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俗语中的人生智慧
8061900000060

第60章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俗语解读”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是说自己不亲自生养抚育子女,便不能真切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儿女对父母之爱虽然是心感身受,但自己未做父母之前,没有育养生命的亲身经历与体会,总是难以真正理解父母之爱。但是,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有了儿女之后,就会像父母育养自己一样,去养育与爱抚自己的儿女,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了更深切的感受,虽然不能说是“恍然大悟”,但在理解与感知上是更深一层,更贴近一步的。

“人生智慧”

张老汉儿媳专横跋扈,他只好远远地躲开,另觅一间小屋独居。

村子里常闹贼。一天深夜,他听见街上似乎有人嚷嚷谁家的猪丢了,于是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乱想,他睡不著,于是爬起来,摸黑绕过村子里的一条大街,两条小巷,摸到儿子家后面的猪圈里,用手摸摸又听听,两头大猪哼哼着都在,几个猪娃娃哼哼啷啷地也都在,才放心。

回去的路上,他突然想起了几年前去世的老母亲,那个一直被他视为麻烦且可笑的老母亲:吃饭的时候即使有客人在,她也要把肉挑出来给儿子,丝毫不理会儿子的呵斥!总是那样挂念着他的老母亲呀!静悄悄的夜里他终于流下了老泪!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之爱是最无私的,为人子者怎能不时时顾念父母之恩,多孝敬父母呀!

父母之恩不是无以回报或报答不尽,只要能尽到做儿女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有的关心与尊敬,也就可以说是知恩不忘报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则流传深远的民间俚语,道出了高深的哲理。简单地说,只有经过生育、哺养、教育的全过程,才切身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一个人什么时候才开始真正懂事?应该是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抑或是父母去世了以后,这样说可能有些绝对,但至少是经历了一些能触动灵魂的重大事件以后。自己有了孩子,就会慢慢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与不易,也能渐渐明白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去世以后,我们才会常常念及父母对自己的恩惠,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心底赖以依存的靠山已不复存在。有了孩子以后,生活负担加重,工作压力倍增,对父母的关照就越来越少;父母去世以后,才陡然开始自责,为自己的年轻、任性与无知,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之,人非得经过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谛,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父母是生养、教育我们的人,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中,父母不知道要经历过多少艰辛,花费多少心血,在喜悦、忧虑、烦恼中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奉献给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父母之恩如山之高,似水之长。俗话说,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子女有什么理由不尊重、关爱、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的重要因素。孝敬父母的实质是感恩,我们应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顺父母,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