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介绍
钟某,男,3岁,幼儿园小班,因不自主眨眼、耸鼻2个月来诊。
患儿两月半以前患病毒性感冒,经治疗而痊愈,2月前患儿诉说反复持续出现的不自主眨眼动作,眼睛痒,难受,而好揉眼。家长发现孩子眨眼后,十分重视,反复关注和进行干预,结果家长越关注越干预,则眨眼越严重,并出现不自主重复缩鼻动作,孩子感到难受,无法控制。有情绪和紧张时严重,睡眠时消失。
患儿系二胎一产,足月顺产,母孕早期反应重。发育史正常。既往身体健康,病前性格活泼、好动、合群,有时任性,易急躁冲动。患儿父亲有不自主清嗓子的发声表现。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无躯体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神志清,活泼好动,认知、情感反应正常,反复显现不自主、快速的眨眼和缩鼻抽动,眨眼的频率约为10~20次/分,无其他部位不自主运动。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心电图、脑电图正常。
@@@二、诊断
短暂抽动障碍。
诊断依据:不自主眨眼、耸鼻2个月;抽动有一定的强迫性;无发声及其他抽动表现;病程在1年以内,抽动发声障碍格式量表阳性。
@@@三、病案分析
本例患儿父亲有不自主上喉肌抽动(清嗓子)样发声,孩子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说明本病与遗传和躯体因素有关。家长越关注越干预,则眨眼越严重,并出现不自主重复缩鼻动作,孩子感到难受,无法控制。说明幼儿对关注的需求可导致症状加重,这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四、心理干预
支持性心理治疗:向患儿和家长解释病因、疾病表现特点和预后情况,使他们正确对待、免除不必要的心理紧张压力,不要过分地对孩子进行关注和干预。对抽动不频繁的患儿,可以不用药。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分析加重抽动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调整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往往可减轻症状。随时间推移患儿症状可自然缓解,直至疾病痊愈。有时过于积极的治疗,反而使患者关注疗效,引起心理紧张,加重病情或使症状复杂化。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复发。
@@@五、药物治疗
对抽动严重且已影响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发声性抽动,引起周围人嘲笑时,可酌情选择药物治疗,如氟哌啶醇、泰必利、可乐定、哌迷清、利培酮等,是常选用的药品。本例未用药物治疗。