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月球时代大挑战》
8055100000005

第5章 恼怒的俄罗斯人:不言自明

无独有偶,2007年4月4日俄罗斯新闻社发表报道,称200年3月7日俄罗斯一颗名为“塔季娅娜”(Tatiana)的卫星在转入地球背面、即美国上空之前,这颗一切正常,但当转出美国上空的时候,这颗卫星已经彻底与地面失去了一切联系。这是一颗运行在距地面950公里的圆形太阳轨道上的通信卫星,主要为研究地球近地空间的辐射环境,已升空两年,期间一起正常,俄罗斯航天学家暗示,就在3月7日这天,美国在其境内发射了一枚导弹,“比照一下美国导弹发射时间和卫星通过美国上空的时间资料可以发现,这两起事件之间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丛中国试验反卫星武器,到俄罗斯卫星突然遭袭,仅仅相隔3个月,而中、俄、美又都是航天大国,也是全球战略角逐的主角,难道这仅仅是两个孤立事件?

2007年4月4日,俄罗斯主流媒体俄新社突然发表了一篇题为《俄“塔季娅娜”卫星失灵,俄部分专家认为可能被美国攻击》的文章。这文章主要援引了莫斯科大学核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拉琴科的话,他说,在2007年3月7日,俄罗斯一颗名为“塔季娅娜”的卫星在转入地球背面是,即相对俄罗斯而言,也就是美国上空区域时,与地面的通讯仍然正常;而当“塔季娅娜”从美国一侧转出时,它已经彻底与地面指挥中心失去联系。弗拉基米尔·拉琴科继续说,这颗卫星很可能是被美国击毁的。因为在3月7日这天,这颗名为“塔季娅娜”的微型卫星突然失灵时,正好位于美国上空,而同一天美国曾进行导弹发射。俄航天领域其他一些专家也同时说,“塔季娅娜”卫星失灵可能是由于受到地面某种技术装备的攻击造成的,俄罗斯部分专家认为“塔季娅娜”极有可能成了“美国太空激光武器的试验品”。俄新社报道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航天专家表示,这颗卫星突然失灵可能与美国3月7日在其境内发射导弹有关。他说:“比照一下美国导弹发射时间和卫星飞过美国上空的时间资料可以发现,这两起事件之间是有着密切关联的。”

这颗卫星于2005年1月发射升空,是为实施俄罗斯大学间“航空航天领域微型技术”项目,同时并庆祝莫斯科大学建校250周年。当时,俄罗斯共有3颗类似的卫星为俄各高校提供教学服务。“塔季娅娜”卫星是一颗太阳同步卫星,其轨道距地球950公里,主要用于研究地球近地空间的辐射环境,同时也承担莫斯科大学与其他大学之间的卫星通讯。在升空后2年多的时间里,该卫星的仪器设备一切运转正常。

当然,弗拉基米尔·拉琴科在怀疑美国击毁卫星的同时,也表示不排除卫星与太空垃圾相撞后造成失灵的可能性,但俄罗斯专家说,“塔季娅娜”卫星与太空垃圾相撞的概率极小;而如果是卫星本身故障,那么其通信信号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逐渐或间断消失的,而不是突然消失,卫星应答也毫无反应。

尽管“太空战”的屡屡出现在电影、电视中,但在现实国际政治中,直接攻击他国卫星实际上相当于直接攻击别国领土,如果真是美国所为,那么按照国际法则会被视为战争挑衅,当然,俄罗斯不会为一颗卫星而与美国大动干戈,况且,究竟是否为美国导弹所攻击也无法真正确认。然而,无论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太空战的晨曦却已经出现在天际——因为美国完全具有这样的能力。

实际上,这种对卫星的互相“攻击”早已开始,苏联曾在1975年成功利用陆基反卫星激光武器使飞临西伯利亚的两颗美国卫星“短暂致盲”,但这种行为在冷战那段敏感时期双方仅仅把其视作一种“干扰”。

自1957年苏联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地球轨道以来,太空就成了人类活动的新领域,因而也自然被视为一种“领土”,当然不是按照国家土地领域的太空辐射,太空是另一种开放式的领域,如同公海,而环绕在轨道上的各种航天器则如同航行在公海上的船只,被视为各国的财产和领土。在太空中,至今世界各国总共发射成功约6000个各类航天器,目前在轨运行的卫星有795颗,其中属于美国的达413颗。这些卫星按照联合国的约定在其各自的轨道有序运行,之间不会发生相撞的情况。

因此,如果如俄罗斯专家所言,“塔基扬娜”是被美国击毁的,那么等于美国在公海上向一艘俄罗斯船只发射了鱼雷,那等于宣战——这条消息之所以引起世界的关注正在于此。各国的专家也都对此说法保持沉默或者谨慎地表示支持,而都心存怀疑,大多数人都绝可不可理解,因为看不出美国攻击“塔基扬娜”的政治目的。但有一种可能,就是这几年太空角逐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大国之间,似乎在太空时常能闻到火药味——俄罗斯卫星被怀疑遭到美国攻击仅仅是在中国试验反卫星武器两个多月之后。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这件事就不那么简单了。有政治学者说,美国如果想要警告俄罗斯,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没有必要费尽周折地到太空去找麻烦,然而,如果美国就是想在太空领域警告俄罗斯,那么有什么地方比在太空更合适呢?而有人更加大惊小怪地叫道,如果是美国攻击的,那在政治上将招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但其实,这种摩擦就是在冷战中也屡见不鲜,美苏双方,或者今天的美俄书双方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严重的,他们其实心知肚明,就如同美苏双方的战机经常在天空横眉冷对、甚至彼此“相撞”一样。

实际上,一颗卫星出现故障而失去联系在国际政治中几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何况这只是一颗民用卫星,而且是一颗大学教育卫星,美国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卫星“下手”当然也是有所考虑的——当然,这个说法的前提条件是假设这件事就是美国人干的,而在卫星自身出现故障、卫星与太空垃圾相撞两个概率都很小的情况下,美国人自然就是概率最大的罪魁祸首。其实,最主要的理由是,在2007年,美国、中国、俄罗斯在太空的明争暗斗十分抢眼,连续发生各种“新闻”,这使得世界有理由相信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又在进行一种太空竞技表演——因为,在现代军事中,太空是任何一个军事大国的软肋,因此,在这里互相斗法,就如同击剑比赛一样,既可以不伤身体,又可以明显地揭示出胜负,而美国之所以攻击一颗俄罗斯民用卫星,目的正在于此。

其实,双方在反卫星武器的较量上早已开始。早在里根政府时期,由于里根政府提出“SDI”计划,苏联于是针锋相对,立即集中了1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中的技术问题。根据这项计划,苏联要早20世纪末把一个先进的防御系统部署到太空。这项计划的主题就是弹道导弹防御和反卫星系统,苏联的目标是确保100%的摧毁美国和其盟国的进攻飞机和导弹。苏联人的做法一向颇为现实,他们的研究十分注重实战,而且,其实苏联人的进展与美国不相上下。在1961年,当中国人还在竭尽全力制造自己的第一枚导弹的时候,苏联的“格里丰”反导弹系统就已经成功,“格里丰”反导弹系统的成功为苏联人的“战略导弹防御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在此基础上,苏联又发展了更为先进的“橡皮套鞋”反导弹系统。“橡皮套鞋”反导弹系统的构想是,当敌国导弹飞向苏联领空的时候,该系统内的战略预警系统,即“鸡笼预警雷达”就会发现导弹,同时做出识别,然后立即把导弹相关信息传输给作战指挥雷达;作战指挥雷达在接受到信息后再次对目标进行跟踪和识别,此后再把信息传递给场地跟踪雷达,场地跟踪雷达对目标进行最后的识别,同时对拦截导弹作出引导。

在反卫星方面,苏联的计划就是直接了当的“反卫星作战计划”。这项计划采用“卫星反卫星”和“导弹反卫星”两种作战方式。苏联于1964年就开始研制反卫星武器,并且在1982年的大规模战略核演习中成功发射了反卫星卫星,然后在演习中将模拟的敌方卫星摧毁。1983年,苏联就已经进行了2007年中国在年初所进行的试验,即使用反卫星导弹击毁了1颗在东德上空飞行的卫星。此后,苏联又共计进行了20多次卫星反卫星的试验。

而今天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军工产业,在强激光武器方面同样也得到继续发展,甚至在激光功率的研究方面超过美国的类似系统。在反卫星武器的战略部署较量方面,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苏军部署于萨雷沙甘试验基地的8台防空激光器和2台反卫星激光器已经对美国的低轨卫星构成现实威胁。俄罗斯实际上拥有当今独一无二的、具有实战意义的反卫星系统,现在俄罗斯的反卫星系统已经远远超越“格里丰”和“橡皮套鞋”两大系统,今天俄罗斯反卫星武器能够在150-2000公里的范围内击毁侦查、导航、气象卫星,以及航天飞机。因此,俄罗斯对美国卫星体系的威胁一直是美国的心腹大患,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像美军那样对空间系统如此依赖——如果没有卫星,美国即使打赢海湾战争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甚至有可能变成另一个越战,美国军队在今天几乎90%的信息都要依赖卫星的传递。

针对美国人退出反导条约,愤怒的俄罗斯人也表现出了惯有的强硬。俄罗斯议会批准了《2001-2010年的俄罗斯10年航天发展计划》,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说:“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对策,保障自身的国家安全。”与此同时,俄罗斯开始大力部署其“白杨”系列导弹,这族导弹中“白杨-M”是公认的能够穿透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种武器。

实际上,美国此次攻击俄罗斯卫星,真实的目的有三:

一,在此阶段,俄罗斯与美国在伊朗问题上的争斗已经从桌子底下的互相踢脚转到了在桌子上互相瞪眼,有关美国攻打伊朗最火暴的传闻都来自俄罗斯。2007年4月3日,俄《共青团真理报》甚至将“第三次世界大战于4月6日4时打响”作为新闻的大标题,登在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而冷战后的气势正盛的美国终于忍不住给了俄罗斯人一个不大不小的耳光——攻击俄罗斯卫星,既可以当作战争借口,也可以保持沉默,美国人只是借此威胁俄罗斯:就是我现在给你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你敢发动吗?

二,美国在政治上一直与俄罗斯针锋相对,在俄罗斯进行民主改革后,美国对俄罗斯式的民主大加嘲讽,而且也在欢迎俄罗斯加入西方世界一事上屡加欺骗,这终于让俄罗斯醒悟,它根本无法与美国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按照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原则,其实国家间意识形态如何根本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国家利益,因而,美俄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战略竞争,美国的基本目的是要遏制俄罗斯的重新崛起,而太空领域则是俄罗斯最大的软肋;

三,在太空领域,尽管是美国军事体系的软肋,但世界也清楚,现代军队谁也不开卫星,卫星系统不仅是美国的软肋,也是俄罗斯的软肋,而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地位则无人能及,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卫星体系更加残破不堪,美国因此向俄罗斯叫板,当你攻击我的软肋的时候,是否能够我对你软肋的攻击呢?因为美国的反卫星能力要超越俄罗斯或者世界任何一个航天大国。

果然,俄罗斯只是向世界新闻界发发牢骚,除此之外,它毫无作为,更没有像冷战期间那样发动针锋相对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