一个请求道:

“我出身卑贱,君王把我从底层提拔起来,使我位居大夫之上,但士卒们未必能服从我,老百姓也未必相信我。人微权轻(这是由于我资历太浅,威权还不足以使众人服从)。所以,我希望能有一位全国的人都尊崇而又深得君王宠信的人,担任军队里的监军,这样,我才可以带兵作战。”

齐景公答应了穰苴的要求,并派遣庄贾到军中去当监军。

穰苴辞别了景公,然后跟庄贾相约道:

“明天中午在军门前会合。”

次日穰苴早早地来到军中,并在军营里安设了观测日影的标杆及漏壶等标志和记载时间的装置,等待庄贾的到来。

庄贾恃宠骄纵,目空一切,这次在自己的旧部亲任监军,更没把穰苴当回事。许多亲友为他设宴送行,他只顾吃喝,早把与穰苴的约定扔到脑后了。

穰苴等到中午,庄贾未到。他便撤去了标杆,放掉了漏壶里的水,进营部部署作战事宜,申明纪律。到了傍晚,庄贾方摇摇晃晃地来了。穰苴问道:“庄大人为何来迟?”庄贾说:“官员和亲戚们送行,刚刚脱身。”穰苴义正辞严地说了一番道理之后,召来军中执法官问道:“按照军法,误期迟到者该当何罪?”回答说:“当斩!”庄贾忙派人去向齐景公求救,还没等到派去的人回来,庄贾已被斩首示众。

景公派来传令赦免庄贾的使者,因骑马闯入军中,穰苴又按军法斩了使者的副手。从此,全军将士无不震服。穰苴更与士卒同甘共苦,将士斗志昂扬。晋、燕两国闻讯,当即撤兵,穰苴带领齐军追击,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失地。

人言可畏

【释义】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出处】春秋·佚名《诗·郑风·将仲子》。

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地上她家幽会。姑娘因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怕父母知道后会责骂她,所以要求恋人别这样做。于是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将仲子兮,)

别爬我家的门楼,(无逾我园,)

不要把我种的花树给弄折了。(无折我树檀。)

并非我舍不得树,(岂敢爱之?)

而是害怕父母说话。(畏人之多言。)

仲子,我也在思念你,(仲可怀也,)

只是怕父母要骂我呀。”(父母多言亦可畏也!)

姑娘想起哥哥们知道了这件事也会责骂她,便接着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

别爬我家的墙,

不要把我种的桑树给弄折了。

并非我舍不得树,

而是害怕哥哥们说话。

仲子,我也在思念你,

只是怕哥哥要骂我呀。”

姑娘还害怕别人知道这件事要风言风语地议论她,于是再唱道:

“请求你仲子呀,

别爬我家的后园,

不要把我种的檀树给弄折了。

并非我舍不得树,

而是害怕人家说话。

仲子,我也在思念你,

只是怕人家风言风语地议论我呀!(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人中之龙

【释义】形容杰出的、非凡的人才。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宋纤传》。

宋纤是晋代一位文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后来看到统治阶级内部的种种黑暗,便开始厌恶官场生活,立志不参与政事,隐居终老。

当地太守马岌很仰慕他的人品,特地寻访他,想请他出来做官。宋纤猜到马岌的来意,赶紧吩咐童儿关门,拒不相见。

马岌吃了个闭门羹,有点不高兴。但转而一想,一个人能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洁身自好,清贫自守,又禁不住生出敬佩之心。他颇有感慨地对随从说:“宋纤的大名常能听到,他的德行总让人想着去效仿,但他的身形却不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在许多人想跻身其间的官场,绝无仅有。宋先生可真称得上是人中之龙啊!”

人自为战

【释义】将战士们置之死地,人人都主动拼死作战。也指人人能独立作战。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

楚汉相争时,汉大将韩信有一次率领数十万人马,前去攻打依附于项羽的赵国。赵王和主将成安君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井陉集中二十万大军抵御,兵力大大超过汉军。

部将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井陉这条路很狭窄,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队伍必定拉得很长。请拨给他三万人马,拦截敌军的粮草,再截断他们的后路,不用十天,定可将韩信等人的头献上,但陈余没有同意。就这样,韩信在井陉狭窄道路上没有遭到袭击。在出井陉口前,他先派两千轻骑兵从隐蔽小道上山,在那里观察赵军,准备行动。

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为先头部队,命他们出了井陉口就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认为这是犯了兵家的大忌。

天刚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旌旗和仪仗,大模大样地开出井陉口,赵军立即打开营门,向汉军发起猛烈的攻击。激战了一会儿,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阵地的部队马上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

赵军又向河边汉军军营发动攻击,但这次汉军因为没了退路,奋力拼搏,人各自为战,以一挡十,结果把赵军打败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释义】俎:切菜板。比喻任人宰割。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兵分两路,直取秦朝都城咸阳。刘邦部队军纪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沿途受到百姓拥戴。秦朝守军纷纷投降,刘邦军队先期攻入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项羽也随后入关。

项羽听说刘邦打算自立为关中王,顿时大怒,决定第二天起兵,消灭刘邦。亚父范增支持项羽的决策,说:“刘邦在山东时贪财好色,而今一改往日作为,财宝、妇女一无所取,可见其野心不小,应马上消灭掉。”

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是好朋友。项伯担心张良受到牵连,连夜向张良报信,劝张良火速逃离军中。

张良不愿舍弃刘邦,立即向刘邦通报了军情。当刘邦听说消息来自项伯,而项伯年长于张良时,立即让张良将项伯请入大帐。

刘邦斟满一杯酒捧给项伯,并说:“我已将府库封好,日夜盼望项王到来,绝没有背叛的意思,请您转告项王。我绝忘不了您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