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华盛顿邮报》伯克·布雷思德
获奖理由→
“由于一名漫画家作品的一个杰出范例,其决定性的品质在于漫画能够活灵活现地表达一种观点,能够展示其优秀的绘画技法和鲜明的图像效果,能够致力于帮助值得称赞的重要公益事业……”
——普利策奖委员会
奖项概览→
评论性漫画奖(the Editorial Cartooning Category)设立于1922年。它是普利策新闻奖所有奖项中最不为我们了解的一个,而在美国国内则具有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影响力。
其影响力表现在:首先,评论性漫画奖是普利策奖中重复获奖几率最高的一个。70多年来,三度和两度获奖的画家多达十余名,通常一个画家的创作期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还有子承父业、双双获奖的)。其次,所有获奖者的作品均通过特稿辛迪加提供给众多的报刊发表。1987年获奖者伯克·布雷思德的连环漫画通过“华盛顿邮报撰稿人群”供美国约1 000家日报、周报和大学报纸刊用。据称有的获奖者在50个国家拥有4000万~8000万读者。在普利策奖之外,美国职业记者协会(Sigma Delta Chi)于1942年设立的漫画奖也较有影响。
获奖者简介→
(盖伊·)伯克(利)·布雷思德[(Guy)Berke(1ey)Breathed],1957年6月21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恩西诺。1980年获得克萨斯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6—1978年任校报《每日得克萨斯人》摄影记者兼专栏作家。1978年起为漫画家和作家。1980—1995年任“华盛顿邮报撰稿人群”(Washington Post Writers Group)漫画家,其间1980—1989年为连环漫画《布卢姆县》(Bloom County)作者,1989—1995年为连环漫画《边地》(Outland)作者。到1987年,他出版的4本漫画集已销售200多万册。他在政治上持中派立场。
主译评评语→
既然对美国报刊的政治性和社论性漫画比较陌生,在此有必要作一番简要的评介。
漫画(cartoon)一词最初是指画家在创作油画、壁画和挂毯画时画的草图。它后来被用以称呼滑稽画家画的寥寥数笔、不合常规的速写。今天,漫画则成为表现具象或象征性的图画,强调讽刺、幽默或机智,它可以附加文字,也可以无须文字说明。漫画最常见的主题是政治或公共事务,也可以是社会习俗、名人时事或体育竞技。按照作品的立意,报刊漫画通常分为娱乐性、社论性和广告性的三大类。社论性漫画是指以影响公众舆论或生动地描绘新闻事件为主旨的漫画;换言之,它是一种以表达意见为主、其作用类似于社论的漫画。因此,它刊登在报纸的社论版上。
·社论性漫画名家举要
第一批社论性漫画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多半发表在杂志上。美国第一个重要的社论性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1840—1902)将其大部分才智贡献给了《哈泼斯周刊》。纳斯特作为漫画大师,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肖像画法和有效的构图,在政治漫画领域影响甚巨。他创造了象征民主党的驴、共和党的象、坦慕尼协会的老虎、不值钱的纸钞娃娃和劳工的帽子与饭包等形象。在艺术成就之外,他最著名的政治成就是揭发操纵纽约市政治的民主党组织坦慕尼协会的腐败,最终导致“老板”威廉·特威德垮台和被收监。
19世纪末,照相制版术的应用解决了绘画和摄影作品的快速复制问题,每日的社论性漫画已成为定期的报纸专栏。当时的政治纷争相当简单,容易以漫画加以论释或予以讽刺。因此在20世纪最初25年,政治漫画进入了黄金时代。以粉蜡笔作画成为普遍的方式和传统。早期卓越的漫画家有霍默·达文波特(1867—1912)、弗雷德里克·奥珀(1857—1937)等人。
普利策漫画奖的设立无疑是适时之举。1922、1925、1929年获奖者罗林·柯尔比(1875—1952)和1926、1955年获奖者丹尼尔·菲茨帕特里克(1891—1969)是20年代 的佼佼者。柯尔比是一名狂热的自由派,创作生涯始于1911年,20年代为普利策的《世界报》画漫画时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他的“禁酒先生”成为非常有名的讽刺画。在为美国人解释引发世界大战的新闻事件的漫画家中,最负盛名的是1924、1943年获奖者J。N。达林(1876—1962);1927、1928年获奖者纳尔逊·哈丁(1879—1944);1931、1934和1940年获奖者埃德蒙·达菲(1899—1962);1933年获奖者哈罗德·埃尔伯特(1895—1966);1942、1954和1979年获奖者赫伯特·布洛克(1909—2001,笔名“赫布洛克”)等人。1945年和1959年获奖者比尔·莫尔丁(1921—)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画大兵威利和乔出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赫布洛克、菲茨帕特里克、达菲、莫尔丁等人依然雄风不减。稍后建立知名度的有1964、1971和1984年获奖者保罗·康拉德(1924—),1967获奖者帕特里克·奥利芬特(1935—)和1969年获奖者约翰·菲谢蒂(1916—1980)。1970年获奖者托马斯·达西、1974和1977年获奖者保罗·泽普(1941—)等人创造了受欢迎的新风格。总的来看,当今的美国报纸漫画界呈现出群雄并起的局面。
漫画家创作力之常盛是惊人的。菲茨帕特里克从1913年起在《圣路易斯邮讯报》工作,直到1958年。1944年获奖者克利福德·贝里曼(1869—1949)在1889年就为报纸作画;1949年其子詹姆斯·贝里曼(1902—1971)接替他后,也于1950年获奖。三度获奖者赫布洛克第一次获奖是在1942年,而到了8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仍然为公众喜爱,90年代初仍在创作。
在美国,目前大约有125名专职的社论性漫画家,其中包括两名女性: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新闻》的凯特·帕尔默和得克萨斯州《沃思堡明星电讯报》的埃塔·休姆。较小的报纸无力雇用自己的社论性漫画家,因此它们向特稿辛迪加购买社论性漫画。许多自己拥有社论性漫画家的大报也向辛迪加购买,目的在于向它们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意见。这些报纸通常将这些外来的漫画刊登在社论版对页上。大多数通过辛迪加向许多报刊供稿的社论性漫画家隶属于某个大报,其作品先行刊登在这家报纸上,然后外发。
·社论性漫画家日常工作程序
一个典型的社论性漫画家每天与他所供职的报纸主编们碰头,讨论新闻和该报将采取的社论立场。这名漫画家随后回去画出几幅草图,社论版主编从中指定一张让漫画家完成。为了获取最佳效果,漫画家在成稿前可能还要用去数小时,有时可能还要参看照片。画稿一般比刊登出来的大一些,然后照相缩制。
有些漫画家在成稿前无须与他们的主编们磋商。如果主编在漫画的立意和情趣上与漫画家意见相左,这幅作品可能就不会发表。然而这类事情极少发生,因为社论性漫画家通常供职于其社论立场为他们赞同的报纸。
社论性漫画的最佳主题是自命不凡的或虚伪诡诈的政客。奥利芬特说:“我一开始就假定:洪洞具里无好人。”1970年获奖者托尼·奥斯(1942—)认为,一名社论性漫画家需要有一腔怒火,“你必须能够读到某个东西之后说:‘我不相信它!’然后把这种东西变成一幅画。”
社论性漫画带有先天的偏向性。夸张是它的特点,而通常只有在进行抨击时才最有力度,无论这种抨击是多么不公正。歌功颂德的漫画难以给人留下印象。然而,即便是讣告性漫画,只要画得够好,仍然具有一种影响力。例如,莫尔丁在肯尼迪总统遇刺以后所画的林肯低头的塑像便是一个佳作。
幽默手法也是社论性漫画不可或缺的元素。漫画中的幽默与其他形式的幽默毫无二致:不协调、倒霉、狼狈、情绪或行为的夸张、惊人的无知、对不寻常事物或环境的自然反应,等等。通常对时弊的针砭批判须合上述方式之一。
美国大多数辛迪加漫画家在政治上属于自由派,如《华盛顿邮报》的赫布洛克。一小部分人持强烈的保守派立场,1972、1978、1985年获奖者杰夫·麦克内利(1947—)、1970年获奖者托尼·奥斯。麦克内利首次获奖时年仅25岁,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漫画家之一。尚有一些持独立见解和中派立场者,如伯克·布雷思德。
·社论性漫画的三大流派
漫画按其画风可分为三大流派:垃圾箱画派、交叉排线法画派和暗纹画派。垃圾箱画派受到法国讽刺画家奥诺雷·杜米埃(1808—1879)和其他19世纪石印画家的影响。这种画风孕育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报纸,当时持自由派和社会主义观点的漫画家常用它来揭露贫困现象。他们的作品上经常出现一只垃圾箱,这一画派因此而得名。属于这一画派的有菲茨帕特里克、赫布洛克、莫尔丁等人。
交叉排线画派的鼻祖是纳斯特,后继者有达文波特、达林、约翰·麦卡琴(1870—1949,1932年获奖者)等人。其特点是在画中人物和道具上饰以众多的交叉线条。这一画派在报界已经衰落。
暗纹画派包括一些较新的社论漫画家,其领衔人物为奥利芬特。他为漫画界引进了水平的而不是垂直的表现样式和怪诞的而不是写实的画风。这一流派作品的创作方式很奇特:先用一种化学溶液在纸上生成一种暗纹,然后在纸上作画。属于这一画派的还有麦克内利和《底特律新闻》的德拉珀·希尔等人。
·框圈、文字说明和象征
为帮助读者识别某些人物和更好地理解漫画所表达的思想,一些社论性漫画家在画中加上带有文字的框圈。但是大多数名家尽量避免使用它,以保证画面的整洁。大多数漫画附有文字说明,通常是点睛之笔。
漫画家们发明了一些直观的象征,以它们来代替组织机构和概念。最为人熟悉的是代表美国的山姆大叔、代表民主党的驴和代表共和党的象。罗林·柯尔比在20年代发明了一个身穿黑衣、带着雨伞的瘦高男子“禁酒先生”,以这一形象来代表禁酒运动。
·20世纪的神话——滑稽连环漫画
连环漫画(comic strips)是美国报纸上以单栏的连续格式排列成的故事性漫画。这种美国人的发明物目前已流行于全世界。它们有固定的角色,内容包括简短的幽默事件或具有悬念性、戏剧化和冒险式的长篇故事。其特点是将人物对白放在人物头上的框圈中。
连环漫画取材广泛,从民间传说到“超人”应有尽有。它被喻为20世纪的童话、神话和寓言。它们中出现的独特人物不仅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创新性的语言也影响了美国人的谈吐,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英国人类学家杰弗里·戈热在《美国人:国民性之研究》一书中指出:“除了著名的报纸,如《纽约时报》,几乎所有美国报纸都有连环漫画连载。它们是少数能够传神地表达美国人共同经验的重要传声筒之一(另外还有电影和总统大选)。”
连环漫画发端于19世纪90年代。1892年,詹姆斯·斯温·纳顿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的《旧金山考察家报》上刊登《小熊》,这是第一个出现在日报、连续演出的固定角色。1896年,普利策和赫斯特为了理查德·奥特考尔特(1863—1928)的《黄色孩童》进行的争夺引起了星期日彩色连环漫画的一场剧烈竞逐,“黄色新闻”由此得名。
由于人物固定、性格幽默,连环漫画一开始就引起了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兴趣。正因为连环漫画具有无比巨大的商业价值,报纸发行人和特稿辛迪加老板视之为摇钱树,几十年来,连环漫画的主要供应者是赫斯特的金氏特稿社和《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每日新闻》联合特稿社。
百余年来,连环漫画中的人物和故事已融入美国人的生活中,其中最流行的是奇克·扬(1901—1973)从1930年起画的《金发女郎》,它供1 600家报纸刊用,历经40年而不衰,被阅读超过3 000亿次。最著名的漫画人物是艾尔·卡普(1909—1979)画的“小艾布纳”,它自1934年推出,到1953年画到小艾布纳同戴西·梅结婚时,许多报纸作为新闻加以报道。弗兰克·金(1883—1969)于1919年推出《汽油巷》,哈罗德·格雷(1894—1968)于1934年推出《小孤儿安妮》,这两名画家分别于1969和1968年逝世,但是他们作品中的人物杰克斯和安妮还活着。《人猿泰山》、《超人》、《闪电侠戈登》等,也是家喻户晓的作品。
连环漫画多数是供人娱乐消遣的,它们烙上了美国商业文化的深深烙印。然而也有一部分连环漫画家赋予作品以较深刻的社会意义。1948年普利策奖获得者鲁布·戈登堡(1883—1970)以尖锐的手法讽刺美国社会,他笔下的人物、发明家布茨是机械化时代的一个化简单为复杂的笨教授。沃尔特·凯利(1913—1973)1949年推出的《波克》和卡普的《小艾布纳》也不乏社会意义。到1977年卡普退休时,1975年普利策奖获得者加里·特鲁多(1948—)的《杜内斯伯里》独霸政治性连环漫画,他不仅把尼克松、基辛格、卡特等政要和其他真真假假的人物纳入画中,还讽刺妇女解放运动、摇滚乐和吸毒。
我们这里所介绍的,是不同于一般社论性漫画、与特鲁多风格相近进而又打破他的“一统天下”的一位80年代新人的作品,其时代背景在读者通览全书后是不难了解的。
撰写背景→
1980年12月8日,伯克·布雷恩德的连环漫画《布卢姆县》首次通过特稿辛迪加在多家报纸上同时发表。自那以来,《布卢姆县》以新颖的形式将幽默与讽刺融为一体。里根总统的外交政策成了一只缠在一道栅栏上动弹不得的巴斯洛普(basselope)狗。公司毒品歇斯底里症则表现为由布卢姆其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亲自授课。
伯克用这种委婉而精巧的方式在连环漫画专版上发表针砭时弊的评论。
连环漫画是否能够达到出类拔萃的水准,关键在于文字表达。伯克对语言的节奏和辛辣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领悟力,在他的笔下,可谓字字珠玑。《布卢姆县》成为80年代新涌现的连环漫画杰作。
伯克的漫画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不论男女老幼,各类读者均被他的高度幽默的作品带到社会与政治问题的风口浪尖旁。
《布卢姆县》介于连环漫画和政治性漫画之间。在一系列性格迥异的形象中,奥普斯(Opus)是主角,它是一只固执己见、极其可爱的企鹅,喜欢钻研政治问题。其他角色包括:米洛(Milo),他经营着地方报纸,还从事政治竞选蛊惑人心的事情;史蒂夫·达拉斯(Steve Dallas),专顾自己、杂乱无章的律师;宾克利(Binkley),知识分子,他深受“宾克利忧愁屋”中人物的折磨;比尔猫(Bill the Cat),副总统候选人、摇滚歌星和纽约市出租车上的人质;奥利弗·温德尔·琼斯(Oliver Wendall Jones),电脑神童。
伯克说:“我喜欢这么想:借助于隐喻和讽刺,将我的见解塞进读者家门下的缝里,而不是照着他劈头盖脸扣过去。”
——华盛顿邮报撰稿人群
(展江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